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番外(256)

转而想到得知的真相,太子嘴角笑意收起,心头涌上悲凉:但愿将来不会因为他害了国公府上下。

永平长公主不确定太子知道多少,用膳时面上毫无异样,等家宴散了太子提出告辞,才道:“太子若是无事,陪姑母在园中走走吧。今日姑母高兴,吃得有些多了。”

“能陪姑母,是侄儿的荣幸。”

看着笑意浅浅的太子,永平长公主心中一叹。

她这个侄儿性情温和,行事周到,虽没有大能力,做一个守成之君足够了。

多年来她冷眼旁观太子与吴王相争,明面上并没表露出对哪个的偏袒。

她了解弟弟。

弟弟虽宠爱苏贵妃,皇后的中宫之位还是稳的,她作为一个掌过兵权的公主,支持太子反会让弟弟忌惮太子。

倘若有一日弟弟生出废后、废太子的念头,只要她活着,就休想如愿。

可她万万想不到弟弟走上了歪门邪道。

一个迷信长生的帝王,那就不是她弟弟了,她不能再指望他的良心。

园中的牡丹花开得热闹,红的、黄的、紫的、粉的,一簇簇一丛丛,宛若绚烂朝霞。

鸦青色的裙摆缓缓拂过打扫得一尘不染的青石路,永平长公主越走越慢。

太子走在永平长公主身侧,并无一丝不耐。

“琋儿。”

永平长公主突然开口,令太子一怔。

琋是他的名。

“最近你见过你母后吗?”

“前些日子见过一面。”

“苏贵妃复宠后?”

太子犹豫了一下,点头承认。

“那你母后可提过苏贵妃复宠的缘由?”

太子彻底被问住。

他猜不透姑母问这个的用意。

“母后没说。”

永平长公主挑眉:“那太子可有想过原因?”

安安稳稳等着继承皇位,太子可以谨小慎微,甚至怯懦,可要想与帝王抢那个位子不行。

要有勇气、有智谋、有承担。

她要看看太子会不会判断她的立场,从而主动为自己寻找助力,因为以后太子面对的不只天然站在他立场的人,还有中立犹豫的,需要他学会拉拢。

初夏的阳光洒满花园,有淡黄色的蝶儿挥动着翅膀悄悄飞过。

太子望着永平长公主比印象中明亮许多的双眸,心中挣扎。

姑母为何问这个?

他想到了那沸沸扬扬的传闻。

姑母怀疑传闻是真的?

可即便如此,姑母为何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问他的意思?

太子的心急促跳了一下。

许是自幼体弱多病,不争气的身体让太子有了一颗敏感的心。

尽管姑母从没流露过对他的支持,可他能隐隐感觉到姑母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可没有挑明过,终究有风险。

太子攥了攥拳,松开,再握紧,手心湿漉漉全是汗。

他生来就是太子,从来没赌过。

时间其实没有过去多久,但对太子来说却格外漫长。

就在永平长公主举步继续往前走时,太子终于鼓起勇气开口:“想过。”

永平长公主抬起的脚又放下,不动声色看着太子。

太子有些紧张,可他知道若连这一步都迈不出,那他接手一个风雨飘摇的大魏还是好的,更大的可能是天下大乱,子民沦为齐人刀下亡魂。

当母后被困深宫,父皇成为他的敌人,他再胆怯,也要靠自己了。

永平长公主听到太子不太平静的声音响起。

“母后虽然没说,侄儿却心存怀疑,于是悄悄找坤宁宫的人打探过,然后知道一件事。”

“什么事?”

太子与永平长公主对视,道:“数月前宫中有小宫女失踪,母后一直在查,这引起父皇不满。而当宫中再没有宫女失踪后,民间开始有豆蔻少女失踪……”

太子把能说的一一道来,永平长公主静静听着,面上看不出喜怒。

说完了,太子一颗心揪着,额头不觉沁出汗水。

他顾不得多思,一把拽住永平长公主衣袖,神情恳切无助:“那些传闻是真的!姑母,请您帮帮侄儿吧。”

永平长公主看着太子,许久后轻轻点头。

“姑母?”太子眼中有了光芒,还有些不可置信。

“去那边说。”

第338章 决断

“宫外的事,是陆玄告诉你的吧?”永平长公主往一个方向慢慢走着,似是随口问起。

太子知道陆玄与永平长公主有一段师徒渊源,何况已经摊开说了,自然没有隐瞒的必要。

“是表弟查到的。前不久他们接到少女失踪的报案就一直在调查,最后……查到了父皇那里。”

永平长公主目视前方,问道:“传闻说梅花庵庵主没有死,而是进宫去了。这是流言,还是事实?”

她问这话时语气温和,眼神平静,可太子却感受到了冷意。

“侄儿不确定。最后一次与母后见面,母后什么都没有说,后来再想见母后就见不到了。”

“你母后是为了保护你。”

太子自责苦笑:“侄儿知道。”

“你说不确定是何意?”永平长公主再问。

若是一无所知,太子不会这么说。

太子语气满是不确定:“在玄表弟提醒下侄儿暗暗打听过,母后与父皇闹翻那天去了云桂居——”

“云桂居。”永平长公主略一思索,有了印象,“我记得云桂居很是偏僻,平日谁住在那里?”

后宫嫔妃安置不是太子该留意的,他本来不知,也是这次的事打听到的:“据宫人说云桂居一直空着,侄儿猜测云桂居是不是悄悄住进了什么人,而这个人便是父皇、母后闹僵的导火索。”

永平长公主微一扬眉:“这么说,若是梅花庵庵主没有死,而是进了宫,很可能住在云桂居。”

而要想验证这一切,要么去问皇后,要么亲自去云桂居看一看。

这两种法子目前都难以办到。

“开春以来,滴雨未落,你父皇近期会有一趟祈雨之行。”永平长公主突然转了话题。

太子一愣。

永平长公主微微一笑:“太子是不是还没听说?”

太子老实点头。

永平长公主语气平静解释着消息来源:“你姑父与钦天监监正交好,前两日一起喝酒时听钦天监监正说皇上让他测算最近的出行吉日。”

“原来是这样。”

帝王因大旱祈雨,在史上很常见。

永平长公主发出一声轻叹:“天下久旱,必然造成饥民流离,到时候最苦的还是百姓。”

百姓活不下去了就要生乱,大魏就不太平了。

偏偏她混账弟弟还要迷信狗屁长生残害子民,雪上加霜。

“祈雨之行,你身为太子定然会陪同前往。”永平长公主停下脚步,望进太子眼睛里,一字字道,“这便是你的机会。”

太子浑身一震,变了脸色:“姑母——”

永平长公主笑笑:“嗯?”

“您——”太子张张嘴,又闭上,一颗心如鼓点咚咚响着。

他不知道是不是他理解的那个意思,更不敢相信他的理解。

姑母与父皇姐弟情深,众所周知。

“怕了么?”永平长公主一挑眉梢。

太子有些无措:“姑母,我——”

永平长公主语气平静:“你父皇已经不年轻了,路上奔波累病了也不奇怪,你身为人子要孝顺周到,身为太子,则要肩负起储君的责任。”

太子深吸一口气。

他没有理解错,姑母要他趁父皇不在京城之机夺权!

永平长公主望着前方,声音有些缥缈:“你父皇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好好休息一下了,到时候还望太子多陪伴宽慰。”

对永平长公主来说,与庆春帝的姐弟之情远超与太子的姑侄之情。

江山是父皇打下来交给弟弟的,她帮弟弟打过江山,守过江山,付出的心血越多,越在乎。

然而比起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姐弟之情又算什么,她不能为了顾念姐弟之情害大魏民不聊生。

太子不够果敢狠厉,也恰恰因为这样,她才放心这么做。

弟弟让位,留一条性命,这便很好了。

永平长公主是领过兵见过血的,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再犹豫。

“姑母,祈雨之行您会去吗?”

“不会。”看着神色不安的太子,永平长公主笑了,“京城也不能乱啊。”

冬天的柳叶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