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于宝宁来说,老大夫的医术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老大夫被说是赤脚医生蒙古大夫,但这老头的确知道很多,宝宁甚至怀疑这是个扫地僧。
“小宁啊,你看好这草药怎么弄啊,”老大夫拿着一株刚刚晒好的草药,给他演示怎样处理草药才能让它发挥更好的疗效,“这手这么放,切片的时候就方便很多了。”
宝宁看着他处理了一会儿就自己上手,动作很小心,不求最快但求最稳。
老大夫也在旁边监督了一会儿,看的确他做得不错,又去翻医书给他找脉案去了。当然,老大夫也已经知道那个王栓柱的事儿的确是宝宁干的了,他是乐见其成的,做大夫下手不狠怎么行?不管是男是女,做大夫的就不用忌讳男女,所以敢下手才有本事!老爷子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自己这也算是有后了,不由得一旁又湿了眼眶。
这边过得开心,那边王栓柱一家子可就不开心了。
自从王栓柱伤了丁丁之后,那玩意就真的不好使了,找什么人看也不行,甚至背地里都找了仙儿来看,但最后的结果就是瘪茄子加完蛋,没有任何用处。
“老娘迟早要弄死那死丫头!”王老娘咬牙切齿,眼泪扑簌扑簌的掉,人也瘦了有七八斤,看起来像是一把骨头。
然而,一个男人,那玩意不好使还怎么能是个男人呢?还不如个娘们啊!
王老娘再怎么心疼这个儿子也还是没有办法,只能答应她别的儿子,让这个儿子去矿上干活,挖矿,来养活一大家子人。
而这个消息,是被嫁到下岔河子的朴春霞给带回来了。
知道这事儿的老支书更相信宁向红是狐仙了。他又不敢跟人说,又不能少给宁向红一分一毫,心里虽然憋屈,但却着急,只盼着宁向红赶紧回城。正巧,翻过年来,城里有了消息,说知青开始可以回城了。
老支书也不管别人怎么想的,他第一个就想要宁向红赶紧回城里,少留在这里祸害人。
“这真的能行?”村长看着老支书上交的名单,疑惑地看向他。
老支书说:“不行也得行!”他左右看看,压低嗓子,说,“你怎么不想想,下岔河子那事儿,到底是谁干的?那丫头在,那就是个祸害啊!”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开启新副本啦。
男主可算是有个技能了。
第13章 我要回城(11)
拿到回城通知的那一天,别说是宝宁了,就是巴艳儿也是惊讶非常的,虽然巴艳儿都二十五了,别说在农村,就是在城市里也是真实的老姑娘了,可是她仍旧我行我素,就是不想找对象结婚,其实也由于她的真实情况,早也放弃了回城,只想这样等着靠着……谁知道,回城通知就这样直接砸到了她脑袋上。
而宝宁下乡一年多点就回城,真的是撞了大运了。
之前照顾宝宁跟巴艳儿的支书被怀疑是想要搞上她们俩谁又或者是把她俩给他家亲戚当媳妇,结果现在说给她们两个回城,这就又让一群人跌破了西洋镜,彻底是搞不懂老支书到底是为啥要对这么两个女知青这么好了。
这时候就有传言,说卜耀林看上了原主宁向红,但老支书不答应,就想要用回城这事儿把宁向红这个大美人送走,而巴艳儿又熬够了年头,是老姑娘了,不好耽误。
说起来,都是老支书的好啊!
也不知是真是假,但总算,这样的传言算是被所有人接受了。
宝宁不会告诉第三个人,这个话是他跟老大夫一起传的。老大夫毕竟是个医生,可比其他人说话有分量得多了,所以宝宁给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老大夫也马上就心领神会,决定帮这个忙。
“等你回了城,可千万别放了这些本事。”老大夫手拿把掐的教会的那些医药知识,一点儿都不想浪费,“虽然说吧,那些城里的大医院肯定更好,要啥有啥,但怎么说咱也得留点保命的本事呀,对吧?”他说着,摸出一本小册子来,放到宝宁手上,“这是我太爷爷,当年说是太医啊,那是给皇帝看过病的,不过是犯了事儿就被砍了头,你看着吧,就这个小册子里,就是他记录的宫里有的东西,不过后来到我爷爷,我爹,再到我,都不行,算是丢手艺了……”
宝宁翻开那本小册子,里面倒是没有什么神奇百怪的医药记录,反而是一些口诀,有点儿像是汤头歌,但是看起来要更谨慎一些,他忽然就想起来《红楼梦》里贾宝玉的那段论调,说是给女孩的药要轻要准,这一类的话当时他就觉得是看个热闹,但现在想起来,为什么过去宫里死人那么容易,还不是不敢用“虎狼之药”又在病期不给吃大鱼大肉,硬生生拖死的。所以这太医的“汤头歌”就更谨慎也可能有道理。但真正更有道理更有用的地方则在于,这册子里对药材的要求特别有讲究,对医理的判断也更精细。
不管老大夫的家传故事是真是假,这小册子里的东西倒是真得不能更真了。
除了小册子,还有一个小木盒,里面东西挺乱的,但看得出保存得很好,宝宁也不认识古董不古董的,只是知道这些是眼前无儿无女的老大夫的心意,也是情感寄托,所以他抓住老大夫的手,感动得眼泪汪汪:“干爸,你放心,我回去了好好学习,等考上大学了就回来接你跟我一起去上学!”
不管以后原主回来会不会去做,宝宁这话是出自真心的,老大夫也的确给他感动得眼泪噼里啪啦的往下掉,不时地点头,一口一个“好孩子”,一口一个“别麻烦了”,说得很是伤心又高兴。
这种伤心又高兴的情绪也抓住了宝宁,一直到他坐上了火车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可以回城了,回到原主父母的身边去,回到那个环境相对好一点的地方,在自己家里备考,等着一年后的高考。
当火车开动的时候,他看着往后倒退的一颗颗白杨,又不由得笑了下。之前他一直在努力的读书补习这个时代的文化课,就是打算参加高考,回城跟上大学一起来,却没曾想,自己竟然没怎么费力,只是差点剪了一个男人的命根子就找到了回城的机会,这也真的是意外收获,也怪他之前太过谨慎,想得太多,却忘了蝴蝶效应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
经过了一天一夜,火车终于是到了莲城,也就是原主宁向红的家乡。
宝宁跟着人流往车站外走,他之前求巴艳儿给他做了个巨大的双肩包,又弄了两个大大的拖着俩轱辘的麻袋,这才让他把行李都拖拽回了这几百里地的莲城。至于原主的家在哪里,他也是知道的,但这个年月,公交挤成狗,他这拖拽这么多行李是真的不大好上车,但好在家离车站也不远,这样走回去也不是不行。
随便找了个道边摊,宝宁买了俩白面精做的包子,就靠在麻袋上不声不响地吃完了,又左右看了看,这才拖起行李,往家走去。
走在路上,宝宁的手又一次摸到了揣在他口袋里的石头跟袜子组合,还有那把自从解决了下岔河子的事儿之后就片刻不离身的剪刀。
不得不说,有些事情就是跟天注定的一样,硬来改变了一部分,剩下那部分,就是没法算计的。
因为,宝宁看到了躲在一边的卜耀林。
他是真没想到啊,卜耀林竟然拖着现在还一瘸一拐的屁股追到了城里来,他都不知道这家伙哪儿来的钱坐火车,也有可能是扒火车又或者是逃票,但是就这人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也难怪他能改变一个世界的天道已经预定好的世界线。
人,固然能胜天,但是很多时候,天真的没打算把人怎么样。
宝宁掂对着天色,也掂对着周围的环境。这年头倒是达不到后世哪儿哪儿都是人的地步,也没有到处可见的监控设备,可以说真的发生了什么事儿,只能靠纯人工的侦破手段,宝宁其实不打算在原主家乡来个场景重现的,但是……他也不知道卜耀林这个人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所以绝对不能放松。
好赖这第一天卜耀林没啥动静,宝宁仍旧提心吊胆。他回到家里的喜悦也被卜耀林的出现冲淡了不少,但好歹,在这城里他们家是坐地户,再加上那个领导还没死心,宝宁此时虽然腹背受敌但也还是讨巧地让这两边的人见了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