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风雨无奈道:“为什么一定要伤他?他帮了我很多,绝不会对我不利。”
“你为什么这么笃定?”玉罗刹也很无奈,小玉和吹雪一样倔强,当初他为了让吹雪继承罗刹教,费了多少功夫,到最后不止没把人劝服,父子两个还疏远了。玉罗刹谨记这个教训,不想对小玉用强,只能跟他讲道理。
“他之前没有伤害你,不代表以后也不会伤害你。而且法师已经说了,鬼怪乃是阴间之物,相处久了对身体不好,你武功不错,但身体虚弱,或许就因此事而起。”
韩风雨:“……?”
我什么时候身体虚弱了?
“况且往日爹爹与你相处了这么久,他从未出现过。如今出来的倒是频繁。”玉罗刹冷笑一声,“若是日后他想占据你的身体,将你驱逐离开,你叫爹爹该怎么办?”
韩风雨:“……”
这个脑补有理有据,逻辑清晰,竟然无法反驳。
为什么一开始他说自己脑子里有神明的时候,玉罗刹表现的像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啊?
害他用力过猛,演过了头,让玉罗刹开始警惕了。
韩风雨也不想纠正是野鬼还是神明了,玉罗刹已经坚信他被那个东西骗了,怎么称呼都无所谓。
韩风雨无法反驳,只好对明智说:“那就有劳大师了。”
明智没想到问题出在靖王身上,他多看了玉罗刹两眼,又看向靖王。
是他修行不到家吗?这两个人看起来就是人,没有一丝阴气,也察觉不到任何不妥。
明智整顿心神,宁心静气,问道:“敢问王爷,您身体中的那个恶灵,做了些什么事?”
这是一个完善人设的好时候。
韩风雨道:“他出现的时候,本王记忆不清晰,只隐约能感觉到。等他离开之后才能掌控身体,看清周围的事物。他不曾做过出格的事,也只是在本王攻打金国时出现过几次,带领大军勇往直前,拿下了金国城池。”
玉罗刹对他的说法不太满意。
明明那个东西差点害死他!
如果不是小玉武功不错,又有他和吹雪、叶孤城相助,再加上金人战力不强,哪里能活着回来?
换一个人出现在金国城墙上,都是必死无疑的结局。
韩风雨说:“他自称是拯救昱国的神明,因为犯了大错投胎转世,结果却弄错了地方,失去肉身,只能依附在本王体内,自本王出生之日,便与本王相伴,至今已有十八年。”
西门吹雪和玉罗刹瞳孔地震。
靖王真的只有十八!
这也太小了。
玉罗刹之前把小玉当做十八岁的孩子,处处关照他。后来知道他是靖王,便想着他已经是一国摄政,没有表面看起来那般幼齿,再配上他的声音,玉罗刹还以为他应该至少二十六七岁。
虽然吹雪才二十岁,但是已经当了他三个月哥哥,被小玉喊一声大哥也无妨。
谁能想到他真的只有十八!
怪不得小玉很多时候都迷迷糊糊的。
十八岁的孩子,哪怕阅历再多,也比不上真正的成年人。而且国事政务压在身上,强迫他尽快成熟起来,但他到底是个年轻活力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也在情理之中。
再回想小玉一直不想让身体中的那个人离开,玉罗刹更觉得他在发孩子脾气。
明智也怔了一下,很快接受韩风雨的年龄,“照您的意思,您身体中这位,并无恶意。”
“不错,也没有必要将他驱逐。”韩风雨说,“本王明日派遣步建白与顾惜朝前往汴城修建堤坝,便是他算得,不久之后黄河泛滥,沿途城池都会遭到侵袭。倘若果真如此,他便立了大功,又怎能过河拆桥?佛家有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大师认为,他的功德如何?”
“这……”
“明智大师。”玉罗刹道,“敢问大师,若是设法驱鬼,需要准备什么?选在什么时辰?今日可否能行?”
明智道:“需社坛作法,再召集僧人念经超度。”
玉罗刹:“明日如何?”
明智看了眼靖王,发现靖王虽然很不高兴,但是没有反驳的意思,便应了下来。
玉罗刹起身送明智离开,走到王府外面之后,一阵风吹来,精神也为之一振。
明智对玉罗刹道:“施主请回吧。”
玉罗刹也双手合十行了一礼。
后面一位小师傅看他温和有礼,感念他们的父子之情,心生不忍,提醒道:“人间并非久留之地,靖王如今已能撑起大局,您又何妨留在他的身边?”
玉罗刹懵了。
小师傅说:“魂魄与活人接触,活人自会阳气消减。对于魂魄而言,岂能无害?小僧不知您用了什么法术,在人间逗留,只是这里并非您该呆的地方。”
注意到玉罗刹的表情,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明智呵斥住小师傅,道:“师弟失礼了,还请王爷勿怪。”
玉罗刹表情奇怪,“王爷?你们以为我是□□雅?”
□□雅就是韩风雨的生父,逝去多年的老靖王。
明智愣住了,其他和尚也愣住了。
“您自称为靖王殿下的父亲……”
玉罗刹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可笑。
他请来有名的和尚为小玉驱邪,没想到自己反而被认成了鬼,仅仅因为一个称呼。
“今日劳烦诸位大师了。”玉罗刹道,“明日不必来了。请诸位法师谨记誓言,否则……休怪本座不客气。”
明智见他突然翻脸,感受到他身上的杀气,不好在这里多留,带着师兄师弟们赶紧离开了。
小和尚问他:“莫非是我说破了他的身份,他不高兴了?”
“事情恐怕并非你我想的那般。”明智摇摇头,“大概,他真的是个人。”
但是靖王身体里的那个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
玉罗刹不需要他们驱邪,明智也没有继续接触他们的机会。只好回到净觉寺,等师父出关之后询问清楚。
-
玉罗刹回到王府,看见韩风雨正在跟周管家说话。
说完之后,周管家朝他行了一礼离开,韩风雨问道:“爹,怎么了?为什么不高兴?”
“那群和尚修为低微,帮不了你。”玉罗刹原本是生气的,在说完这句话后,又变成了怜爱和委屈,“小玉总是这样,一点都不在意自己的身体。”
韩风雨能猜到和尚明天不会来了,对玉罗刹说,“因为我确实没有一点事情。”
玉罗刹依然不放弃,他思考许久,“或许可以请武当山的道士过来瞧瞧……听闻少林寺有个叫无花的修为很高,可惜不久前已经圆寂。无花的师父尚且在世,也可以请他来为你诊治一番。”
“不用了吧。”韩风雨道,“这些人都是武林中的名宿,哪怕是我,也未必有这么大面子请他们过来。而且我最近忙得很,不久之后除了黄河水灾,还有其他事情要办。”
玉罗刹见他反感,暂时将此事按下,“什么事情?”
韩风雨道:“我的生辰快要到了,虽说不是什么大事,一定会有人借着这个机会送礼,实在令人厌烦。对了,生辰之日,我要去宫里,与韩继兴和母亲一同用膳。”
“也好。”玉罗刹心中苦涩。
他的儿子是三月份生的,小玉是六月份。如今小玉过生日,玉罗刹再也骗不了自己了。
晚上王府宴请步建白,叶孤城、李寻欢也来了。韩风雨有意让自己麾下的人交好,便把西门吹雪和玉罗刹也喊了过来。
六个人还算热闹,明天步建白要启程去河南,不宜喝太多酒,幸好除了李寻欢之外,大家都不是很好喝酒。李寻欢也不是性格强硬的人,大多数时候都坐在那里自己喝,很少给大家劝酒,场面十分温馨。
玉罗刹知道他和韩风雨一起长大,跟步建白打听了很多韩风雨小时候的事情,步建白都一一回答了。
“去年这个时候,继成已经来京城了,生辰那日也没能跟大家一起聚,今日生辰恐怕我还是要错过。”步建白感慨道,“以前还不觉得有什么,自从继兴做了皇帝,才猛然发觉,如今真是聚少离多。我敬你一杯,提前祝你生辰快乐。”
韩风雨举杯,与他一起喝尽。也觉得之前的事情,仿佛隔了很远。
“韩继兴两年没回去了。”韩风雨说,“改天我得带他回去看看,他那些朋友是不是还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