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自然是领旨颂圣,此事也就过了。
萧缙回到王府与玲珑说起内里详情,只是叹息:“其实那几个宫人,最多就是知情不报。他们能如何呢。慈懿殿威势至此,连陛下与我尚且多有迂回退让,那些宫人哪有什么选择。”
外头的风雪越发急了,而前朝后宫的局势严峻犹胜风雪,哪怕正房里地龙烧得极旺,玲珑还是心里难免发寒,靠在萧缙的怀里蹭了又蹭。
“那是当然,做奴婢的,生死都是牵在主子身上的。”玲珑也低低叹了一声,“我母亲一直怕的,就是我会卷进这种宫妃算计之中。”
萧缙轻轻亲了亲她的脸颊:“没事。岳母担心的事情是永远不会有的。现在裴姝出去了,府里更清净了。过了年等陛下心情好些,我就上本给你请封。”
“名分什么的,其实也不急。”玲珑伸手搂住他的脖子,心中还有其他更加担心的事情,“我怕的是元嘉殿下病情再有什么变化,或是慈懿殿再有什么更狠辣的动作。你先前不是说,京畿的驻军有一半都是……”
“有些事,怕也没有用。”因着连日在宫中忙碌,萧缙有些疲惫,但也多了几分坦然,“在宫里这几日,我一半时间在内廷司审案,一半时间在御书房陪着陛下批奏章,越发觉得江山社稷,天道人伦,样样重似千钧,咱们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此外,便是行乐及时了。”
说完,居然直接低头吻了下去。
先前曾经在送别父母路上“借色消愁”的玲珑此刻如何能推拒呢?再者,萧缙在宫中这几天,她也很思念他了。
深深的缠绵长吻一个接着一个,重重帷幕之间,灯光昏黄的正房,温暖如春。
而窗外的风雪依旧呼啸着,一阵比一阵更加凛冽。纷纷扬扬的雪花飘洒了数日,让广平八年的元日银装素裹,也给本就带着些肃杀的新春,更添冷意。
但最为震动朝野,人人心中皆生冰凉惊惧之意的,还是二月初三,往年都已经回暖的京城再次飘了一场小雪。
而在这反常的天气之中,昭阳殿里年仅五岁的皇子元嘉,在仁宗与皇后昼夜守护了数日之后,还是不幸夭折了。
仁宗吐血病倒,中书省不得不代行蓝批。
第55章 五十五、旧事重演 春风终有送暖时
五十五、
春风终有送暖时, 但大晋皇城一直到了四月中,天气转热,仍旧是一片死气沉沉。
元嘉殿下被追赠为孝贤嘉德太子, 极尽哀荣。
仁宗的身体却急转直下, 越发沉重。
初时并没有人察觉出什么异样,仁宗本就不算特别强健, 腊八裴妃滑胎,二月再失长子,伤痛之下卧病实在是人之常情。
连萧缙与玲珑都没有生出疑心, 因为前世的仁宗也在元嘉夭折之后病倒过。
然而眼看两个多月过去, 中书省的蓝批仍未停用, 荣亲王萧缙更是从三月初便破例入阁,每日进宫与中书省平章政事、左右司马并另外两位辅臣一同批阅奏章。
太医院的诊治每五日抄送一回中书省,仁宗的病情竟是缠缠绵绵, 哪怕偶尔看着好些,却再不数日又转沉重,不是发热就是呕吐, 始终不见真正的起色。
群臣忧心忡忡,一则是出于君臣之义, 担忧君上;再者,便是仁宗现在已经膝下无子, 倘若山陵动摇,最有可能拾级而上就是平郡王与荣亲王兄弟二人。
但其实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恭亲王或再远一些的宁郡王子嗣,过继给段皇后为嗣子,也可以承继大统。
恭亲王是先帝的弟弟,仁宗与萧缙的叔叔, 现在膝下有三个孙辈,最大的已经十一岁。
宁郡王是先帝的侄子,已故的老宁郡王是先帝另一个弟弟,宁郡王膝下也有二子,不过年龄小些,一个五岁,一个三岁。
按着历朝历代的惯例,兄终弟及是有的,从宗室过继嗣子也是可以的,礼法上都说得过去。
但最大的差别是,若过继嗣子为储君,那么仁宗身后便是段皇后为太后,极有可能垂帘辅政。届时高太后便是太皇太后,或者便要颐养天年。
反过来若是平郡王或荣亲王继承大统,那太后的凤位全然不变,对朝政的影响就会直接得多。
这些念头在三月下四月初的时候,还只是在群臣的心中徘徊纠结,不敢出口。
但眼看到了四月下旬,仁宗的病况还是一天拖过一天,各地的请安折子不断送到京城,得到的却都是中书省蓝批,人心浮动越来越躁动。
提议给皇后过继嗣子的本章开始逐渐提出,而安国公则开始推拒平郡王出来接账军务实任。
到了这样的局面,莫说萧缙在朝政忙碌之间越发疲惫忧心,玲珑也一日比一日睡得更不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