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抬头望去,却见不远的一个山洞口处,一只白嫩的猪崽正吭哧吭哧在朝外爬。
两个舅舅急忙飞快地跑过去查看,不一会二宝舅激动地大呼小叫:“这是发现野猪窝了,一二三四……一共有六只小猪崽呢。”
田姥爷在山洞里仔细查看,觉得有点奇怪:“这里不像是野猪窝,倒像是小猪崽刚到这的。也没见过母猪的痕迹。”
叶甜甜心里有点紧张,不过也硬着头皮瞎扯:“这猪崽和撞倒我家墙的那头大肥猪非常像,都这么肥这么白,不会是它的小猪崽吧?”
田姥爷也听说了,昨天还吃了一顿猪肉,肉质肥嫩鲜美,野猪其实大都肉粗,腥臭味也重,口感并不很好,是比不上家猪的。
昨天吃的猪肉却比家养猪都要好。
但一时也想不出来眼前是什么状况,点点头:“确实和本地野猪不太像。也不知道打哪来的。”
还没等叶甜甜继续想借口,二宝舅突然灵机一动:“听说那头猪长到三四百斤了,那咱可以把这猪崽带回家养啊,肯定比咱自家的好养。”
这下都不用叶甜甜费劲了。
说干就干,几个人分开扯了草藤捆住小猪崽,每人都是前头抱一只,后头背一只,三个大人正好带着猪崽下山了。
带回六只小猪崽,田姥爷并没有避着人,毕竟数目不小,瞒也瞒不住,而且后续他也有点自己的小算盘。
回到叶家,一路上遇到的村里人都跟到家里来看热闹。
大家暗暗觉得叶老三家这是霉运走完,要翻身了,都羡慕看着那些白嫩嫩的小猪崽。
叶家非常安静,院子里外晾着不少的土坯,这是村里人昨天忙碌了一天帮忙打出来的,等干透了便可以盖房了。
小叶朗正带着霍喵喵小朋友在院子的角落里玩泥巴,小叶朗还算干净,霍喵喵白净的小脸已经变成了小花猫。
霍喵喵看见进山的人回来,两眼放光地冲过来,他好奇地盯着不停吭叽挣扎的小猪崽问道:“甜甜姐姐,这是什么啊?白白胖胖,好可爱。”
这个在城里长大的小朋友大概只见过猪肉。
叶甜甜怪笑着逗他:“这是猪崽哦,杀了吃肉肉的猪崽!”
霍喵喵嘴巴张得圆圆:“猪崽崽这么可爱,怎么可以吃猪猪!”
小叶朗在一旁补充道:“猪猪长大了会很丑,在泥巴里打滚又很脏!猪肉很好吃,你昨天不是还吃过吗?”
霍喵喵放心了:“那等它长大了变丑了再吃掉它。”
这个小朋友也双标得太直白了吧。
大概是感觉到两个小朋友那仿佛淌着口水的危险目光,本来已经挣扎累了的小猪崽突然又凄厉地惨叫起来。
田姥爷拉着叶爹,带上六只小猪崽便去找大队长商量这猪的去向了。
毕竟是他们出力捉住的,也要给女婿找点好处回来,女婿的日子难过,得想办法给他找点出路。
田姥爷是个脑筋活络的,叶爹也不笨,叶甜甜觉得自己根本不用太操心,便打发两个小的去玩,自己进屋去看看苗兰枝。
苗兰枝正用手给自己捶着腰,脸上表情显得特别痛苦。
叶甜甜吓了一跳,赶紧过去扶她:“是碰着哪里了吗?”
苗兰枝见女儿进来,忙放松了脸色安慰女儿:“没有碰到,可能是在长伤口有点疼。”又说想喝热水让女儿去给自己烧壶水来。
叶甜甜知道这是苗兰枝不想女儿难过,只好出去烧水。
苗兰枝见提着茶壶进来的叶甜甜,两眼红通通的,知道这肯定是难过了,也不说什么,只拉过叶甜甜让她坐在身边,温柔地摸着她的辫子劝解她别担心,又给她讲以前战争时候,怎么到处躲藏,又没有吃的饿死多少人,说着便感叹道:“能活着就挺好了。”
大概是这个年代的人曾经经历过太多苦难,承受能力比现代人强太多了,苗兰枝瘫痪在床,从来没有哀怨过,就是叶二爷爷和叶爹也很快接受了这个现实,仿佛生活就是应该过得这么艰难。
叶甜甜轻舒了口气,便也不再郁结,开开心心地给她讲自己上山捉到猪崽的事,又说起刚回村的霍爷爷会医术,商量要请他上门来给看看开些药方,能减轻疼痛也是好的。
苗兰枝笑着答应了。
屋里正说着,苗姥爷洪亮地声音在屋外响起来:“兰枝,你女婿给自己找了个好活。”说着就掀开门帘进来。
叶甜甜好奇地问:“我爸找了个什么好活?”
苗姥爷满面红光:“我本来是想着你家困难,你爸又干不了重体力活,不如在家多养几头猪一年也是个进项,没想到他年轻人脑子活,和大队长商量建个养殖场,那几头小崽养大了留下配种。这养殖场办起来可就是个长久的活计了,虽然脏点一年到头也没个停歇,但是好歹不用出大力,你爸也能干得下来。”
苗姥爷高兴的望着闺女,提了好几个月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一半:“唉呀,兰枝你这女婿真没找错,人脑子好使,哪怕没那把子力气,日子也都能过下去!”
苗兰枝也高兴:“那娃她爸咋还没回来呢?”
“这不大队长找几个村干部开会商量,女婿是出主意的人就留下了。”没了心事,苗姥爷就开始惦记自己家里了,他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和女儿说了便招呼儿子收拾东西,连多一顿饭都不肯吃。
村头的大队办公室。
大队长刚说完建养殖场的提议,林会计便反对了:“各家各户养一头猪,精心伺弄着都还养不好,全搁一块养,万一生个什么病还不得传成猪瘟。别回头把人都霍霍了。”
老书记李长根道:“养牲畜爱得病确实是个问题,不过这猪昨天大家也都看见了,确实长得肥,在野地里天生天养的都能那么壮,要是自家精心伺候,再吃得精细一点,指定长得快。咱大队这几年的猪任务都交不上足,年年挨公社领导批,咱们这些干部们脸上没光就不说了,乡亲们过年都没肉吃,日子太苦了。这猪必须得养起来,就看怎么个养法,不行就分到几家猪养得好的人家去。”
妇女主任林爱莲也赞成:“分开养也成,像村里王家奶奶年轻的时候养猪可是一把好手,只是村里养过猪的人家可不多。”
猪吃的多,还费事,不说每天得打猪草,还得掺点粮食,一年到头也只能养到一百来斤,村子里也没几户人家养得起。
大队长指着叶多田:“多田,你讲讲你那个养法,那会你给我说的,你给大家都说说。”
叶多田这才开口道:“我去年冬天去过一个国营的养殖场,人家场子里一起养好几百头猪,鸡鸭也都有,他们讲究科学养殖,猪栏建得好,每天打扫,经常给家畜吃药能防病治病。还有单独配的饲料,人家那猪就能养到二三百斤,出栏快,六七个月就能养到大了。”
“好几百头?六七个月就能长到二三百斤?”
“多田你别是瞎吹吧?”
干部们都惊呆了,一时之间倒都有些意动,毕竟这年头谁肚子里不缺油水呢。
大队长看大家也拿不定主意,拍板道:“真要是照这个养法,还得建猪栏,不如村里集体开会请队员们表决。”
第7章 二年级的小学鸡
这几天,河东村的村民见了面的问候语不再是吃了吗,而是用神秘的语气互相询问:“这么些猪崽你家想怎么养?”
被问的人语气里有一种幸福的忧愁:“不知道呢,这么多真是愁人!”
这么一来一去,好像河东村每家每户都有许多猪崽养不过来,有生之年突然就体会到了暴富的地主老爷家的烦恼。
许多村民每天必到临时猪圈里看看这些活蹦乱跳的小猪崽,看着叶多田给猪崽喂食,每天都要清理猪圈,甚至还烧热水给猪崽崽们洗澡,大家都啧啧称奇,这养得比自家的娃娃都要精细。
这一天的清晨,河东村的上工钟声便比平常早了半个多钟头,大队长召集村民们集体表决的时候,不少人家就站到了支持建养殖场的队列里。
毕竟谁家也不能像叶多田那样精心,这几只小猪崽将来可能会长成一大片猪崽的,想到一群群的猪崽,大家伙心里,一片火热。这样看来还是多田来养大家比较放心。
风风火火地,小猪崽们的房子就开始准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