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县令做师爷+番外(86)

作者:希飞飞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开始了对朱二女展开了的暗中观察:她命敖仆在每个院子里放蛇;松动马车轱辘;弄死一池塘的鱼……

这些恶毒小把戏,她似乎乐此不疲。

可是为什么呢?

朱家人虽极少陪伴她,但吃穿用度上从未苛待过她半分,为何想不开这么折腾家里人?

看来,这背后一定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作为一位内宅大戏的资深戏迷,我必须要搞懂戏台子上这些人的背景,以备更好的了解大戏进展。

于是,一位纯粹的富贵闲人,走上了一条挖掘真相的探索之路。

我用了三年时间,终于理清了每个人的故事背景。

朱鹏义原配杜氏是个泼辣又强势的女子,朱灵霜就是她的翻版,嫡长子更是过犹不及,仗着嫡子身份作威作福,母子三人强势霸道,惹的家里鸡飞狗跳。

偏偏几房妾室的肚子也争气,接二两三的生儿子,此事是杜氏之痛,她不痛快,妾室和庶子们便无宁日。

但自古规矩如此,妻为尊,妾为奴,妾室们只能忍耐。

直到彭氏入了门,此女颇有心机,又是贵妾之身,入府后深得朱鹏义的宠爱。

杜氏多番敲打却落尽下风;彭氏也不想忍了,连同白氏、柳氏两房,先后设计害死了嫡子和杜氏。

此番合作滴水不漏,三人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

未免他日朱鹏义另娶新夫人,被新夫人欺辱,她们三房之间何不相互照应?占领朱家。

于是,朱五子、朱六子的生母王氏在生产当日身亡;朱灵雪坠下假山痛失双腿,没过两年,身怀有孕的其母意外去了。

从此,这朱家内院,便只剩下了白、柳、彭三房。

彭氏身为贵妾,又抚养三子,最得朱鹏义欢心,朱鹏义本要抬彭氏为妻!

却不知谁走漏了风声,说王氏之死与彭氏有关,只因彭氏要抚养双生子争宠。流言说的有鼻子有眼,但苦于没有证据,朱鹏义因此对彭氏心存芥蒂,抬她为妻的事,便这么黄了。

彭氏也因此记恨上白、柳两房,挑拨、离间,直至三房各自为政。

这厢三房斗的如火如荼,却不知当年那位被她们害的下身瘫痪的朱灵雪,已渐渐长大。

多年来,朱鹏义漠视这个女儿;朱灵霜也不屑理会这个庶妹;而三房妾室更是对她不闻不问。

谁也不知一个下身残废又无亲母照顾的孩子,是如何在她那间四方的小天地里捱过漫漫长日的!

伺候她的人可尽心尽力吗?有没有被恶奴欺负?衣服换洗的可勤吗?会不会因为如厕不便,所以每日不敢多饮多食?多久出一次院子?生辰的时候可有人记得为她煮上一碗素面吗……

我了解的过往越多,越觉得这个丫头可怜;我观察这丫头越久,越觉得她不可琢磨。

终有一日,她主动来找我,身披一件大红斗篷,雪白的狐狸毛堆在脖颈上,将她的小脸衬的粉嫩可爱。

我抬手折了一只腊梅给她:“这么冷的天,雪儿怎出来了?”

梅花映雪,她却比梅还要娇颜。

她捻着枝凑到鼻下嗅了嗅,香气似乎很合她的心意,她微微一笑:“听闻母亲的哥哥夺回了杨家的产业?”

我应:“是。”

她莞尔一笑:“真替母亲开心。”

她说罢,俯身将腊梅置入雪里,敖仆就推着她走远了。

我目送她的远去,方才重重的叹了口气。她来寻我,是要告诉我:朱家这台戏,要落幕了,而作为看客的我,也该打道回府了。

是的,她一直都知道我在观察她。

朱灵雪恨这个家,恨这个家中的每一个人,所以,她要做的不是报仇,而是想毁灭这个家。

可仅凭她一人之力无法做到。

所以,她找了一枚棋子供自己驱使,那是一枚自认为很聪明实则很蠢的棋子——彭氏。

彭氏受够了与白氏、柳氏两房打太极,想早早将朱家掌控在手中。

可朱家又有个操蛋的规定:继承人一但定下,其余兄弟必须离京闯荡,作为补偿,本家要无条件全力支持。本是壮大朱府的好事,可偏偏朱鹏义的儿子太多,纵使底子厚可也禁不住这么多人无底线的瓜分。

所以,想要得到朱家,不仅仅朱鹏义要死;他的那几个儿子也要死!

朱灵雪看穿了她的野心,加以利用。

只可惜,两人总是密谋商讨,所以我也不知她们要搞什么把戏。

后来,京城发生了玄之又玄的流言案,开始,我还没有意识到此案与朱家有关。直到第五条预言在京中流传:五日内,中街会有人死于不悌。

我想,第五个死者,可能发生在朱家。

可我没想到,这一天来的那么快,我一早醒来,朱鹏义就死在了我的身畔,我吓的不轻,当场晕厥过去。

即便官府的人到了,我也还是深陷恐慌之中。

直到一个小侍卫突然站出来:“……其实这件事很好解决,朱姑娘可以找个丫头来,点了相同剂量的安神香让她睡上一觉,并在她熟睡后摇上几下,看看她能否醒来!如此一来,杨氏是否说谎?不就一目了然吗?”

她的言语,稳住了胡闹的朱灵霜,同时也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怪不得我昨晚睡的那么沉。

前一晚,朱灵雪派人送来了一碗酒酿丸子给我,我当时未作多想,一碗饮下,一觉到了天明。

‘小疯子!’我暗暗骂她一句。

“母亲在笑什么?”朱三突然问我。

我笑了?

朱三也不追问,但我从他的脸上读到了他对我的曲解:朱鹏义死了,我很欢喜。

我也懒得解释,听他命丫头扶我下去,顺便吩咐厨房为我煲了锅参汤。

我夸了他一句有孝心,走了。

丧礼交给了管家,我饮了参汤后身体恢复了大半,被丫头搀扶着去了灵堂。

灵堂里除了丫头和小厮,朱家人无一人到场。

我站在灵堂外默默了许久,了然!朱鹏义死了,朱家的继承争夺战也才正式的拉开了帷幕,如今又无外人在场,他们自然不用过来扮孝心。

我一时唏嘘不已:明明养了那么多儿子,如今却连一个跪在他棺前哭一哭,以尽哀思的都没有。

朱鹏义真是养了一群白眼狼。

看来这朱家是待不了了,我打算派人给哥哥捎信儿,想让他赶在下一个事件前接我回家。

可我没想到,当晚,朱二子就遇刺了。

朱家里里外外围了好多人,不仅有刑部大理寺的人,就连敦王和被贬至北部的肃王也来了。

我开始意识到事情不简单,尤其刑部的人还带来各种各样的刑、具,朱家人惨叫声比夜晚坟头上的夜枭叫还要凄厉。我听的毛骨悚然,我想说,我就是个看戏的,而且身体也不好,他们不会对我动刑吧?

就在我惶恐不安之时,一个侍卫讲我叫去了灵堂。

此时,灵堂里唯有一个女子盘膝端坐在蒲团上,她颔首写写画画,听到了我的脚步声后头也未抬:“我认为这个地方庄严肃穆一些,特别适合谈心,朱夫人以为呢?”

我以为?

我以为这里挺吓人的,但我要保持一个夫人的端庄,否则在黄毛丫头面前露怯不是很丢人吗?

我跪坐在她的面前,有意无意的瞄了她的本本,然后……我发现她不会写字。

我看着她本子上的鬼画符:“……”

她到底是如何装这么像的?

她似乎有所察觉,终于撂下笔看了我一眼,我登时愣住,脱口问道:“姑娘可去过北部?”

她嘴角微漾:“人尽皆知的事,夫人再拿出来聊,就会显得有些刻意了。”

什么意思?

她再次开口问我:“夫人嫁入朱府已有六年光景,中馈之权却一直被妾室牢牢攥在手里,心里一定颇多怨言吧?”

我愣了愣,一下子明白了她的意图,笑问她:“朱府那么多人,为何姑娘只找妾身前来?”

“朱夫人不知缘故吗?”

“妾身知道那么多做什么呢?对于朱家而言,妾身就是一个外人,那么一个外人不执掌中馈不是理所应当的吗?何况妾身身子孱弱,郎中都说要好生将养,那妾身还去管那么多闲事做什么?”

“……”

我见她呆住了,又道:“姑娘若是想问朱家这两个案子是否与妾身有关,妾身可以回答你:无关。妾身无儿无女,在朱家并不牵挂,做那些劳什子的事,岂非得不偿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