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潞城里,自然会方便些。有需要时,我再坐车回来就是了。”
陈母虽然不明白开辟市场是什么意思。可听了女儿的话,她又放心了许多。又连忙说道:
“你的确应该常住在家里,一直住在庄上也不像样。不然这样,等你爹回来,咱们再商量商量。若他同意,咱们便搬到城里去住吧。”
宁宁点了点头。
等到陈父和宁信回来,也都被这个消息吓了一跳。
他们直是知道三合庄的,早几年说是潞城第一饭庄也不为过。
只是没想到,有朝一日,那里会变成他们的家。
第63章 玻璃作坊~
陈父和宁信虽然在书院里, 却也知道,宁宁到底还是把他们庄上的小猪给卖起来了。
如今潞城到处都有人谈起这芳香猪,就连书院里的学生和先生们也不能免俗。
但凡吃过东坡肉, 狮子头, 无不把芳香猪夸上天。
宁信听了,却颇为不以为然。这菜他们家里早就吃得够了。只是, 没想到姐姐所谓的营销,居然这般成功。
陈父听到三合庄, 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早知道宁宁是个主意大的, 没想到居然这么会打理买卖。
不仅不用家里操一点心, 赚钱了还知道孝敬他们。
如今更是夸张, 居然当真买了大宅子,送给她母亲。
一时间, 陈父百感交集,心里觉得自豪的同时,却也不忍心拒绝女儿的一片心意。
再三确定, 宁宁也打算搬进城里一起住,往后也好在三合庄里做买卖。
陈父便拍板定下, 选个良辰吉日, 全家一起搬过去。
另一边, 宁宁拿回了那五百两银子之后, 并没有充作房款的打算。而是直接给了胡师傅。
虽说那是她打赌赢来的钱。
可宁宁心里却知道, 胡师傅为了三合庄打拼了大半辈子, 耗费了那么多心血。
如今三合庄做不下去, 到底有些为他不值。
既然那五百两银取自沈家,正好拿来补偿胡师傅。
胡师傅见小庄主理直气壮地说些歪词,却有些哭笑不得。
最后, 到底在吴妈妈的劝说下,把五百两银票给收起来了。
或许他老了,也可以用这笔钱,买口合适的棺木。
另一边,三合庄收拾利落了。
胡师傅、吴妈妈、邓嬷嬷、月儿、喜儿、小沉香,沉香的三哥青蒿,经常帮忙跑腿的大哥曲落葵,也都跟着陈家人一起搬到三合庄上去住了。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负责洒扫,打理家事的婆子,也跟过去了。那些婆子有老伴的,也带过去,正好可以干点粗活,顺带帮着看护门院。
三合庄后面的私宅有三进,地方很宽敞,倒也都能住得开。
曲老爷子原本很是担心庄主的安全。便想让宁宁多带上几个年轻力壮的得力护院。
宁宁却觉得他们就是一户普通家人,也没有那么多钱财。如今三合庄里,最重要的东西便是父亲那些书。也不怕有贼惦记着。
与其让人其他人过去看护那座空庄子。倒不如留在庄上看好小猪和番薯。张槐那边的良种也需要加倍保护。
如今宁宁就打算靠这些农产品,把买卖做起来了。
与其浪费劳力,不如想办法扩大庄上的农业生产。
曲老爷子听了这话,竟也无话可说。
好嘛,大长公主和九王殿下千辛万苦安排下来的人手。如今大半都被庄主留在山上种田了。
宁宁一家搬到三合庄上,门外就是商业街,想买什么都方便得很。
再加上,宁宁之前便与那些夫人交好。
那些夫人吃了芳香猪肉自是喜欢得紧,如今也有登门拜访的。
陈母被宁宁带的,如今也是一派大方,穿着也是极其得体的。
再加上她本就性格温柔,又多受陈父影响,明事理,却又不会让人难堪。
一来二去,那些夫人便当真与陈母成了好友。
当然,这也有陈宁宁的功劳。
自打芳香猪卖出去以后,潞城再也没有那位夫人,敢轻易小瞧了宁宁。卖猪也好,做买卖也好,她们自是愿意跟陈宁宁多亲近的。
也有想要旁敲侧击,打听买卖经,或者想去买些猪仔的。
只可惜,陈夫人却极其谨慎。
你若跟她谈论美食,讨论衣服,她是很大方的。只是,但凡一涉及正事,她便像锯嘴葫芦一般。
任你百般哄骗诱惑,陈夫人一个字也不会多说。
而且,一旦这人过了界,下次再想跟陈夫人交际,就是不可能了。
就这样,陈母也建立了新的交际圈。至于陈父和宁信也有自己的交友圈。
宁远也曾写信回来,向妹子道贺,又说了他得了殷国公的青眼。只是不必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