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个舞是角斗舞,这是蒙古摔跤之乡著称的锡林郭勒草原的一种模仿舞蹈。由一个人表演两个人摔跤的生龙活虎般的拼搏动态。只见一个男子穿着特制的衣服,衣服上有身着蒙古袍的两个小假人摆好摔跤抱腰姿式缝在一起,使两袍子成筒状套在身上,扎好腰带上身向前弓腰成水平,两个贴在一起的假头正好顶在腰背上,然后用套上马靴的双手当作其中一人的双脚,在鼓点中做摔跤的各种抱、踢、蹁、钩等动作,十分生动、灵巧、幽默、滑稽。福康安看得咯咯直笑,傅恒看着他,也满面笑意,那边的容妃经常侧目瞧着这边,十分欢喜。
角斗舞结束后,上了最后一个节目。场下置了一个两层的台子,第一层很大,为方形,第二层是方台子正中的一个小圆台,高度和座位上的平台高度相当,上面放置着铺满台子的五彩大花布垫子,一个蒙古女子穿着白袍,手里拿着一把弹拨琴走了上来。她站在方台子上,对着平台四周都行了一礼,然后沿台阶,走上小圆台,坐在花布垫上。那把弹拨琴作松木色,琴体方形,连着一个细长的柄,柄上只有两根弦。
巴勒珠尔向皇帝介绍,这琴叫作托普修尔,又对容妃道:皇姐一定知道。容妃点点头,对皇帝道:漠西原有四大部: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回疆就住着其中三大部落的族群,他们用的琴就是和这一样的托普修尔,所以臣妾知道。皇帝饶有兴趣地听着,忽然想起容妃常弹拨的回族竖琴来,她还提到了土尔扈特……
那女子开始弹拨,琴声音暗哑,很有神秘幽沉的古意,接着她唱起歌来,歌声明亮,压过了琴音。原来她在清唱,琴音并非歌调,不过是背景,没想到她个子娇小,中气却足。译官说这歌叫做《草原情歌》,并按照一早收到的歌词翻译给皇帝和众人听:
真情像草原广阔
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总有云开日出时候
万丈阳光照耀你我
真情像梅花开过
冷冷冰雪不能淹没
就在最冷枝头绽放
看见春天走向你我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天地一片苍茫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
只为伊人飘香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此情长留心间
她悠扬的歌声似乎真地穿过辽阔的草原,又带有万种柔情,拨动人的心弦。一首终了,全场掌声雷动。皇帝对巴勒珠尔道:真是好歌!唱得更好!后妃们也都纷纷点头。巴勒珠尔低头行礼谢过。容妃看着巴勒珠尔,眼里闪光,这歌说的可不是他和乌日娜么?又想起霍集占来,他和霍集占真是像的。
接着,又上来了一队男子,围坐在圆台下面,他们手里都拿着各式乐器。接着,由那女子领奏,乐队一起演奏了一支曲子,另一队姑娘上方台来随曲子起舞。看舞者模拟的是剪羊毛、赶毡、挤奶的蒙古日常生活。京城里的观众都感到十分新鲜。一曲终了,场内掌声又如潮水一般。
这一队女子下去了,立刻又上来一队男子。琴声又响了起来,曲风完全变了,男子们模仿飞禽走兽,作出鹰展翅、山羊跑跳、走马、骆驼步的动作。这曲子结束后,场内又是掌声热烈。第三支曲子是终曲,又换了女队上来,模拟的是自然景象,有水波、水浪、草浪等。结束后,那领奏的女子走下圆台,和乐队并舞者一起谢场,全场观众又都站起来,掌声持久不歇。
皇帝十分兴奋,也站起来鼓掌,啧啧称赞,道:好!好!太精妙了!朕十分喜欢。又对皇后和容妃道:若京城里也能时常上演这等别具风格的歌舞就好了!皇后点头微笑,说道:皇上说的是,确实精彩!那拉氏不是第一次来科尔沁,二十一年祭祖时曾来过,只是上次是路过,行色匆匆,也是第一次看托普修尔乐舞。
容妃笑吟吟地道:皇上若喜欢,弟弟定当割爱!沉壁也好喜欢,我们便要了这弹唱姑娘回去。说着便看那边的巴勒珠尔。他们说的都是汉语,巴勒珠尔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于是译官用蒙语翻译了一遍。
巴勒珠尔听完十分为难,不言语,他的妻子却十分欢喜,用蒙语说了些什么,译官于是道:达尔汉王妃说,这女子名叫乌日娜,若皇帝陛下喜欢,达尔汉王定当献给陛下!皇帝高兴起来,看着巴勒珠尔,巴勒珠尔不悦地看了自己的妻子一眼,然后对皇帝道:本来陛下和皇姐喜爱,巴勒珠尔自无二话,但乌日娜,她是从小伺候本王的。皇帝笑起来,道:原来如此,那朕绝不夺人所爱。说着,坐了回去。容妃也一笑作罢。
作者有话要说:
-
【柘枝舞】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舞蹈,是唐代健舞的一种(《公孙大娘舞剑器行》也是健舞的一种)。唐代卢肇的湖南观双柘枝舞赋中有“古也郅支之伎,今也柘枝之名”之句,郅支为西汉古城。《新唐书》作逻斯城,在今中亚江布尔一带。《柘枝》原为女子独舞,舞时身着民族服装,足穿锦靴。伴奏以鼓为主,舞者在鼓声中出场。舞姿变化丰富,刚柔并济,舞步快速复杂,使舞者佩戴金铃。舞蹈即将结束时有深深的下腰动作。
-
唐朝诗人描写《柘枝》舞的诗很多,例如章孝标的诗句:“柘枝初出鼓声招”是描写开场时的鼓声;刘禹锡的诗句:“翘袖中繁鼓”、“长袖入华”,以及“鼓催残拍腰身软,透罗衣雨点花”是描写各种舞袖动作和结束时下腰的舞姿。同时也说明唐代柘枝舞的兴盛。《柘枝》在广泛流传中,出现了专门表演此舞的柘枝伎,而且由独舞发展成双人舞,即《双柘枝》。宋代宫廷队舞小儿队中还有柘枝队舞。
-
【托普修尔】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巴拉特蒙古四大部落:准格尔、土尔扈特、杜尔别特、和硕特,每一个部落都有极其丰富的民间舞蹈,他们具有一种古老的两根弦的弹拨乐器名叫托普修尔,按巴拉特蒙古的习俗,托普修尔一响必随之贝·贝伊勒,贝·贝伊勒必在托普修尔的乐声中进行。蒙古语中跳民间舞称为贝·贝伊勒,汉语意为身体的律动。故此,巴拉特蒙古民间舞蹈又称(托)普修尔乐舞。托普修尔乐舞类型如文中所示。
-
【草原情歌】经典老歌《一剪梅》的歌词。原歌费玉清演唱,曲好词好,声音实在太好。
-
【套马】是当时精妙的马术之一,秋围保留节目。
第142章 草原(三)
至此,草原盛会结束,各人散去,回自己的蒙古包。到帐篷里后,璎珞不让傅恒更衣,左看右看,眼中都是倾慕之色。傅恒笑道:看来,今天夫人十分满意!璎珞道:嗯,皇上才满意呢!蒙古王公的高傲跋扈都被挫下去了!珍珠也在一旁喜孜孜地道:大人今天赢得真是太漂亮了!不愧是我们满洲第一巴图鲁!说着将拧好的热巾递给他。傅恒边擦脸边对二人笑道:皇上之前便有意让蔡将军接替已请辞致仕回盛京的岳布,蔡将军今天那等出众,步兵统领的位子非他莫属了!
收拾停当后,璎珞便靠近傅恒怀里,傅恒搂住她,问道:怎么啦?璎珞道:没什么,就想让少爷抱抱我。傅恒便知她只是撒娇,于是带她一起进了内帐,靠在宽大的裘皮坐榻上,然后抱着她,对着她的肚子微笑道:姜姜,阿玛今天帅不帅?璎珞扑哧一笑,道:你套上马那一刻,姜姜在里面大动,她也紧张和兴奋呢!我是一点儿都不紧张!
傅恒一笑,又对着她的肚子道:姜姜,就快见到阿玛了,高不高兴?待他们回京,璎珞就要临产了,所以傅恒有此一说。璎珞道:你别担心,我很好,我觉得姜姜一定是足月出来。傅恒点了点头,亲了亲她的脸颊。璎珞于是将头埋在他怀里。傅恒轻声道:晚上还有送别宴。璎珞含糊地道:我不去了,我累了。傅恒于是道:那我也不去了,叫人去说一声。
珍珠没进来,内帐里只有他们两人,亲吻在一起,在坐榻上辗转亲吻。璎珞耳畔回响着方才那首《草原情歌》,脑海里全是今日傅恒在场下套马的英姿,这双修长丰润灵活的手,驯烈马挽强弓的手……
晚饭他们在自己的蒙古包里吃的烤羊肉和牛乳,这里吃食种类单一,但牛乳可大量供应,所以傅恒一直要璎珞多喝牛乳,璎珞还喜欢奶饼、奶皮子、奶豆腐,这些刚刚做出来的时候,软软的,香香的,上面放少许糖,味道十分可口。最后这段时候,孩子长得快,蒙古饮食中的牛羊肉很多,璎珞都喜欢,只是按照叶天士的关照,尽量控制食量,但营养自是丰足。她总想,姜姜到时候一定是一个身体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