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胡亥。”
“没错,赵氏要保住胡亥,但他们没想到赵妃太心急了,反而让他们的计划付诸东流没能实现。父王下令要处置赵氏一族,还彻查咸阳所有方士,还将参与其中的学子一并抓获,结果出乎众人意料,这本是一件刺杀皇子争夺权位的事,谁知其中牵涉了几百人。”
赵氏一族也就二百人,嬴政花费一番功夫才将他们连根拔起,万万想不到后来跟滚雪球似的还牵出更多人。
同月,嬴政下令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咸阳朝骊山方向的路上堆满了尸体,他们跟随嬴政一路乘车,看见那些尸体被慢慢烧成黑炭,有不少人闻见那恶心的烧焦味,弯着腰吐了。
大家都头皮发麻地看着,看了一天一夜,谁都不敢吭声,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嬴政在杀鸡儆猴,借这番举动警告暗中那群存有不轨之心的人。
阴嫚:“赵妃承受不了亲人的死,更接受不了要眼睁睁看着他们的尸体被烧成黑炭,她一路从尸山上跪过去求他们的原谅,后来天上降下雷电击中了她。”她突然皱起眉头,似乎不解某事,“我们都看见她被雷劈中时,身上金光大现,她真的是神女下凡转世的吗?”
“恐怕只有老天爷知道。”
阴嫚屈膝,背靠圆门侧壁,轻轻转过脸望向西边落日,橙黄的日光落入她眼中没有一丝暖意,反而透着无限悲凉。
唐渚立在她对面,先是静默地凝视着她,后来还是经不住重提之前的问题:“听你说了之后,我还是不太明白胡亥为何会因此事记恨大师兄。”
“朝中权力争夺哪有一个原因啊。”阴嫚嗤笑一声。唐渚在宫里待了这么多年怎么还是看不懂他人心思啊,到现在还在问这么单纯的问题,看来他真的是被哥哥保护得太好了,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只要觊觎权力和皇位,那么斗争便没有任何原因。”
“贪念。”
心生一念,其名为贪,继而生恋,其名为堕。
从小师傅让他们学着摒弃杂念,其中贪与妒最可怕,不但会伤人还会毁了自己。
唐渚缓缓道:“斗争无因,但是贪心有因。赵妃死后,胡亥与谁走得最近。”
与谁走得最近?阴嫚饶有深意地瞥了他一眼,勾了勾嘴角,原来唐渚没有笨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嘛,比起心善不愿意伤害别人的哥哥强一点。
她干脆回答唐渚的问题,“赵高。”
听到这个名字,唐渚面色平静。
这个名字似乎在他意料中,又似乎超出了他的意料。
唐渚走到水池边,天色暗下,水面上最后一丝橙光也渐渐退去,片刻便彻底不见,仿若点点光芒融入水中了。
“一定是赵高对他说了什么,他信了,才会对大师兄心生怨恨。”
阴嫚摇头,“他恨与不恨都不重要。”她攥紧了衣袖,“我只是可惜当初没有杀了赵高。”
“赵高不过是一名宦官,掀不起风浪,为何你对他如此忌惮?”唐渚满心疑惑问道。
“你小看赵高了,他也是赵氏一族的人,卢生的事是他一手策划的。他想杀了哥哥,可惜失败了,但他绝不会善罢甘休,为了扶持胡亥继位他一定还会有所动作。”
赵高是胡亥最后一位亲人?!
“你将这件事告诉陛下了吗?”
阴嫚冷笑一声,“我两年前都搜集到了证据,但是我的人被赵高发现了,证据也被销毁了,无凭无据我没办法向父王证明。”
说着她眼中漫上一层寒气。
“不过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至少让哥哥看清胡亥的真面目,不会再和以前一样对他没有防备了。”
她的庆幸在唐渚看来非常可笑。
他说:“这一切少不了你的推波助澜。如果我没猜错,当初在望夷宫陷害胡亥的人就是你的人吧,他根本不是侍卫,而是你很早以前就安插在胡亥寝殿的眼线。”
阴嫚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她只道:“唐渚,别忘了你已经决定不再插手管这些事了,我希望你好自为之,千万别站错边。”
175、赶尽杀绝
◎又过两年,嬴政北巡。
北巡之前他秘密传召徐福入宫,第二日东渡的船在溧阳属落成,徐福带着祈福怠◎
又过两年,嬴政北巡。
北巡之前他秘密传召徐福入宫,第二日东渡的船在溧阳属落成,徐福带着祈福的“仙子”们乘船出发了。
这两年唐渚遵守承诺没有入宫,也没有卷进斗争中。
唐渚逃过一劫,但是祝家却没有。
皇帝北巡一去便是几个月,直到几天前北边有将士回来汇报,说陛路上病逝下驾崩了。
皇帝驾崩,举国哀悼。
扶苏与蒙恬兄弟俩在章台宫设置灵堂,搁置棺椁,等待皇帝遗体回归入殓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北巡的人全部回来了,皇帝的遗体也运回来了,不过服侍遗体入棺的人是赵高,其他人都在屋外等候。
棺椁抬入骊山地宫搁置,依照皇帝生前遗嘱,除他以外不许任何人知道棺椁的具体位置,所以抬棺椁的人一旦进入,外面守卫立刻放下机关将他们关在里面,里面到处都是机关,稍有差池就会送命。
时间一久,抬棺的人便会成为地宫鬼兵中的一员。
嬴政去世后,赵高和李斯站出来宣读遗诏,拥立幼子胡亥为新皇帝。
扶苏大惊。
想不到父王刚入棺,李斯就倒戈了,更想不到父王生前一直善待的青云道长也站在胡亥身边。
北巡之时,赵高和李斯确实有跟随皇帝一同出行,两人都是嬴政生前看重的大臣,的确很可能知道皇帝临死前想立的太子是谁。
不过这个遗诏并没有召集众臣,在殿堂上宣读,而是单独将扶苏和蒙恬兄弟叫到灵堂宣读,这件事怎么看都有问题。
扶苏并没有相信,执意要看遗诏,但二人支支吾吾不肯叫出来,明显是做贼心虚。
更荒唐的是,二人宣称皇帝死前谩骂扶苏不忠不孝,要他在灵堂上以死谢罪。蒙恬气得双目通红,恨不得撕了那道假遗诏,杀了这两个狗贼。
可惜胡亥带兵赶来将他们围住,还在随后赶来的大臣面前接过遗诏,看了一眼,当众证实这个遗诏是真的。
蒙恬知道他们有备而来,看这样子今日是想逼他们就范。于是他让扶苏赶紧用法术让他们先脱身离开这里,再作打算应付赵高等人。
可惜扶苏施法被青云道长一眼识破,被他早已布下的阵法压制住了,根本无法施展脱身。
扶苏亲信见此情形对他们极为不利。
于是趁乱逃走,去往长乐宫通知阴嫚公主赶快救人。
阴嫚听闻此事急忙带人过去,瞧见赵高正以下犯上逼迫扶苏自尽,她勃然大怒抽出剑就要杀了赵高重振朝纲,谁知她的人纷纷倒戈全都变成了赵高的人,原来赵高早已知道她暗中培养了一支部队效忠扶苏,是以他抓住这些人的把柄要挟他们为自己做事。
阴嫚得知真相愤怒不已,见赵高和李斯二人对扶苏咄咄相逼,她又急又怒,却无可奈何。危难时刻,她忽然记起父王称帝后三年曾留下一道旨意,让她待自己死后交于扶苏。
她知道父王一向器重的人是扶苏,下一任皇帝非扶苏莫属不可。
说不定此时拿出来可以救他们一命。
经她提醒,扶苏也想起有这件事,于是扶苏让她赶紧去拿出来。谁知阴嫚却告诉他,圣旨不在自己身上,一问才知她交给唐渚保管,圣旨在唐渚那儿。
赵高搬出让位圣旨太过突然,又是秘密行事。
宫外目前没有听到任何风声,祝扬和唐渚应该都还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事。
当扶苏听见她提到唐渚那一刻,整个人颇为震惊,用一种既复杂又不解的目光审视着她。她明知不该把唐渚卷进来,为何还要把圣旨放在唐渚那里,莫非她很早就料到会有今天这一幕发生吗?
此时此刻,站在他身边的人让他感到陌生。
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好好了解过阴嫚心里在想些什么。
尽管他不赞成阴嫚的做法,却又不得不在心中暗自佩服她的远见,只是可惜她把东西交给唐渚还是做错了,她忘了何为远水救不了近火。
这会儿赵高也看出阴嫚似乎不是太担心自己目前深处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