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背景板+番外(55)

而且她不知道大凌朝的官员是怎么迅速扑灭瘟疫的,是派遣太医到各地驻扎研究对策,还是像暗黑剧里演的一样——放火烧村?

这种方法残忍至极,可她不得不承认这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如果朝廷选择这么做,她完全不会觉得意外。

但她一点都不想成为被烧的对象!

所以,哪怕结果是他们杞人忧天、白忙活一场,防疫工作也势在必行!

之前她考虑到狩猎总会有人受伤,特意找了几个手脚麻利的,教授了煮沸消毒、出入洗手的基础知识,又找来药馆学徒给他们培止血包扎的手法。这样一来,只要有人受伤,回到村里的第一时间就能受到救治。

陈秀让他们充当卫生员,给全村普及防疫知识,由于特意培训过,省了许多时间。

与此同时,李继也没有闲着。

六阳镇有许多已经毁坏的房屋,他指挥着幸存者们进入其中,搜集散落的砖瓦建材和其它杂物,并将它们送到镇中的各个路口。

六阳镇久违地热闹起来。

“我们搬这个干嘛?难道又有什么军要过来?!”

“没有——”旁边的人不耐烦地敲了他一下,“你小子刚才不是在吗?在想什么呢?防瘟疫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没听到!”

“瘟疫?!”

“你这么大声音干嘛?这不是还没传到我们这里来吗?”

“哦,是这样,吓死我了。”然后反应过来,“等等,没传过来也很可怕啊,我们怎么就那么倒霉,日子才刚刚好一点。”

另一人感叹道:“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比起那些躺进地底下或者进了别人肚子的,我们已经够走运了。”

“好好干活吧,多检查几遍,堵严实一点,最好一只老鼠也别放进来,我可不想莫名其妙地染上瘟疫,好不容易活到现在,可不能就这么交代了。”

说完率先挑起一担砖头走在前面。

“哎!等等我!”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很快,路口被堆叠的杂物堵住,只有通往小行山的方向修建了一个可以打开的围栏,方便狩猎进出。

六阳镇被彻底封闭之后,李继总算放心不少,他揉了揉眉心,放下自己手绘的六阳镇地图,向后靠坐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砰,砰。”门口传来敲门声。

李继睁开没闭上几秒的眼睛:“进来吧。”

陈秀推门进来,清晰地瞧见了他眼中的疲惫,这是多日辛劳的留下的痕迹。

封闭整个镇子并不是一个小工程,他们物资有限,人力更是有限,如果一直耗在这件事上,仅靠存粮过活,过不了几天,所有人都得去喝西北风。

为了缩减工程量,李继跑遍整个镇子手绘了一张地图,规划出了最合适的方案。

事关性命安危,不用李继强调,每个人对分配到自己手上的工作都尽心尽力,有余力时还会去帮其他人干活,十分积极主动。

但这并不意味一切就轻松了。

再完美的计划,正式实施的时候也可能出现预料之外的状况,更何况是这样匆匆定下的规划。

这里缺大件,那里缺土砖泥沙,这里因为操作不当砸到了人,那里干脆整个堆叠的杂物堆都倒了,需要重新来过。

对整个工程最熟悉的人就是李继,所有的问题最后都压到了他的手里。

李继每天忙得团团转,嗓子都喊哑了,就连梦里也在到处跑着解决问题。

“我熬了甜汤,过来送一碗给你,先歇一下吧。”陈秀在桌上放下托盘,帮他点起桌上的油灯,“这么暗,怎么不点灯?”

李继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闭眼揉了揉眉心:“刚开始的时候还好,没想到不知不觉已经这么暗了。”

“下次别这样了,对眼睛不好。”成为了古代的绣娘,为了晚年不成为“睁眼瞎”,陈秀对眼睛的问题一向敏感。

“嗯。”

她瞄了一眼桌上的地图,问:“路口都已经封好了,还看它干什么?”

李继:“路口是封好了,但外围有几间房子是矮墙,很容易被人翻进来。正好有人住在我们圈好的地方外,需要搬进来,我在考虑是让他们直接搬进去,还是把矮墙房子当成值守的地方轮流去住。”

如果不是听李继说起,陈秀都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这的确不容忽视,但她觉得他的身体同样重要。

“那你安排完了吗?”然后不等他回答就又道,“就算没有安排好,也留到明天再说吧。”

李继知道陈秀担心他的身体,笑着承诺:“放心,我不会再看了。”

“真的?”陈秀把碗推过去,“那你答应我,喝过甜汤就去睡觉。”

“好。”

李继一向言出必践,得了话的陈秀放心地离开了,他们虽然定了亲,但毕竟还没有完婚,她在他房间不好久待。

“吱呀——”门扉被轻轻掩上,李继低头看桌上还冒着热气的甜汤,目光逐渐放远。

曾经他觉得阿秀这样能识文断字的姑娘配他可惜了,想着只要她提出要求,如果能办到,他绝不推辞。

只不过没想到阿秀第一次略带强势的要求,竟然是让他喝完甜汤就去睡觉。

李继轻声笑了笑,仰头闭上眼睛,这样被人管束着休息的时候……他已经很久都没有经历过了啊。

过了两秒,他将甜汤端起凑到嘴边,一口一口慢慢饮尽,清甜的汤水伴着暖意在腹中化开,逐渐漫向全身,连日不休的疲惫也随之减轻了些许。

等他们完婚了,这样的日子想必还有很多吧。

李继忍不住畅想着。

第49章 第 49 章

日子一天天过去,瘟疫没有半点出现的迹象,但李继并没有放松警惕,定下的防疫措施依旧在严格执行。

大到巡逻、值班,小到喝热水、注意卫生,不管哪方面都不曾落下。

陈玉荷一家对这些十分注意,尤其是王氏,经历过一次险死还生,她对一家人的健康尤为看重。

“水……烧开了……喝。”王氏结结巴巴道。

几个月过去,她的身体恢复得不错,嗓子能出声了,手也能拿起筷子了,只是腿脚还有些不方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娘,我记得的。”陈玉荷放下碗无奈道,“您不用每次看见我喝水都说一遍,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你……记性……不好。”李氏道。

这话陈玉荷没法反驳,可是……

“壶里的水不是您看着我烧开的吗?”

“你……记性……不好!”王氏还是这句话。

陈玉荷吐出一口气,认输了:“……好吧。”

她就不该反驳。

王氏满意了:“去……给你爹……送饭。”

陈玉荷看窗外的天色,心里估摸了一下时间,确实不早了。

“我马上去。”她从柜子里拿出饭盒,熟练地将饭菜装进去,然后挥手和王氏告别,“娘,那我走啦!”

王氏点头:“去吧。”

目送陈玉荷离开,王氏回头一看桌子,筷子还在,拍腿道:“这……记性!”

王氏一把抓起筷子追人,她腿脚不利索,速度慢,追出门时连陈玉荷的影子都没见着。

怎么跑那么快?

好在如今住的地方离值的地方不远,王氏决定自己去送。

“你们快点走吧!我们这里不放人进来!”王氏刚到,就听见了丈夫的劝告声。

有人想进来?

王氏靠近,妇人哭求的声音越发清晰。

“求求您了,我这孩子才五岁,才五岁啊!我们好不容易走到这里……”

李继再三强调不能和外来人员接触,所有人都铭记在心,陈玉荷和她爹陈福是隔着墙和外头人对话的。

说实在话,妇人的境遇十分令人同情,但他们自己尚且过得艰难,过冬的存粮还没有屯够,又怎么去帮别人呢?

“唉……你们走吧,我真的帮不了你们。”陈福无奈道。

话音刚落,墙外就传来了“砰”的一声重响和妇人的闷哼声。

“怎么了?”陈玉荷吓了一跳。

“娘?娘你醒醒!娘——”孩子无措的呼唤声响起。

王氏心里顿时“咯噔”一声,姿势别扭地挥舞着筷子大喊:“人……出事!”

一阵慌乱过后,哭喊的孩子被接了进来,安置在离人群最远的一处房屋,他们不清楚这孩子的情况,暂时需要隔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