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皇额娘的忌日,皇阿玛总会抽空去巩华城皇额娘的陵寝,有时候一年会去好几次。胤礽觉得皇阿玛刚开始或许是因为想念发妻,之后更多的不过是找个“人”聊天。身为帝王的康熙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他无法跟任何人倾诉,而已经逝世的发妻却是最好的倾诉对象。
胤礽紧紧的回握海兰珠,这是他的妻,亦是他一生相随的道侣,他们将风雨与共,不离不弃。他不会是皇阿玛,海兰珠也不会是皇额娘,他们会一同携手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
胤礽与海兰珠十指紧扣,一步步的走进奉先殿。随行伺候的林太监并红衣等人明显地感觉到太子殿下身上的那种沉重与压抑消失了,整个人都流露出轻松与期待。
比起刚随太子妃入宫不甚了解内情的红衣等人,伺候了太子爷多年的林太监简直要感谢上苍,每回去奉先殿拜祭,太子爷的情绪总是低落沉重,整个人显得生人勿近,他们底下伺候的人都小心翼翼很久唯恐犯了太子爷的忌讳。此次,太子爷的情绪好转,如何不让他激动。
奉先殿内挂了一副仁孝皇后的画像,古代的画像更加注重写意而不是写实,海兰珠估计仁孝皇后本人跟画像上肯定有不小的出入。从画像上依稀可以看得出来仁孝皇后生前是个温婉娴雅的美人儿,面庞跟胤礽有四五分相像,身上更是有着如出一辙的优雅清隽,让人一看便知二人的母子关系。
作为康熙帝的元配发妻,仁孝皇后与康熙共同生活十载。这段时间,对于整个康熙朝的发展,乃至奠定康乾盛世的坚实基础,都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而这十年中康熙的所作所为,应当说与仁孝皇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仁孝皇后的得力辅佐与勤理内治,康熙能够在孝庄太皇太后的指导下,顺利渡过他继位后的早期阶段,为其后近半个世纪的出色统治,开了一个好头。
看着一身皇后朝服的仁孝皇后,海兰珠恭恭敬敬的叩拜,为这位大清历史上默默无闻却以自己独特的“宫闱式化,淑德彰闻“的行动影响了整个康熙统治时代的女性致以最崇敬的心意。
想到玛嬷对这位仁孝皇后的评价,“天生拥有母仪天下之风”,海兰珠不由哀叹其时运不济。若是这位仁孝皇后在历史上没有早逝,以她的聪明才智想必能避免康熙父子反目成仇的结局。可谓,时也,命也!
胤礽将香插在鼎炉内,看着在白色烟雾下显得缥缈朦胧的仁孝皇后,缓缓地叙述道:“皇额娘,儿臣昨日娶妻,今日特意带珠珠来拜见您。日后儿臣在这皇宫里不再是一个人了,您大可放心的去投胎,无需再为儿臣忧心。”
听到“投胎”二字,海兰珠心头一跳,仔细观察仁孝皇后的画像,发现画像里竟然依附着仁孝皇后的残念,赶忙说道:“儿媳索绰罗·海兰珠日后定当与太子殿下同心同德,携手同行。”
胤礽拿出超度玉符朝着画像扔去,哧地一声,画像中出来了一个虚影,虚影微微一笑消散了。胤礽弹了一下海兰珠头上的发簪,笑道:“孤的皇额娘魂魄已归地府,执念尚留人间,这些年一直没能投胎转世。你没发现也不意外,孤也是最近修为精进才发现的。”超度玉符一位大乘期的得道高增所制,此物可保皇额娘了却今生执念,来世平安顺遂。
海兰珠再次对着仁孝皇后诚心一拜,她是个伟大的母亲……
拜完了仁孝皇后,太子夫妇行程还未结束,两人还得前往宁寿宫给皇太后请安行礼。
第65章 宁寿宫
太皇太后崩逝后,这后宫里就数皇太后地位最高。皇太后跟海兰珠的玛嬷都来自科尔沁,算起来两人都是孝庄太皇太后的侄孙女,不过皇太后的出身更高一些,所以当年太皇太后选了皇太后。皇太后这一辈子无儿无女也无宠,好在先帝去的早,如今皇太后也算是苦尽甘来。辈分高,地位尊崇,又得康熙孝顺,满皇宫只怕是再没有人能比她顺心惬意的了。
宁寿宫里,皇太后也早早收拾妥当,就等着太子太子妃这一对新婚夫妇前来。
后宫中的钮祜禄贵妃,惠宜德荣四妃,并其他有些脸面地位的嫔妃们,俱都到了场,不少妃嫔们甚至还带了膝下所出之公主或格格们一并前来,偌大的宫殿被塞得满满当当。
这位可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妃啊,未来掌管后宫大权的人,不久的将来大家就得在她手底下过活呢,谁不想就近接触,亲身了解一番这位太子妃的性情为人?难得有个光明正大机会了解未来顶头上司的机会,虽愿意错过?
已经进门的皇子福晋大福晋、三福晋和四福晋全都带着各自府上的侧福晋等在宁寿宫。
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也才二十岁出头,挺着仅四个月的大肚子,整个人略显病态,身子比起初嫁时更加消瘦单薄,精神亦是萎靡不佳。与两个妯娌们坐在一处,容色状态直接被比了下去。
大福晋缕着手里绢帕,心中苦涩难言。一则是因为众人对太子妃的态度,尤其是皇太后的态度,显然与对她这个皇家长媳的态度,有着很大差别,无形中好似更郑重几分,令她心里很是不平衡。二则是因为太子妃已经入宫,那太子有嗣之日还会远么?万一太子妃抢先诞下皇长孙,这让进门多年,本就求子心切,却又屡次失望的伊尔根觉罗氏,情何以堪?
四福晋瓜尔佳氏坐在大福晋下首,心里酸涩不是滋味儿。四阿哥成了嫡子,她身为四福晋原本该跟着水涨船高,偏偏大福晋坐到她上头,没有一个人提出不妥,自己也不好跟怀孕的嫂子相争,只得坐在下首。
看着大福晋憔悴不堪的模样,四福晋也是心有怯怯。四阿哥的后院可没比大阿哥好多少,一溜烟的全是小格格。她大婚已经半年多了,可惜至今没有喜讯,好在先进门的三福晋也没有身孕。想到大福晋多年求而不得,想生儿子想得人都要魔怔了。太子妃的到来,不仅让大福晋身上所负担的压力加重,就是她也不见得轻松。
三福晋董鄂氏心里也不见得多好受,四福晋妻凭夫贵的做到了她前面,自家男人整天就知道编书看书,一点也不上进,三福晋心里急的不行。再说孩子吧,别管是不是女儿,大阿哥和四阿哥后院可都是一群,自家爷的后院愣是没动静。
想到田侧福晋夭折的小格格,三福晋心里一阵心虚,她也不想啊,谁让她一进门田侧福晋就给她使绊子,她顶多就是没算到此后后院没动静了。
海兰珠跟着胤礽一进门,就见到殿里满满当当一群女人,个个盛装华服,热闹得很,冷不丁的被吓了一大跳,啧,人可真多啊!难怪很多野史上都说康熙风流成性,乾隆帝就是随了他老人家!顶着满屋子女人的各种打量,两人面不改色的按着规矩给皇太后行了拜礼。
皇太后看着眼前这一对儿盛世美颜的新人,只瞧着便令她忍不住心生欢喜。皇太后对胤礽这个皇太子不见得多亲近,毕竟康熙一直防着她亲近皇太子,但是对于海兰珠这半个娘家人心里却是亲切的紧,更何况她跟海兰珠的玛嬷博尔济吉特氏即是族姊妹也是闺中好友。
皇太后高兴的脸上褶子尽出,慈爱的对着两人招招手,一手拉着一个,笑道:“哀家可算是看到你们成亲了,快让哀家好好的瞧瞧。嗯,真般配。能看着你们大婚,哀家这心里呀,真是高兴。”
心情极好的太子殿下,讨喜的话不吝惜随口便来:“能讨了老祖宗高兴,孙儿心里也很欢喜。我们就盼着老祖宗每日里都过得这般开怀才好呢。”
皇太后闻言,眼底笑意更加慈爱,笑呵呵的拍了拍胤礽的手:“好,好,太子真是孝顺!”说着,又转头看向海兰珠,眼里满含期待:“不过,你们若是能早一些生个大胖曾孙儿给哀家抱抱,哀家会更加高兴。”
海兰珠低头状似羞涩一笑,胤礽倒是大方,直接了当的说道:“孙儿必不会让老祖宗等太久的。”
看着上面笑作一团的三个人,大福晋不自然捏了捏手帕,暗地里骂太子马屁精。想到太子的回答,大福晋一时间心神不宁,难不成太子妃手里有生子秘方?
四福晋看着太子不经意间对太子妃的体贴,心里一酸,若不是太皇太后的阻挠,她原本该是太子妃的,忽而脸色一变,赶忙抛去妄想。四阿哥虽然对她不像太子对太子妃那样柔情蜜意,但也不会让侧福晋和妾室们越过她去,比起那些宠妾灭妻的好太多了。她不需要四阿哥的爱,她只需要四阿哥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