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今一边说着,一边翻开案前的卷册,“方才说了这么多废话,现在可以开始辩议了吧?”
此刻宋伽罗就在席下,听罢这话颇有些动容。
“苑大人此话甚好。”宋伽罗启声,缓步走上了辩议台去,“亦是一个绝妙的借口与退路。可那无辜之人就该死么?知而不救,不就等于你亲手送那无辜之人上路?”
上次他俩未能分出胜负,今日见仁玘被归今压制,他亦要出手相助了。
“你若要将杀人的人与不愿杀人的人归为一谈,我也没办法。”归今亦不相让,与次席另一辩客笑道,“不过歪曲事实、草菅人命,这倒的确是百里竟生的作风。”
宋伽罗望向清见,“苏大人不打算说两句么?”
“与辩题无关,苏某无话可说。”
哪知清见刚说罢,宋伽罗的情绪蓦的爆发了,他走到案前怒声质问起来:“你不说话真是因为如此?一次两次或许是失误,五次十次呢?”
众人皆没想到他闹了这么一出,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收场。
而这时宋伽罗已气得面色绯红,一把将清见案前的卷册掀翻在地,“我自做辩客那日起,便想要与你一决高下,可你呢?不备辩辞,消极参辩,在这种场子让人问得哑口无言,他们说我能与你辩议那一日很可能你已经死了,现下看来,倒可能是我活不到那一日了对吧?”
宋伽罗还在盛怒之中,归今却从旁幽幽道:“别啊,你只要说你有意倒戈茂王,莫说是说话,就是叫苏清见给你唱曲儿他也愿意。”
“行了,别说了。”看客之中,传来了须叶的声音。
她徐徐走到清见身边,默默将一地书册一卷卷地捡了起来,累回案上。
“夫君,我们回去。”
第41章 41
清见躺在须叶膝上,哑声问:“真有那么差么?”
“什么?”须叶敷衍道。
“我。”
“要我说实话?”清见应了一声,须叶遂道,“你的确有些荒唐。”
清见纳闷了:“你这说了和没说有什么区别吗?”
“不知你是过不了宋伽罗那关,还是过不了自己那关?”须叶道,“若只是过不了宋伽罗那一关,与他私下再辩一场不就行了?”
现在一想到辩议,清见就觉得头痛。
思齐今日精神奇好,先是到清见身边闹腾让他更加头痛,再是到须叶身边学她说话。
恰逢王妃带着小儿子十甫来玩,须叶若是伸手去摸了人家,思齐便要去夺她的手,再放回自己身上。
“你心思可真多。”须叶既觉得好笑,又觉得无奈,“就非得摸你是吧?”
“是。”思齐睁大了双眼,脸蛋软软糯糯好像小汤圆,努努嘴骄傲地对她说,“娘亲摸我!”
王妃道:“思齐仿佛与你更亲一些,从前见她总是在哭。”
须叶只是默笑。
“若是日后王爷把她许给十甫,你可舍得?”王妃半开玩笑,目光却跟着思齐打转。
“王妃这是在说笑么?”
须叶本以为此事会一笑而过,哪知王妃与她说道:“并非。本宫五岁时,当今圣上便为我和王爷安排了亲事,王爷与我青梅竹马,情意不浅。”
此刻思齐在她身上拱来拱去,不让她与王妃说话,亦不许十甫碰到她,模样十分凶悍。须叶将女儿往旁边一放,与王妃道:“思齐还小,待她长大些再考虑也不迟。”
可无论思齐年纪多大,只要她不肯,须叶便一定不会让她糊涂交代一生。莫说是茂王的崽,即便是天王老子的崽也一样。
二人略聊了几句话不投机,王妃便乘车辇回王府去了。
“奇了怪了。”清见晓得这事之后,开始连连感叹,“思齐此后要与他人成亲,那场景我竟连想都不敢想。”
他刚服了药,抱着思齐去庭间摘花,撺掇她道,“去给你娘头顶插一朵,再好生夸夸她。”
思齐果真笑眯眯地将手里的花儿放在须叶发间,抚掌欢喜道,“好看好看,娘亲真好看!”
清见抄起思齐,像端桌子一样端起她来转了两圈,即刻逗得她咯咯大笑。
她的小脚在空中晃悠着,点了点,小短手试图去抓人。等到转完两圈,小脑袋晕晕乎乎,走路晃晃悠悠,却还是不忘对着两人傻笑。
“唉,真是个傻姑娘。”须叶摸着她的头顶道,“但愿你长大后能聪明点。”
这时候,传话小生过来说道,“大人,宋伽罗求见。”
不是吧这人在甯兮阁还没骂够?清见心下一烦,“今日没空挨骂,让他找苑归今去。”
“苏大人,我不是来骂你的。”宋伽罗的声音传了过来,只见他此刻正只身立在不远处,“昨日在甯兮阁……失礼了,今日特来向苏大人赔罪。”
他颇为恳切,说着挠了挠头发,“苑大人此前多次与我提过……让我认真考虑选择哪一位新君,苏大人有空聊一聊么?”
此前在宋伽罗身上花了不少心思,总算得了些许回报。第三次辩议近在眼前,抢到宋伽罗,就等于已经赢了。
这么一看,他昨日挨的骂也不算什么。
清见将女儿递给乳母,着多暮去添茶。
“你想聊什么?”
其实宋伽罗既然来了,已能猜到他想说的话,清见礼节性白给了他一个先发制人的机会。
宋伽罗随即敛衣入席,开门见山:“请苏大人告知,为什么要选茂王?”
为什么选茂王?很久之前须叶也曾问过清见同样的问题,却被他两三句敷衍过去。其实从前世的结果来看,茂王登基并没有给清见带来任何实质的好处。
甚至,在他成功登基之后,原先的功臣大多都被打压,清见因为重病卧床才算逃过一劫。而梁王只不过因为前期太过信任百里,把所有权柄都交给了别人,显得有一点点软弱而已。
“因为巽州。”
见宋伽罗并不废话,清见也如是坦诚相告。
“巽州?”宋伽罗连八字不合都想到了,却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答案,“苏大人不选梁王,是因为梁王曾提过要给巽州更名么?”
巽州地势偏远、盛产壮马,在清见做巽州刺史期间,梁王曾经上表建议给巽州更名为“骏州”。不过这事直接让百官给否了。
可真若是因为如此,那也太小气了吧?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原因。”清见道,“宋大人比我更了解梁王党的构成,应当可以分析出来利弊。
梁王一党以李丞相、百里竟生为首,大多是朝中老派,多保守、固步自封,而梁王为人又过于谦和,极易被人左右,甚至犀疆君臣皆知他文弱无争,巴不得他能早日登基。
他登基后若是治内,有朝臣辅佐没有问题,但是治外,却不比茂王这等手腕强硬、雄心壮志的人更合适。
现下犀疆逐渐势强,倘这二十年内以忍让为主,二十年后更加难以相抗衡,而朝中梁王一党多是主和派,就必然会有人主张割地以求和,梁王脾性本就不善于争斗,一旦开了求和的口子,此后更是不可收拾。故而无论如何也要一个强硬些的君主来执掌这二十载。”
二十年就够了。二十年休养生息,足够与犀疆形成两级对立之势,至少可保二国百年之内无战火。
宋伽罗沉吟良久,问:“你是不是怕巽州会首当其中成为割地目标?”
“是。”清见告诉他。
巽州地处三疆交界,毋庸置疑会成为首个割地目标。
“可这定义会不会太早了一些?”宋伽罗皱眉,“若是梁王登基之后,逐渐扭转观念,对内施以仁政、对外施以铁腕呢?”
他说罢自己也觉得不大可能,只是想用这话驳倒清见罢了。
其实在清见提及梁王党构成时,他就已经被说服了。如今百里那边内斗激烈,可以大致窥见梁王登基后会是怎样的景象。
“兴许。押宝兴许有五成可能,选茂王稳定有九成可能。只看你是选五成,还是选九成。”
清见说到这,恰见多暮送了茶水过来,便停下来邀宋伽罗饮茶,“巽州云漉,尝一尝?”
云漉淳香甘甜,是茶中上佳,每每贡给宫中都嫌不够,巽州茶农却甚爱清见与须叶,自他们回京之后陆续托人寄来不少茶叶。
杯盏之中叶片舒展,香气翻涌不停,随着雾起扶摇而上。宋伽罗饮罢默默了片刻,道:“二十年……二十年后,也不知里京会是怎样一副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