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明白梁晓的急迫,但是她这次真的爱莫能助,“我真没什么办法。”
这让梁晓下子愣在了那里,“阮文你别跟我开玩笑,我经不起吓。”
阮文苦笑不得,真当她是救世主,什么都行啊。
“真没什么好办法,你说给他们安排的新岗位是什么,他们这么不乐意去?”
“想搞个养殖场。”
梁晓自然知道,把这冗杂组织的人员推向社会是不道德的行为,只是他也不能再让这些人整天喝茶看报不创造价值啊。
想来想去就想出了个办法,搞几个养殖场,让这些人去养猪养鸡。
只是没几个人愿意去。
“我这工资不变,只不过岗位调整,他们不乐意,我还能押着人去不成?”梁晓到底是文化人,动不来粗。
这件事在齐齐哈尔当地闹的还挺厉害,不过也仅限于当地。
阮文不知情。
“养猪养鸡多累啊,不去倒是可以理解。你别着急,我说可以理解他们为什么不去,我又不是不知道你怎么想的。”梁晓这是接手了个烂摊子,只能一点点剔除这腐肉。
阮文忽的有些庆幸,她当初退出二棉厂的竞标真是再聪明不过。
二棉厂老牌的国企也有着很多毛病。
如果不退出,回头在改革的路上也会遇到很多阻碍,反倒是会更伤人情分。
虽说她倒是不怕,但能避免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你既然想要改革,那就拿出说不二的气势来,说实在话你也看到了,如今市场化是越来越厉害,这是浪潮,挡都挡不住的那种。早晚你们这些国营厂也得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到那时候这些冗余的组织、人员只会拖后腿。到底是现在狠狠心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还是无视这块腐肉,等回头发生坏死影响了整体健康才追悔莫及,你得拿了主意。”
梁晓何尝不知道?
但如今陷入僵局之中,他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
这不,大过年的匆忙逃离齐齐哈尔,来这边蹭吃蹭喝讨个清静。
“你既然是厂长,跟上面打好招呼,确保每年能交多少税丰富你们省的财政,至于你做什么,省里头哪能事无巨细的管着?”
这主意虽然损了些,但很实在。
如今不下定决心,日后必然会被这冗杂的组织结构拖累,到时候代价之沉重,百倍于当下。
梁晓蹙着眉头,“我就是怕上面回头左右为难,万工人闹过去……”
“你这前怕狼后怕虎的算个甚?谢蓟生!”
阮文喊了声,正在厨房忙碌的人过了来,“怎么了?”
“我说服不了他,你来你来。”
若是论管理,谢蓟生也不乏经验,不管是曾经管理群军中精兵的侦察兵,还是后来在化纤厂担任厂长建厂运营,他都很有手段。
鹰派少校可不是浪得虚名,虽然在厨房里做饭,但两人的谈话内容倒也听了个明白。
“调岗,把办公室里的人调到车间去。”
梁晓当即反驳,“那不成,那不是给我自己添乱吗?他们哪能干得了车间的工作,只会添乱。”
“忍着。”
阮文脸崇拜的看着谢蓟生,目光落在梁晓身上时就格外的平静,“你也可以让车间工人去坐办公室喝茶啊。”
梁晓开始没怎么听懂,等到后面他算是回过神来,“我们就比谁有耐心,可他们要是故意搞破坏怎么办?”
“扣工资啊,你们厂难道没有规章制度吗?”
这办法很损,但有用就行。忍时之痛解决这大问题,总比留下大隐患来得强。
梁晓这下彻底有了主意,“车间的活那些办公室里的人干不来,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的日子,车间工人经历过了肯定觉得心里不平衡,这样一来两边肯定没办法达成致,大部分保持中立的工人也会站在我这边,这就是内部矛盾各个击破。”
他站起身来朝着谢蓟生拜,“多谢谢兄提醒。”
正说着,梁晓的媳妇带着儿子回来了。
这娘俩来到省城后,觉得这里是省会新鲜,阮文就让韩建国带着娘俩出去逛逛。
回来的时候,梁晓媳妇还买了身小孩子穿的小衣服。
她只知道阮文有个女儿,也不知道是胖是瘦。
瞧着人了才方便买嘛。
这是个贤内助,走之前还特意交给阮文个大红封,“小陶要结婚,我跟梁晓没空去喝喜酒,麻烦阮文你把这个交给他,祝他和彭书燕同志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那是厚厚的个红包,跟这两口子似的都十分实在。
陶永安还要在首都请酒,日子定在了初七。
阮文免不了要去一趟。
谢元元小朋友的百日没怎么操办,阮秀芝总觉得亏待了家里的小孙女,想着过来给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