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电子工业部这不是没捞到好处吗?”
陶永安还是不明白,“没好处,他干嘛同意呀。”
“所以我把对外贸易部拉下水了呀。”阮文笑了起来,“能创造外汇的是大爷,谁让国内的这些半导体企业鼠目寸光,宁愿要国外淘汰的生产线也不信赖国产呢。如果再能够拿下那俩订单,413所今年能创造至少五千万美元的外汇收入。”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413所创造的外汇收入占一年外汇收入的比例高,这让对外贸易部去出力怼电子工业部。”
“还不算笨。”阮文抬头看天空飘零下来的雪花。
“对外贸易部不可能放过这条大鱼,再说了咱们现在下马了那么多的军工项目,也用不到那些芯片了,给美国人就给美国人用呗。”
陶永安觉得阮文后面这话带着几分赌气,“你也别这样,不是也救回来了一些嘛。”
研发室搞的家电产品,还有那些配套的生产线几乎都被阮文送给了那些军工研究所。
这两年国内对家电的市场需求大,这些军工研究所一心二用算是成功转型,阮文曾经帮扶的那些起码都维持了下来,现在还有钱做研究。
关键是这些军工所也算仗义,自己活过来就帮着兄弟单位一把,拉拉扯扯的一个带两个,两个带四个,这么折腾下来倒也救活了不少。
当然,有些耗资巨大的研究项目,是真的没这个钱。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怪不了阮文。
“那要不咱们跟涂所长商量下,回头再挣了钱,看他能不能投到军工研究上去?”
“不用了,先把光刻机做好就行了,陶永安你知道吗?只要做好了这个,将来不愁没钱。”
“信信信,你说的我都信。”
阮文是谁呀,她才不会说大话呢。
她敢说,那就说明这的确可以。
陶永安不信她信谁呀。
“那要不,咱们注资研究所?”
“你的钱不够花?”
“哪能啊。”陶永安嘿嘿一笑,“可阮文你别说我市侩,人谁会嫌钱少呢,对不对?”
阮文笑了笑,“那你去跟涂所长商量,我没这个打算。”
“别这样啊。”陶永安觉得阮文这就不够哥们了,“你不去我自己去多不好意思啊,再说了我这是研究所的家属,这么提要求涂所长怀疑我们家燕子中饱私囊呢,多不好啊。”
“阮文,你真不打算注资研究所啊,为什么呀?”
“跟我说个原因行不?”
……
二月底,美国那边还没打来电话,倒是日本那边先打来了电话。
尼康那边提出交换协议
四百万美元购买413所的光刻机,同时和413所达成合作协议,将会无偿提供三十个6英寸的镜头。
唯一的要求,是需要在五月份供货。
涂安国有些拿不准。
“他们这边明显是想要用镜头拿着我们,就是花点钱来换我们的技术。”
“您什么想法?”
涂安国能有什么想法?
“我要是不答应,他们会不会不供镜头?”
这是涂安国最担心的问题,他们目前和尼康达成合作协议。
如果尼康撂挑子不干,蔡司那边能供应研究所需要的镜头吗?
阮文笑了起来,“您只担心镜头的问题吗?”
这话听得涂安国眼皮一跳,“你还想加价?”
阮文的性格他是了解的,既然这么问,显然她不觉得卖给日本那边有什么问题。
大概唯一的问题就是价钱?
“为什么不加价,技术无价啊。”
阮文笑了起来,“真想要买的话,那就一千万美元再加上一百个镜头够不够?”
她问的十分认真,认真到涂安国觉得阮文这是在开玩笑。
“阮文,要是日本通过美国人的途径买呢?”
“首先,没有芯片公司这么短视,会为了点差价把机器给卖了,如果被我们知道了,后续的合作还要不要搞?其次,日本人想买,给多少价钱合适?美国人还想要弯道超车重整半导体行业的雄风呢。”
涂安国还是有些不确定,“那要是日本人把我们的机器研究透了呢?”日本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可谓举全国之力,如果短时间内就把技术吃透了的话,那他们可就难了啊。
“那也得需要时间,没有半年能成吗?”
涂安国点了点头,“这倒是。”想要钻研透彻核心技术,需要的可不是十天半月。
阮文觉得这件事上倒不用那么担心,日本人在进步,可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啊。
“我记得涂工你们是不是已经有新的研究对象了?”
涂安国点了点头,“但还没能定下来。”
“之前我拿到那份来自荷兰的资料时,看到他们有提过i线波长,涂工你们有考虑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