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娱乐圈都觉得我只看脸(101)

“戈哥!戈哥!戈哥——”

在这整齐划一的叫喊声中, 顾泠泠也随着氛围踩点晃动着手里的荧光棒,大声喊了出来。

在演唱会还没开始多久的时候,顾泠泠就情绪猛涨,跟一开始的随意模样截然不同。

妈耶,她终于知道谢戈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粉丝了,她正式宣布,她垂直入坑了!

……

等一整场演唱会结束,顾泠泠嗓子沙哑、大汗淋漓,但在出场的时候还是精神振奋地跟周围粉丝积极讨论着刚刚谢戈言在舞台上的盛世美颜。

“你们刚刚看到没有,看到没有?就戈哥对着镜头的那个眨眼,简直绝了好不好?!”

“这次的舞台也绝美,我就知道每次的最后一场巡演会有惊喜,不枉我发动了所有亲戚朋友帮我蹲点抢票。”

“戈哥他也不喜欢参加综艺,要不然我们也不至于为了能看到会动的戈哥这么挠心挠肺了,我恨不得把巡演所有票都抢一遍,但奈何实在是抢不到,不过幸好运气不错,还是抢到了这最后一场的。”

“不过不是说戈哥马上就要演电影了嘛,我们马上就能在电影院的大银幕上看到新鲜的戈哥了!”

“对对对,就是现在电影都还没有开拍,等它上映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不过也算是有个盼头了啊,我原本以为再也看不到戈哥演戏了呢,我现在天天跑到顾导微博下留言GKD,就希望顾导能体会到我们的殷切期盼!”

……

听到这里,顾泠泠默默地把身子往后缩了缩。

她怕要是一不小心被人认出来,然后知道她现在连电影题材都没确定,会被打。

但下一刻,顾泠泠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再次把腰板重新挺直了起来。

不对,现在的她跟先前看演唱会之前的她已经不一样了!

自从看了谢戈言在舞台上的表演后,她不仅是垂直入坑,而且这脑子里的灵感是蹭蹭蹭地往外冒。

为自家墙头写剧本拍电影,那叫工作吗?那是快乐追星!

现在顾泠泠都不用其他人催,自己就想赶紧GKD了。

*

本来是因为闲着也是闲着,所以抽空跑去看了场谢戈言的演唱会,而结果证明,这个决定无比正确。

因为从演唱会上回来后没有多久,顾泠泠就确定了下来了新电影的整体氛围和题材。

虽然演唱会结束了,但顾泠泠的脑海中却一直在闪现谢戈言站在舞台上,画着浓妆,直直看着台下,那带着几分冷冽和疯狂的眼神。

不得不说,这幕画面成功‘杀’到她了。

一时间,她的脑子里一口气补充出了好几百字人设小作文。

她决定了,下部电影就拍古装权谋,争权夺位,杀疯了的那种。

谢戈言本来就长得很有攻击性,当他直视镜头的时候,光芒和压迫感就像是迎面热浪一样,对着观众翻涌而来。

就算是照搬谢戈言在舞台上的那种状态,换身衣服上个妆,保持则从上往下睥睨看人的气势和眼神,那就是活脱脱地一疯批美人。

因为已经定下了谢戈言是她下部电影男主的身份,所以顾泠泠在闲着的时候不是没有把谢戈言以前演过的角色翻出来看看。

但不得不说,在电影里的谢戈言远没有像他在舞台上那样引人注目。

因为谢戈言本来就是出名之后才去演得戏,凭他的咖位,那都是当男主的份。

而一般影视剧里的男主形象不是清新高冷的恋爱角色,就是伟大光的英雄人物,但不管是这两者中的那一种,都无疑是在电影中削弱了谢戈言本身自带的那股摄人心魄、大杀四方的艳丽。

就像是傅乐跑到《全员杀机》中演了个硬汉角色一样,人设和演员本身气质的错位,放在大银幕上就自带一种生硬感,格外地让人出戏。

别说像谢戈言和傅乐他们本来就没多少演技的了,就算是演技再好的演员,那也会看着别扭啊。

所以当顾泠泠翻看那些谢戈言曾经演过的角色时,才会只想快进,半点灵感都没有。

而在谢戈言的演唱会上,看着谢戈言最大限度地挥洒着自己自身魅力的时候,关于电影角色的人设和剧情却是一个劲地在她的脑海里跑来跑去。

顾泠泠在家用几天的时间粗略地顺了遍谢戈言的人物主线和背景设定,然后就通知工作室——新电影可以开搞了!

说真的,这也就是工作室的人都是和顾泠泠合作过的老人了,先不说齐翰从《全员恶人》开始就给她做副导演,就算说郭依白和孔高歌在《九州鉴》的时候也没少受到来自顾泠泠的‘摧残’。

他们多多少少都已经习惯了顾泠泠的做事方法,而且《全员恶人》和《九州鉴》的成功也为顾泠泠增添了几分说服力。

要不然,要是碰到其他人像这样连剧本大纲都没有,就拿着一张写着男主设定的A4纸跑过来跟他们说立项,他们的第一反应,只怕是要当场‘呸’回去。

而这也充分证明了当一名拥有自己工作室,有成功的代表作、有名气、有话语权的导演是一件多舒心的事情了。

因为要是让顾泠泠像其他一般青年导演那样,拿着改了不知道多少遍的项目书,一个一个地去找人解释、说服、拉投资的话,只怕她压根就不会想干导演这行了。

顾泠泠双手合十,握在胸前,然后闭着眼睛,充满感激地在心底无声喊了一声:阿门。

她再一次衷心地感谢《全员恶人》和《九州鉴》的成功,感谢自己曾经的付出有回报。因为要不然的话,估计她现在应该是正躺在家里啃老吧。

第111章 谢戈言太贵了!

自从在《九州鉴》偷懒成功后, 顾泠泠她就完全开了窍,在定好故事基调和框架后,就大手一挥, 把剧本的事交给了孔高歌和郭依白。

她是导演,干嘛要抢编剧的饭碗?!

等孔高歌和郭依白写完, 她再在里面调控方向、增减内容就好。

反正剧本也不是一次就能出来的, 她相信凭孔高歌跟郭依白的水平, 最后肯定能写出她想要拍的故事。

虽然孔高歌跟郭依白是真的很感谢, 也很激动于顾泠泠对他们的信任,但……他俩站在顾泠泠面前,上下翻看着手上顾泠泠刚递给他们的那张A4纸,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反正最后这么一张A4纸也没能变成两张。

“顾导——”最后还是郭依白先上前, 一脸为难地开了口, “真的就这么一张A4纸?”

对,剧本脉络和框架里面填写细节和剧情这事他们在《九州鉴》的时候就已经干过了, 但那时候顾泠泠好歹还拿出了一份剧本大纲呀,而现在——直接从十几页的文档浓缩成一张A4纸了?

顾泠泠理直气壮地点了点头:“对啊, 关于电影的整体框架,和男主角的大概人设背景,我都写在上面了啊。”

孔高歌这时候也憋不住了,抬脚往前走了两步:“那要不你再具体跟我们说说这个故事背景和走向结局?”

“?”顾泠泠疑惑地看着孔高歌和郭依白, “我还以为你们编剧都不喜欢被框得太死呢, 不是留白多才好发挥吗?”

不仅仅只是为了偷懒省事,顾泠泠她是真心这样认为的。甚至她觉得,当初她在《九州鉴》立项时候给出的那份故事大纲其实是不是在不自觉中限制了孔高歌和郭依白的发挥。

所以她才想着, 这次留白更多,好让他们施展的空间也更大。

孔高歌:“……”

郭依白:“……”

是,一般情况下的确是这样,但你心里没点数吗?你跟一般导演能一样吗???

在听了顾泠泠的话后,孔高歌和郭依白虽然都没出声,但却忍不住在心底齐齐吐槽道。

当初《九州鉴》还有个剧本大纲在呢,顾泠泠就能拖着他俩天天开会,剧本是改了一遍又一遍,最后都快把他俩整废了,这才确定了最终版本。

现在,这就只有个粗略的故事背景,孔高歌和郭依白都不敢想象,要是只根据这张A4码剧本,那最后还要推翻重写改上多少遍,才能写出顾泠泠想要的故事来。

看着孔高歌和郭依白那一脸真诚的模样,顾泠泠终于相信,原来比起这只有初步主角人设跟大概故事背景的A4纸来,他们更希望能有一份像《九州鉴》当初那样的剧本大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