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鱼的这些都是陈美丽帮他挑的好布,摸着手感特别好,基础款颜色款式都好看,升级款的款式更特别,几个女老师简直挑花了眼。
看眼着隔壁小学,已经有学生出来了,沈鱼有些着急:“姐姐们,我得去隔壁摆摊,要不然你们跟我过来,我把货摆出来,你们慢慢看?”
两个学校挨着,就这两步路,几个老师也想多挑挑,就跟着他们过去了。
有了刚才的经验,小冬和小夏也不慌了,找到个合适的空地儿,他们一起把麻布袋放下来摊开。
上面的发圈卖出去了一部分,又补充了一些上去。
这回,没用正忙着给几个老师介绍的沈鱼招呼,小夏先壮着胆子喊了一声:“卖发圈,好看漂亮的发圈!”
沈鱼诧异扭头,给正激动得脸颊红红的小夏竖起大拇指。
小夏得了表扬,瞬间斗志高昂,又大声喊了一声,小冬觉得不能输给妹妹,也跟着吆喝。
两个孩子年纪不大,那些小学生没什么戒心,尤其是女孩子,听见卖发圈,一下子蜂拥而至。
机关小学,就跟沈鱼读的厂区附属中学一样,一般都不会离大人单位太远,相应的,离家也不远。
幼儿园小孩还需要大人接,小学的孩子,除了特别小的一二年级,或许会有大人不放心,其他孩子都是自己上下学。
这些孩子家境好,手头上也有零花钱,小女孩们看见漂亮好看的发圈,哪里撒的开手。
手头上资金充裕的,没多想直接就买了,当然,买得起升级款的是少数,大多数小朋友,手里也就几毛钱的零花钱,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个基础款。
再不济,买不起一对的,那也要买一个,大不了以后就只绑一个小辫了!
第29章
小学生那边有小冬小夏帮忙招呼着,价钱他们都已经知道了,小客人问价,小夏就大大方方的介绍。
都是女孩子,更愿意跟小夏说话,小冬就自觉地在一边看摊子,给妹妹打下手。
小朋友那边生意开张了,小女孩儿们举着钱要买发圈。
沈鱼示意小冬小夏帮忙收钱,兄妹俩战战兢兢接过钱,烫手一样就往沈鱼的小书箱里扔。
恰好这边女老师们也看的差不多了,各自选好了心仪的发圈,问起价格来。
沈鱼指了指基础款:“这种,四毛五一个,八毛钱一对。”
再指升级款:“这种六毛五一个,一块二一对。”
女老师惊叫出声:“这么贵?你那个最贵的,不才一块钱一对?”
沈鱼随手抓了一个缝着大蝴蝶结的发圈,叫得比她还大声:“姐姐,你看我这布料,这料子,你百货商店买,好几块钱才能买到吧,我这一块儿虽然没那么大,你算算大小,怎么也值几毛。”
“我一个发圈才多收一毛钱,多卖多亏呢,要不是没经验,我都不做这种大的,都做小的才划算。”沈鱼说得好像真是那么回事,反正几个女老师一时间被他给绕晕了。
沈鱼一看,再接再厉地劝:“而且我这发圈,款式好看吧?我敢打包票,除了我这,你逛遍整个兴城,都找不到一样的。”
“再说了,几个姐姐年轻漂亮,工作也体面,就该收拾得光鲜好看,新衣服还分季节呢,这发圈啥时候都能用,不比买新衣服划算?”
沈鱼要是自己原本的样儿出来卖东西,哪怕他收拾干净利索了,这话也不能说,说了就像小流氓。
可现在他是个“漂亮小姑娘”,来自漂亮同性的夸奖,更容易让女老师们心里感到高兴。
也不知道哪句话打动了老师们,有了第一个掏钱,其他的女老师纷纷慷慨解囊。
这些女老师们确实就像沈鱼说的,工作体面,能进机关幼儿园当老师的,家里头怎么都有点儿折腾劲儿。
要么干脆就是家里本身也有在单位工作的家人,才能有机会选进去。
她们家境好,工作体面,工资不低,长相也不差,自然乐意给自己收拾打扮,愿意在这方面花钱。
所以这么七八个女老师,最少的一个也买了一对升级款发圈,买到最多的一个,一口气买了五对,说是送人。
她这么一说,又有三个女老师,再次挑了四对发圈走了。
女老师们一走,小夏就急急忙忙喊沈鱼:“小、小猫姐姐,快来收钱。”
沈鱼:“……来了来了。”
小姑娘们买起来比大人们带着的幼儿园小朋友痛快多了,唯一制约她们购买欲的就是,手上零花钱不够。
但是凡是钱足够的小女孩,都心甘情愿地把零花钱贡献给了沈小猫这个黑心奸商。
就这,有些没带够钱的小姑娘,眼看着小伙伴们都买了好看的发圈之后,只能眼巴巴看着能做主的沈鱼:“小猫姐姐,你下午还来卖发圈吗?我下午再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