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大笑起来,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呀,真是个小馋猫,就知道吃。”
段芳呵呵笑了几声,便见丫鬟提着一个食盒进来了。
“老夫人。”田嬷嬷接过来打开食盒,将里面的吃食拿了出来。“这是酥酪布丁和藕粉桂花糖糕。”
段老夫人拿起勺子舀了一些尝了一口“嗯,鲜嫩爽滑,的确好吃。”
又夹了一块藕粉桂花糖糕,甜蜜软糯的味道瞬间俘获了老太太的味蕾。连吃了三块,这才停下,看向一旁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孙女,她失笑道:“小馋猫,还不快尝尝。”“这藕粉桂花糖糕是极好的。”
“哎,谢谢祖母。”
段芳欢喜地拿起筷子,尝到味道后直呼好吃,又将一碗酥酪布丁吃掉,这才注意到旁边放着的瓶子。
“这是什么?”段芳拿起瓶子问。
田嬷嬷回道:“回二小姐,这叫‘珍珠焦糖奶茶’。”说着,她拿起瓶子摇晃了一下,倒了一碗递给段芳“您尝尝。”
段芳好奇地尝了一口“唔,甜甜的。”嚼了嚼口中的珍珠,“这个好吃。”
段老夫人看着她说:“给我也尝尝。”
田嬷嬷立马说道:“老夫人,那店铺的小掌柜说了,这奶茶加了很多糖,不适合老年人喝。”
段老夫人听了点点头,又端起碗吃起了布丁。
第29章 杜玲说道:“方才你三婶……
曲音音的一道藕粉桂花糖糕彻底征服了老夫人。
第二天, 田嬷嬷上门直接预定了一个月的,说好了每天都会派人来取。
而那一道红糖糯米藕也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只是因为价格较高, 曲音音另外给它制作了一些宣传广告。
慢慢地, 红糖糯米藕能补气益血的功效在众人之间传开了。本来喝红糖就是被人们认为是补血的,这红糖糯米藕香甜软糯, 喜欢吃甜食的人一下子就爱上了。
这道应季甜品推出后,前来预订购买的人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刚刚生产过后的妇人。
女人生孩子会亏了气血, 这道甜品在她们看来是极佳的。
这边, 曲音音的生意生在稳步上升, 看着日渐红火的铺子,她打算还要再招两个伙计来帮忙。
尤其过两天就是中秋节了,到时候肯定忙不过来。
跟她这里一片悠闲轻松不同。梨花镇的新秀“姚记”这段时间可谓是过得非常不好。
原本他们是梨花镇最赚钱的酒楼, 每天的客流量也是非常大。但是这半个月来,不知是怎么回事,食客竟然减少了三分之一, 里面还有不少的老主顾。
姚三奇看着账本发了一通火,立马着人去调查。
只一个时辰人就回来了, 带回来的消息是那些人都去了鸿运大酒楼。
“怎么回事?鸿运并没有什么能超过我们的地方啊。”
姚三奇背着手,在房间中走了几步, 回头看着伙计说:“你有没有进去调查?”
年轻的伙计道:“回老爷,小的进去了。”
“如何?”
伙计将看到的全都说了出来,末了又道:“老爷,那些菜跟咱们的差不多,而且他们还出了很多别的菜式。”
“哦?”姚三奇面露疑惑“他们是否新招了厨子?”
“这,没有听说, 我问了跑堂的也说没有。”
姚三奇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这段时间他们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伙计小心回答“这小的就不大清楚了,他们那里的口风紧的很什么也问不出来。”
姚三奇听了这话,露出思索之色,他眼中泛起了精光,口中喃喃到:“什么都问不出来才更有古怪,他们不可能凭空造出这些菜式。”
对于鸿运的实力,他早就调查的一清二楚了。老店了,做的口味一直以来都是以清淡咸香为主,从这一年多来看他们并不擅长制作辣菜。怎么如今突然出现了多种新菜呢。
“阿才,你去买一些他们的新菜给我。”
“是,老爷。”伙计应了一声赶紧离去了。
南朝的中秋节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
节日前两天,曲家就开始忙了起来。前来预订糕点的人很多,中秋节最为畅销就是月饼了,曲父做月饼的手艺一绝,是几十年的老手艺。
由于店小人少,他们还推掉了不少的订单。
这里的月饼主要的馅料就是五仁和芝麻馅了。
“小张,王伯伯家的三盒月饼装好了吗?”
一个黑黑别的男孩子高声道:“装好了!”
“阿牛,待会巷口的李奶奶要来拿月饼,我放在左边的架子上,别搞错啦!”
“知道了,音音姐。”
传统月饼的做法很简单,不用烤箱也能做的酥软。但是今年的不一样了,前段时间曲音音请师傅来做的窑包,使用起来也是非常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