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篡位帝王白月光(7)

作者:批脸脸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莺儿不解。

梁蘅月吩咐道:“上次诗作一事,我们已经吃了暗亏,恐怕我房中有异心之人。你将这个交给娘亲,让她帮我们暗暗查明,这料子到底什么来头。”

或许这个东西,还真的有可能帮上忙。

待莺儿将东西收好,梁蘅月催促道:“回去之后你好好洗洗手,可别沾上脏东西,知道吗?”

“嗯!”

*

梁府。

梁蘅月同莺儿从小侧门溜进来,立即换回了装束才放下心。

坐到榻上,梁蘅月捻着小点心问道:“怎地感觉今日院子中清净了些?”

小侍女倚翠答道:“小姐,余杭余探花郎来咱们府上拜会,大家都去一瞻探花郎风姿了呢。”

梁蘅月噎住了,莺儿急忙给她拍背。

待咽下那口点心,倚翠懵懂问道:“小姐,不知道探花郎是否真如传闻中一般,风流俊秀,出口成章呀?”

第6章 第 6 章

“他就是个垃圾!!”梁蘅月气道。

半晌,她才重新冷静,问道:“谁准他来的?”

他不应当在追查毛贼入室一事吗?

倚翠答道:“回小姐,说是探花郎被授了翰林院编修,同其他两位大人一道来的呢。”

本朝进士及第后,状元为修撰,而榜眼探花为编修,若一道来拜会翰林院上峰,倒也算合理。

“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

待倚翠走远,屋内只剩梁蘅月和莺儿两人。

她确认外面没人,从怀中掏出那本在余杭处拿来的《书生贵婿》。

莺儿接过书,上下左右翻了个遍,问道:“小姐,这话本我们房中也有一模一样的,好像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话本中干干净净,连用笔圈点的痕迹都没有。

梁蘅月不语,又逐页检查。

忽然,她指着一处道:“你看,这里是不是被撕去了一页?”

莺儿凑上去看。

果然,有一页被撕掉的口子,藏在书脊深处,不仔细看都看不到。

梁蘅月立即将旁边自己那本《书生贵婿》拿过来作对比。

被撕掉的是第37页,内容是书生与小姐私定终身后,约好三日后,在广济寺相见。

梁蘅月倒看不出这一页有何不妥。

她转念,道:“这话本是津津书社的私刻,既然是私刻,想必书社一定可以直接联系到话本作者。

若我们能知道话本的作者是谁……”

莺儿接道:“小姐是怀疑,这话本是卢鸢小姐属意成书的?”

梁蘅月:“说不好,总觉得一切都太过于巧合,很蹊跷。”

顿了顿,她决定好了,吩咐莺儿:“这件事需托给世子表哥,他平素爱与文人骚客往来,或许能查出话本背后的作者。”

“是,小姐。”

此事就算暂且搁置。

梁蘅月扔了书,烦躁地绞着帕子。

重生不过第二日,事情便接二连三得来。她想解决,想要让所有事情都可以处理得得心应手,却有些力不从心。

片刻,她忽然想到了什么,呐呐问道:“莺莺,你说,男子可会对男子……?”

莺儿:?

梁蘅月暗示道:“就是男子与男子,可也会如同男子与女子……?”

莺儿:“小姐是说,男子与男子在一起?”

梁蘅月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莺儿笑道:“奴婢听阿婆们说,世间有一些男子,他们不愿与女子亲近,反倒与男子亲近。甚至、甚至日夜都如、如夫妻一般……”

她意味深长,梁蘅月却全懂了。

梁蘅月掩饰地干咳一声。

顿了顿,故作自然道:“其实我之前一直以为,男子与男子相爱乃正常人的正常情感,史书上不是也有许多记载吗?”

“就是没想到,”她声音渐弱,直直地盯着眼前空气,

“这般男子竟在我身边?”

而且竟然就是燕王!

怪不得他对卢鸢和自己都永久性的黑脸儿,却对装作小厮扮相的自己和颜悦色,不仅夸她生的俊俏,还、还将她锢在大腿上不让她走。

梁蘅月耳朵蹭地热起来,嘴角不受控制地勾起,看起来有些诡异。

莺儿没听清,问道:“小姐,您说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就是好像似乎大约,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梁蘅月回神,收了书,起身道:“你随我去正院探探。”

*

梁府正院。

梁父会客的地方在正院西侧,引一泉水环绕而筑,春夏时节可临窗见景,也可赏水中锦鲤,在京中众府中算得上既简朴又有生趣的了。

今日虽雪停日头好,但孟冬时节已然寒气迫人,只好在屋内叙话。

梁父与梁母端坐在主位,状元、榜眼、并余杭,各自按照礼仪坐在下首。

状元与榜眼瞧着都年岁不小,与梁父像是同龄。

主位后摆了一架苏绣的大屏风,梁蘅月悄悄站在屏风下,一下子便看到外面的人。

余杭今日穿了一身石青,衣服上的纹样一看便知是宫中御赐的,与昨日刻意的低调截然不同,反倒威重初显。

梁蘅月忍不住翻个白眼,小声与旁边莺儿吐槽:“可真会装,方才还为一条内裤追我十条街,现下四平八稳地坐着,不知道的以为他无事发生呢。”

这话完全不讲道理,纯粹是因为讨厌一个人,所以这个人做什么都看不顺眼。

外面说够了文章,顿了会,开始闲谈。

梁父道:“听闻余探花并非京城人,此次进京,家中一切可安置妥当?”

余杭闻言站起来,躬身拱手道:“谢老师关怀,昨日已叫人快马送回家书,想来一切安好。”

旁边年岁稍大的男子笑道:“余贤弟乃细叶城人士,我们都未曾去过,不如探花郎给大家讲一讲那塞外风光,也好让咱们开开眼呐。”

余杭微微勾起嘴角。

来前就料到自己出身细叶城,少不得谈及那里的风光,满足京城这些自诩上等人的乐趣。所以提前就准备好了说辞。

他眼皮半闭,隐藏住眼中的嘲讽,坦然道:“若说细叶城的风光,不外乎大漠黄沙这些众所周知的。但是有一件趣事,想必只会从我这里听到。”

男子来了兴致,追问道:“是什么?”

余杭解释道:“摩诘居士有句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说罢,顿了顿,才继续道,“其实若身临其境地观日,会发现落日并不十分圆润,而状如扁盘。”

几人啧啧惊叹:“竟有这等奇事?”

余杭但笑不语,很满意几人的反应。

梁父捋了捋须,目光灼灼地看着座下年轻郎君,似是在思考着什么。

另一男子与旁边男子说道:“我常居家中温习,却也听闻近来我朝与西北匈奴数有摩擦。”

他转头问余杭:“贤弟在细叶城时,可曾见到过那些胡人?”

余杭没料到,躬着身僵持在原地。

余杭眉头紧锁。良久,才恢复下来,平静道:“未曾,我甚少出门,似乎确有些胡人商队在细叶城外往来吧。”

说完,他坐回位置,似乎不愿多谈。

气氛一时冷了下来。

梁夫人温声,主动缓解气氛:“我们妇道人家是不懂外地风情的,只是看到余探花一表人材,后生可畏,便知道探花郎家中定然有个事无巨细,照顾周到的长辈吧?”

待对方称是,梁夫人称赞道:“若如此,余家可堪称母慈子孝了,难怪出得了探花这般的后生。”

话音一转,又打趣说:“探花郎何日将家中妻子女眷接入京来?若需要帮衬,与我说一声便是了。”

她定定地看着他。

来前便已打探清楚,余杭家族人数众多,对父母长辈也十分孝敬。

就是不知,这后生是否有了婚配?

她自己并不会将一个小小探花放入眼中。

可若宝贝女儿将来喜欢上了他呢?

还未等余杭反应,屏风内忽然传来一声巨响。

众人皆被这声音打断,看向屏风。

梁蘅月出不去,只能转来转去,在屏风内干着急。

昨日已说了对余杭无意,怎么娘亲话里话外还是在打探余杭的婚事?

难道这一世她再怎样努力改变,却还是逃不过前世的宿命吗?

莺儿收拾好地上的碎瓷片,担忧道:“小姐,我们快些回去吧,被老爷夫人发现了就不好了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