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只是呵呵了。
贫穷已经限制了我的想象了。
在部队里,特训营里,那里每个人一条整鱼,两个整排骨,一盆鸡蛋,一个西瓜,各种菜肴已经让我膨胀了。
在这里完全想象不到的丰盛。
丰盛到,我只能找到这个词来描述了。
但是军人的荣誉让我们变的有点不一样。
同时开饭,同时结束。
大家每个人都能控制好饮食速度。
给足够的时间,吃不饱,是傻瓜。
不注意吃相的,是轻浮。
大家都是稳重的人,在大家都停下筷子的时候,自然知道该走了。
留恋?不存在的!
就像在家宴里,饭局上,没有见过一个军人提前离场!
这是礼节礼貌。
也是涵养!
这不像很多孩子,吃饱了,嘴一擦,走了,招呼都不打。
说好听一点的,这个孩子活泼可爱。
说不好听的,就是这个孩子没有家教,没有涵养!
同一件事情,根据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但是谁知道谁心里是怎么想的。
或许当场,表面给所有人表现出笑脸说,真可爱,随性,挺好。
内心或许已经皱眉头了。
只是为了不失礼节,不失涵养,没有说出来。
说出来反而显得自己没有涵养了。
但是说到底,这些个现象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是显示了孩子的家长缺少这方面的细节教育而已。
这里不适合说这些,毕竟我们是军人。不是那些孩子。
这些只是简单的基本的礼仪,一些老传统,老文化习俗了。
如果说因为饭菜丰盛,我们而吃的过多的话,那么你就错了。
我们从来不会吃太饱。
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保持着一种状态!
时刻准备上的状态。
如果一个军人在你面前表现出慵懒的状态,也不要试探的去挑战他,因为你不知道他到底还有什么底牌!
表现出来必然有表现出来的底气!除非那些废材!
但是那些废材一直都是废材,也不可能让人产生挑战的念头。
“星河,这个给你。”
昌羽说着。
“可以啊,从哪里搞的。”
“发的,学校领导,看我们声音都沙哑了,给的福利。”
两盒金银花含片,两盒胖大海,还有每人两块毛巾,两块肥皂。
其实这些我都用不上。
我们都是自带毛巾——军绿色毛巾,自带肥皂——硫磺皂。
但是我不能拂了别人的好意啊。
“谢谢。”
“客气。”
这个是必须要谢谢别人的,尽管自己用不上。
但是别人想着自己,可不是谁都能够遇到的。
金银花含片,胖大海,星河确实也用不上。
不用奇怪。
为什么别人的声音都沙哑了,而星河的嗓子却是好的很?
没理由啊,没道理啊。
是吗?
怎么会没有理由呢,怎么会没有道理呢?
训练出来的。
给大家解密一下。
就像很多教师,刚开始教学的时候,声音经常会沙哑,但是老教师声音都不会沙哑,除非感冒了。
而且老教师说话,好像都会自带威严。声音穿透力也强。
这是一个例子。
还有一个行业,播音主持,天天说话,不停的说话。
但是嗓子也好像从来没有掉线过。
给大家科普一下。
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平时大家说话都是用嗓子,靠着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的,嗓子用多了也就疲劳了,发炎沙哑。
很多的方言,就是因为嗓子发声。每个地方的方言造就了不同嗓音。
但是训练过的人都会用丹田,用气去发声。
至于怎么去训练,大家可以去搜索。
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练习普通话,字正腔圆的那一种。
至于怎么练,几个点
一、感受横膈膜;
二、慢吸慢呼;
三、快吸快呼;
四、慢呼对抗练习。
不要被丹田用气这些字眼给唬住,练习起来很简单的。
我就不多做解释了。
这些个技能要是描述出来可以单独出一本书了。
其实通过前后对比来看的话,用气发声比嗓子发声会来的更亮,并且对喉咙的伤害小。
这个大家接触之后能够感受到。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只是这个方法我不想写在这里,大家要是有兴趣,可以私下里找作者问问。
那个方法到底有多简单,简单到你不敢想象。
简单到,一学就会,简单到一听就懂,一切原来这么简单!
对,就是一切都是那么简单!
星河就是在了解和学会之后,声音从来没有沙哑过。
而且声音可以柔和,可以刚硬,可以穿透,可以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