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即是他对皇后的忽视与沉默, 以及皇后的自卑与其家人的不好影响后,他自然不会再放任下去。
而皇后在按照自己的意愿走向社会,成为了她想象中的事业女性后, 倒也确实明白了乔松当初说“皇后也是一种职业”的话并非无的放矢。
当然更关键的是,乔松不再吝啬于夸奖皇后,让她在与乔松的关系当中有了自信。
夫妻关系平等了, 感情自然和睦了。
没多久,夫妻二人便水到渠成地复了婚。
感情顺利,乔松的皇帝事业也步入了正轨——
虽然嬴政之前说得言之凿凿, 但乔松看着地方每年呈上来的奏折与财务汇总, 心里也不是一点儿怀疑也没有的。
但在与皇后复婚的第二年, 乔松便发现各地财务报表有了明显的提升。
有钱了, 也才有机会去做其他的事。
比如,大力扶持在父皇在位期间就展现出了很好的发展苗头, 却因为朝廷并不重视而发展缓慢的互联网。
比如, 因为父皇在位期间大力发展工业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以及由于没什么短期利益,且可能消耗国库内大量钱财而不被列在计划中的环境治理。
比如, 由于各种原因而至今成效不显著的扶贫问题……
当国库进账越来越多后, 乔松便再也忍不住,决定额外从国库当中拨一笔款项, 专门用于这些不被朝廷重视的问题。
他就像是大秦的修理匠一样, 致力于给如今的大秦王朝修复各种问题与隐患, 找准机会让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暂时停下运转,让各个零部件有一个充分的休息时间, 顺便再给这个庞大的王朝上一上润滑油, 让这个国家机器在休息结束后可以跑得更快。
而他的做法也是卓有成效的。
在乔松在位的二十来年时间里, 他不但将嬴政在位期间发展过快而引发的种种问题与隐患解决了,还将潜在的种种矛盾安抚并化解,让整个王朝褪去负累,可以轻松上阵。
虽然单从功绩上看,乔松在秦朝五个实权皇帝当中算是倒数,但他在史书中的评价却仅次于嬴政。
就连他备受百姓推崇的女儿,在历尽千帆后的晚年时也曾对着心腹郑重说过——
“若无父亲平稳接过祖父手中的大秦,并让当时飞速向前的大秦减缓了速度,扫清了沉珂,哪怕是我,也无法保证一定能让当时的大秦在我的手上平稳过渡。”
而他的孙女更直白:“我不如祖父多矣。”
很难说乔松能在后世有那么高的地位,有没有女儿与孙女这些话的影响,但他之后的这两位继任皇帝虽是女子,却在史书中评价相当高。
所以虽然有那么一小撮人认为仁帝乔松名不副实,但更多人还是认为,这些皇帝本身是很自负的,而能被两位有为之君如此夸赞的皇帝,必然也是个有大才的皇帝。
而等时间过去更久,等科技发展到了一定水平,等当时的人们已经可以通过重现各方面条件重现某一段历史,并通过改变其中某一个变量来在推演该变量改变后,历史又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有人将这种技术运用到了游戏中,并套上了大秦五帝的内核。
然后他们发现,这五个皇帝每一个的存在都不可或缺,一旦缺了哪一个,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位置,大秦都不会如后世那般发展。
且改变这些皇帝的存在与位置后,最可能发生的竟然是……
大秦灭亡。
那时候的人们才意识到,在当时的环境下爆发科技革命到底时间多危险的事,而每一任皇帝又是如何在如履薄冰的环境中做对了每一个决策,没有让那个在当时显得过于庞大的国家机器因速度过快而崩毁。
乔松这个一直被后世百姓忽视了重要性的秦二世,也才被后世无比郑重地评了一个“仁”的称号。
——在此之前,相较于乔松的功绩,他更出名的还是他的婚姻与相貌、以及在皇帝当中显得有些另类的温和脾气。
除此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与大臣间君臣相得的相处趣事了。
他与大臣之间的关系,是上下级,但更像是朋友。
因为性格温和,他与大臣间甚至几乎没闹过矛盾,唯一一次,还是由于乔松突然非常坚决地想要立一个往常跟透明人一般的小公主为皇太女,并在提出此事后直接带着小公主出入朝堂与各种重要场合,并在大庭广众下说出了,等小公主可以独当一面后他就要直接禅位的话。
第159章 番外大秦五帝之第一女帝
这位小公主是谁?全国上下的心尖尖儿。
虽然民间仍旧普遍重男轻女, 但可能是皇后接连生了四个孩子,排头三个却全是小皇子,所以百姓并不怎么稀罕,反倒对这位期盼多年的小公主殿下更加喜欢。
再加上几位小皇子可能从小被人追捧, 又时常见不到父母——
乔松夫妻很在意自己的孩子, 皇后更是皇家少有的非常喜欢孩子的人, 所以孩子并不缺父母疼爱。
只是乔松未曾登基的时候,时常在全国各地到处跑。
而皇后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也为了让乔松对外的形象更圆满,自然不可能缺席。
偏偏他们外出不但是公事, 还是国家大事, 有时候甚至有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不可能带着孩子出门。
所以即便乔松夫妻很疼孩子, 也时常与孩子视频通话,甚至皇后在非必要的时候也更愿意留在咸阳照顾孩子。
但……
只要不是时刻注意着孩子身边的环境, 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状况。
赵馨那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 又满心记挂着科研武器那边, 根本没办法分出太多心力放在小辈身上。
嬴政与李翾这两人是如出一辙的工作狂,虽然疼爱孙子, 却也分不出更多心力。
更何况, 比起衣食无忧的孙子,他们还是更担心赵馨。
于是乎, 三个小皇子身边的人在周围环境的追捧中性子左了, 他们也没能第一时间发现——
他们并非对三位小皇子不好,只是自恃高人一等, 一面将小皇子们捧上了天, 一面却又在他们面前对其他人多有诋毁与排斥, 甚至为此离间了小皇子们与其他人,小皇子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皇后一直关注着自己的孩子,所以没多久就发现了这种情况。
也因为孩子们本性不错,到底没有走到无法转圜的地步。
但小皇子们彼此的关系却还是受到了影响。
一则少有人在全是面前能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二来几个皇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己就慢慢意识到了彼此的竞争关系,愈发容易受到旁人挑唆。
当然,还有他们本身的野心。
嬴家的孩子,似乎很少存在没野心的人。
乔松那样的性子,才是嬴家这么多年来出现的意外。
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是希望子孙和睦的。
三位小皇子互相之间别矛头的情况传到外界,不管性子如何,也会让外界对他们的印象打个折扣。
如果这时候,还有一个置身事外,乖巧可爱的小公主在旁边对比着,老百姓对三位小皇子的喜爱度自然愈发少,对小公主的喜爱也就蹭蹭蹭地往上涨了。
何况小公主还格外喜欢露面,性格平易近人,且时常在各种娱乐、时尚、美食等报纸上看到她的身影。
这位小公主,也算得上是一位不大不小的网红呢。
但老百姓的喜爱其实起不了多大作用。
皇帝又不是选举制,民心所向是锦上添花的事儿,也值得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却并非必须拥有的条件。
所以当乔松在文武百官再一次提出立储之事后,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可想而知,百官的反应有多大。
不只是百官,等到消息传出去,连一向喜爱小公主的百姓都觉得荒谬。
甚至有人脑洞大开,觉得皇上会不会是觉得百官在立储这个问题上逼迫得太紧,以至于让皇上不得不先找一个不可能的人选堵住大家的嘴,然后再慢慢考察三位小皇子,从中挑选出一个最合适的太子人选。
然而……
消息传开没多久,乔松便直接下旨,正式册立小公主为皇太女了。
举世哗然。
除了小公主往日积攒下来的一些粉丝选择了沉默,其他人纷纷给报纸投稿,给电视台打热线电话,甚至给朝廷对外接触的部门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