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番外(66)

陆玄没有吭声。

不管是不是把大魏人当傻子,承认与不承认大不一样,而这就不是他可以参与干涉的了。

就是永平长公主,因为涉及到了齐国,也不可能随便处置彩云。

“走吧,带我去见见那个彩云。”永平长公主往外走了几步,突然想到什么,侧头问走在身边的少年,“你如何得知那名溺水身亡的婢女三年前找过陶鸣?”

自从抓到那对拐子夫妇,长公主府就没放松过追查,却在查到陶鸣这里断了线索。

没想到陶鸣之死的背后还有这么多算计,而能查出这些,那名婢女显然是关键。

陆玄略一迟疑,道:“此事多亏了礼部尚书府的大姑娘。”

永平长公主一怔,面上带出惊讶:“冯大姑娘?”

对于冯大姑娘,她印象尤其深刻。

她的女儿是因为冯大姑娘才找到的,而冯大姑娘与灵儿一样落入过拐子手中。

对这样一个女孩子,心生好感几乎是肯定的事。

可不想面对这个女孩子,也是真的。

冯大姑娘太容易让她想到灵儿了,而只要想到灵儿惨死却连真凶都找不出,她就痛不欲生。

现在,她忽然又想见一见冯大姑娘了。

“冯大姑娘与兄长聊天时偶然提到这件事,她兄长想起曾无意中看到那个婢女去找陶鸣,这才有了后来的调查……”陆玄拣着能说的对永平长公主解释道。

永平长公主默默听完,看着俊眉修目的少年眼神诧异:“冯大姑娘又是怎么知道查到了陶鸣身上?”

陆玄默了默,老老实实道:“小侄告诉她的。”

“哦?”

少年以拳抵唇,轻咳一声,作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其实冯大姑娘从歹人手中逃脱后遇到了小侄,是小侄带她回的京城,所以我们还算熟络。”

永平长公主往前走着,语气听不出情绪:“倒没听说这个传闻。”

陆玄神色转冷:“那时二弟与冯大姑娘的流言传得沸沸扬扬,自是不好提起这些。”

“原来如此。”永平长公主解了疑惑不再多言,急急赶往刑部衙门。

刑部那边,林啸正等着。

而随着永平长公主的到来,刑部左右侍郎等人都被惊动,一起相迎。

与此同时,围绕迎月郡主失踪一案的所有调查都被写成折子,由刑部尚书带着匆匆进宫面圣。

关系到齐国,这就是天大的事了,没人胆敢瞒下。

甚至前往宫中的时候,刑部尚书心中是怨念的:属下怎么这么不省心呢,背着他乱查什么,查来查去居然查到了北齐头上。

这不是要把天捅个窟窿嘛!

面对一群出来相迎的刑部官员,永平长公主开门见山:“人在哪儿,本宫要见一见。”

杨侍郎给林啸使了个眼色。

林啸拱手道:“殿下请随卑职来。”

厚重的牢门被打开,永平长公主大步走了进去,很快就看到了因受刑而伤痕累累的彩云。

“你就是害了迎月的齐女?”

冷硬的声音在昏暗的牢房中响起,彩云努力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犹如冰塑的面庞。

是永平长公主!

彩云不由睁大了眼。

第87章 离心

刑部一众官员等在外面,出乎意料的是没等多久永平长公主就走了出来。

“殿下——”

永平长公主对杨侍郎微微点头,明明还算平静的声音,却有种令人头皮发麻的紧绷:“今日劳烦了,请杨大人把犯人看好。”

杨侍郎忙应下:“这是自然,殿下请放心。”

永平长公主大步从杨侍郎身侧走过,很快上了停靠在衙门外的马车。

眼睁睁望着华盖马车远去,几名官员窃窃私语。

“长公主该不会要进宫吧?”

“定然是进宫去了。这个事若往大了闹,可就麻烦了……”

“各位——”杨侍郎开口,表情严肃,“既然都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各位可不要随意传扬,要清楚这其中的厉害。”

几名官员纷纷拱手:“大人放心,我等自然明白。”

谋害迎月郡主的居然是一对齐人兄妹,这要闹大了,很有可能引起两国纷争。

想到齐军铁蹄,几名官员暗暗胆寒。

太平日子过惯了,谁想起战乱呢,何况那是以勇猛著称的齐人啊!

不提刑部众官员的心思,永平长公主吩咐车夫直奔皇城。

马车在宽阔的青石路上疾行,皇城很快到了。

永平长公主下了马车,眼神幽深望着朱红宫墙片刻,大步往内走去。

“皇上,永平长公主求见。”内侍刘喜向庆春帝禀报。

庆春帝刚从刑部尚书那里得知了迎月郡主的事,听闻永平长公主来了不由头疼。

虽然有些怵头,人却不得不见。

“请进来。”

不多时,永平长公主快步走了进来。

庆春帝起身相迎:“皇姐来了,快坐。”

永平长公主没有坐,直接问道:“皇上知道迎月的事了么?”

今日去刑部没见到刑部尚书窦士奇,他显然是进宫来了。

永平长公主问得这么直接,庆春帝无法回避,点头道:“听说了。皇姐还是先坐,咱们坐着说话。”

永平长公主这才坐下,平静问庆春帝:“皇上怎么想?”

庆春帝顿觉压力。

他还是个孩童的时候,父亲只是一方大员,后来世道乱了群雄逐鹿,他们家才得了这天下。

那时他只有十几岁,懵懵懂懂便成了太子。转年父皇突然病逝,在他还没适应太子身份的时候就又成了新皇。

大魏新建,他又年少,远有北齐虎视眈眈,近有前朝余孽四处作乱,是阿姐披起战袍,与几名老臣一起替他稳住了江山。

说这么多只想表达一件事:他是从小被阿姐揍大的。

哪怕后来当了太子,当了皇上,直到如今坐了龙椅二十多年,面对阿姐时还是难以拿出帝王的威严。

“我真没想到迎月的失踪竟有这样的隐情。皇姐,是弟弟对不住你啊。”庆春帝真情实意长叹。

“我想问的,是那对齐人兄妹。”永平长公主直视着庆春帝的眼,缓缓道。

与那双深如幽潭的眼睛对视,庆春帝很想苦笑。

阿姐问的哪里是那对齐人兄妹,而是他对齐国的态度。

可他能有什么态度?

大魏建国还不到三十载,也就是这十来年才安稳太平些,如何能与骁勇善战的齐军抗衡?

“皇姐,我听说那对兄妹的父母亲人死于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事——”

永平长公主打断庆春帝的话:“皇上认为他们只是为父母报仇?”

庆春帝一滞。

“那个齐女面对刑部审讯狡诈如狐,她的兄长更是身手高强,身受酷刑却到死都没有承认是齐国细作。皇上,这样一对兄妹若说没有经过专门培养,绝不可能!”

庆春帝讪讪:“那样的酷刑谁扛得住……也可能真是私仇,而非宁死不屈。”

永平长公主冷笑:“是啊,普通人如何扛得住那般酷刑,常理来说应该屈打成招!”

庆春帝顿时词穷。

永平长公主就这么看着庆春帝,等了很久,心渐渐凉了:“皇上,迎月是不是白死了?”

那是她的独女,也是眼前帝王唯一的嫡亲外甥女。

迎月的死,凶手绝不是那对齐人兄妹,而是对大魏虎视眈眈的北齐!

庆春帝不敢看永平长公主的眼睛,却又不愿移开视线显得心虚。

他沉默了许久,语气带了哀求:“阿姐。”

永平长公主握拢的手轻轻抖了一下。

“阿姐,大魏经不起战事了。齐人素来彪悍,当初咱们家打下这江山,若非齐国那时正陷入内斗无暇他顾,恐怕——”

“十多年前齐军骚扰抢夺我大魏百姓,越过边境作乱,我领兵与齐军作战,输了么?”永平长公主淡淡反问。

庆春帝面露尴尬:“阿姐赢了。”

“是啊,我赢了。”永平长公主死死攥着拳,望着越发陌生的弟弟,“那皇上怕什么呢?”

庆春帝眼神沉了沉,温声劝道:“阿姐,一旦起了战事,百姓日子就难过了,不知多少人会失去父亲、丈夫、儿子。你说呢?”

永平长公主沉默了。

她沉默,不是因为庆春帝把百姓提出来,让她因怜惜百姓不敢挑起战事。

冬天的柳叶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