他说话时仍在头也不转地往前走,沈青一时还以为听岔了,不确定是不是他在讲话,于是沉默了一会儿。
他便又问:“能说吗?”
她这下听清楚了,说话的就是他。虽然不知他问她大学做什么,但“能说吗”三字实在有点好笑。读个大学又不是什么机密的事,当年她考上云汇大学,爸爸可是办了酒席的呢。
山上的几个店主,哪个不知道她读了云汇大学?
怎么至于用上“能说吗”这样的话了。
“能说得很,还能拿喇叭喊。”沈青说话带着笑意。
“喊什么?”李岩一时没理解她的幽默。
沈青吐吐舌头:“喊——‘我是在云汇市读了大学’!”
她以前一直以自己的学历为自信的资本,长期的习惯是无法更改的。提起云汇大学,虽然不会再像读书时那么骄傲,但总不至于要到三缄其口的程度。
这句俏皮话,她稍微拔高了音量,让它听起来更有喇叭喊的感觉。
李岩哪里还会不懂她的意思,转过来看了她一眼。
两人又对视上,眼神短暂交会,又蛮有默契地一同笑了起来。
若是沈青是个更熟悉李岩的人,便会发现,他那笑容里,不仅有被她逗乐的愉快,还有一丝无奈的味道。
只不过,在这种气氛下,沈青很难发现除了快乐以外的因素。
到了山顶之后,李岩去仓库拿回了竹竿子,便下山去了。
沈青留他吃晚饭,但他拒绝了:“家里等我做饭。”
她闻言一愣,便知他用了个很好的理由,不能再强留了。
等他走后,她才后知后觉地想起:“他家有人在等他做饭?他已经有家庭了?”
之前跟他讲话时,她总是下意识觉得他是个单身汉。没什么旖旎的心思,只是单纯有这种直觉。
她一直以为自己直觉还蛮准确,没想到这次却错了。
不过想来也是,李岩看上去也不像个小后生,再加上长得高大的缘故,身上有几分成熟的稳重。
大约三十左右的人,有个家庭不是很正常的事么。
沈青暗道自己大惊小怪。
作者有话要说:
直男|女发言,我太能共情了……
第12章 彳亍
隔了一夜,沈青的烧全退了。
只是感冒症状没缓解多少,照样鼻塞喉咙疼痛,感冒药不能停。
开门做生意,收钱的时候才突然想起来,昨天似乎都忘了给李岩钱。
他送货的钱,帮她垫付的药钱,都忘了给。
她下意识就在微信通讯录里找他,打算通过转账付给他。找了一会儿,突然想起来,这人没有微信。
之前联系他,还是通过的短信和电话。
于是她发了个短信过去:“李岩你好,我是二十三道的沈青。昨天谢谢你送我去医务室,我昏头了,钱也忘了给你。你看看我怎么支付给你比较方便?”
短信发送后,她十五秒就要看一次手机,等他的回复。
她没有赊账的习惯,这毕竟也是一桩心事,早些了却为好。省得她过段时间忘了,以后更加麻烦。
只不过李岩此时正在送货,并没有功夫点开短信回复她,令她等了两个钟头后,才终于打开了手机。
他的手机是智能手机,但却单调的像是老年机。没有锁屏密码,没有指纹解锁,也没有壁纸。除了系统自带的软件之外,什么都没有。
未接电话有一个,他直接忽略。
待查看的短信有三个,他一个个看下来。
最早的那条是催他交电话费,提醒他可以下载营业厅的移动端APP。他不知道什么叫做APP,便自动忽略了这句话。至于电话费,明天下山去交掉好了。
中间那条是八道的一位店主发来的,八十斤的货,明天早上送,问他有没有空。他已打算好明天下山去一趟县城里,既要把电话费交掉,也要带黑子去洗个澡,肯定没时间送这趟了,便回复一个“没空”,把活儿推了。
他通过短信接的货,若没空,总是直接回个“没空”。若接了单,往往就什么也不回了。
因为不会打字,他输入全靠手写,能少写几个字就少写几个。
最迟的一条来自沈青。他原本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因她发过送货信息而知道这个号码属于她。这条短信中,她自报姓名,他便在心里默念了一遍她的名字。
沈青,不算特别,但很好记。像个读书人的名字。
哦,人家就是读书人,在云汇市读了大学的呢。
至于她上次没付的钱,他其实也是忘了。她提起,他便回了个“下次再说”。
反正二十三道就在那里,这次忘给了,下次给不就行了。
刚想把手机收起来,沈青又发来条信息:“那今天下午你有空吗?我订些冰棍和肉,你帮我送送上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