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训练或比赛时,闭上眼睛,她可以轻松地在脑内进行预演。
下一个动作怎么做,对手的反应及其预判、走位。
乃至于场上形势……
所有的所有,一清二楚,尽在她的掌握之中。
因为摆在她面前的路永远只有一条,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获得胜利。
赢!赢!赢!
可眼下哪怕睁着眼睛,她也看不清未来的方向。
接连斩获两个大赛冠军,国内外好几所高校都向她发来了offer。
她不用挤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的那条道。
选一个心意的地方、心意的学校,读读书打打比赛,她本来是这么打算的。
因为格斗赛事密度低,技术含量大于身体素质,他们的运动寿命往往比普通运动长许多,UFC各级别十强选手很多都在四十上下。
所以,读完大学再转职业也完全来得及。
可师父却说,A级赛的激烈程度远超B级赛。
言下之意,她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训练。
这两年到处参赛,她的学习成绩明显不如高一那会儿。
考前突击复习,临时抱佛脚,有多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虽说大学不像高中那么紧张,可以摸摸鱼、偷偷懒。
长此以往,和混文凭有什么区别。
她不愿意。
那么先打职业,功成名就后再退役学习呢?
呵,功成名就,说起来简单。
侠客俱乐部实力不足,想要更上一层楼,只能换团队。
比如ATT、阿尔法、AKA、Kings这种国外顶级战队。
然而现阶段,梅瑰压根没有出国的想法。
她实在太恋家了。
她舍不得哥哥,舍不得小白,舍不得妈妈,舍不得师父,舍不得俱乐部,以及申城的一切。
可坚持留在国内,几时能出头呢?
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
不得而知。
到时,她还有那个闲情逸致读书吗?
哎,太难啊。
有时候选择多了,也会令人产生困扰。
好在,梅瑰并非孤家寡人,她还有关心她的家人和朋友。
老母亲一直采取放养模式,只要儿女们开心,他们干什么,她都无条件支持。
老父亲再经历了儿子犯病事件后,心态也佛了。
他告诉梅瑰,不想出国没关系,他会把她想要的团队请到家里来。
最贴心的当属傅星樊,他给出的建议是,可以一点一点从小事开始考虑。
比如大学想念什么专业。
关于这一点,梅瑰早就想好了。
再得知傅星樊是金融专业毕业之后的,她便暗暗下定决心要和他一样。
只可惜,她没有收到他母校的offer。
仅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距离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还差那么几十分。
下学期,如果减少练习时间或者不练习,卯足劲冲刺,也不是完全没希望。
但彻底放弃比赛,尤其还是A级赛,她办不到啊。
举棋不定之际,傅星樊又说别想着钻牛角尖走极端,也别想着鱼和熊掌兼得。
别人的意见终究只是个参考。
有得才有失,正视内心,时间和欲|望自会帮你在夹缝中找寻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条道。
好比忽然灵感乍现,打通任督二脉的那种感觉。
然后,无论她作何决定,无论她去哪里,他都会尊重她,陪在她身边。
上天入地,国内国外,永不分离。
至于皇后公寓群的小伙伴,里面已经有活生生的例子了。
乔弈,十六岁登顶,一波三连冠,在十八岁这年选择急流勇退,来年秋天准备进入大学深造,一边当包租婆一边追青梅竹马。
从小走职业的盛夏差不多也是这个路子,等拿到冬奥会金牌达成大满贯成就便火速退役,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因此她俩一致建议,趁年轻先搞事业,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梅瑰一听,顿时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斗志昂扬,内心随之升起一股渴望与冲动。
她现在手感正热,气势正旺,进入A级赛就能和国内外一众高手过招了。
如果能顺利打败他们,捧起金腰带,她将以新科冠军的身份杀进S级赛,参与诸神之战。
只要车翻前冠军,极有可能签约UFC。
三年三冠,逐梦国际。
哇塞,想想都刺激。
啊啊啊啊啊啊!
我要专职打比赛!
读书再见!
学校再见!
UFC,我来了!
同为运动员,年纪相仿的她们所取得的成绩和达到的高度,引起了梅瑰强烈的共鸣与向往。
羡慕敬佩,同频振动,热血沸腾……
各式各样的情绪在内心交织碰撞,激起滔天巨浪,让她的身体和灵魂不禁颤抖,甚至连DNA都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