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1119)

作者:番茄菜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或许肖特先生您将来可以和我们合作呢?”

蔡司公司的人原本就在阮文的邀请名单上,这家德国的镜头公司在产品品质方面自然没得说。

关键是引入了竞争者之后,也会降低镜头的成本。

要知道,当初从尼康采购这个镜头,可就花了不少的钱,还折了人情进去。

阮文完全不担心肖特在这里指出毛病,毕竟他也只是外行,镜头好不好,看晶圆的质量更直接。

大半天的时间都耗费在了恒温车间里。

赫尔斯拉着阮文去一旁聊天,他目光落在正在给人介绍的涂安国身上,“你觉得有戏吗?”

其实对于阮文的想法,赫尔斯能够理解,但也有担心。

他不懂得光刻机,但却知道集成电路的使用更多的是在军事领域。

把这么一台机器卖给美国人,岂不是助长了美国人的军事力量?

这可不是什么让人安心的事情。

阮文笑了笑,“你觉得日本人卖的芯片就没有被美国人用到军事领域吗?”

赫尔斯沉默下来,是啊。

没有阮文也会有其他人。

谁又能拦得住美利坚的野心呢?

“你想好了就行。”

赫尔斯知道自己不可能说服阮文。

……

大年三十,来自硅谷的制造商给出了报价。

三百万美元,但413所需要一次性提供十台设备。

仅仅一台光刻机,偶然性太大。

十台设备是底线。

这个订单让涂安国一时间傻了眼。

他第一次卖光刻机,完全不懂啊。

十台,他从哪里去搞来剩余的九台?

“我去跟他们谈谈。”阮文也不知道光刻机到底什么市场啊。

她之前光想着这台光刻机足够的先进,哪知道美国人这么龟毛。

涂安国喊住了阮文,“还有件事。”

光刻机是精密仪器,可谓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比豌豆公主都娇贵的存在。

需要大量的工程师,全程指导仪器的安装使用。

这向来是光刻机行业的惯例。

一批光刻机售出,售后服务可高达上百名工程师,可413所哪有那么多工程师去处理这个?

涂安国把情况跟阮文解释了下,“我也知道这有些为难人,可我们是真的没人。”

从研究所找一百多个研究员的确能找得到,可研究所也不止是光搞光刻机啊。

这是个花钱的玩意儿,他们还得有人挣钱不是?

再说了,他们的工程师也是工人,还需要再生产线上奋斗,哪能都去给美国人指导安装设备啊。

阮文深呼吸了一口气,“行,还有别的什么事情,我去处理。”

“暂时就这些。”涂安国已经很不好意思了,但他的确不是做生意的料,所以这事还就得阮文来处理。

“那咱们来对一下,那边的客户说需要十台同品质的机器,我们这边的缺口是九台,同时还有售后这个缺口几乎没办法达到对方要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阮文看着涂安国,“咱们还要再找到九个高精度的镜头。”

“对对对。”涂安国想起了这件事,之前是阮文从日本弄来的尼康的镜头,“我们是不是能争取跟蔡司公司合作?”

毕竟那位肖特先生的确提出了合作的意向。

“不一定。”阮文笑了下,“尼康当初之所以会答应给我们定制镜头,原因在于他们可以在技术上可以实现,将来做出这6英寸的光刻机时,就有现成的镜头来用。”

光刻机整个的技术要求非常之高,对各项零部件的精度要求几乎达到了变态的地步。

“肖特并非工程师,他一眼瞧不出这其中的区别,所以才敢大放厥词。我请他们过来,只是为了给尼康一些压力而已,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日本人身上。”

涂安国反应过来,“那行,这件事就拜托阮文你了,有什么问题你随时跟我说。”

“现在就有一个问题。”阮文也不遮着藏着,“交付十台光刻机,需要多久,给我一个最短的期限。”

涂安国一下子愣在了那里,他们在技术上还算成熟,也有自己的车间来搞这个,早前一些零部件还是从国外弄来的,不过后来倒是被他们攻克了。

唯一麻烦的就是镜头,这个真搞不来,国内的光学工业几乎一穷二白啊。

涂安国算了下,现在这台6英寸的光刻机,前前后后用了他们一年半的时间,不过想要再制作第二台、第三台甚至更多的话,就远没有这台这么麻烦,“最少也需要半年。”

阮文点头,“行,那就十月份交付。”

……

硅谷的芯片制造商们在参观了413研究所后并没有太急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