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谁啊?]
也有懵懵懂懂不知所措的原本这个节目的粉丝,不关心娱乐,只是听说过有这么一个人。
马上就会有很多的梨子来为他解答这个问题,专心致志地科普喻锦呈祥CP。
喻霄同样拖着一个行李箱,两下就把行李箱提了上去。
锦黎这个时候也已经安顿好了自己的箱子,很熟练地将喻霄的箱子放在了一旁。
和导演位置距离比较近,两个人并排着坐在同一排座位处。
“两位一起来的,要点菜吗?这可是我们节目的一大特色,可以随便一些。”导演笑眯眯的,期望着可以点一个大菜。
锦黎正摸口袋的手一顿,“可以吗?导演点了什么?”
导演突然默不作声,讪讪地表示还没有点,语气里很明显有几分底气不足。
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话,这群嘉宾们估计会少很多的苦。
如果让他点,很大可能是不做饭了。
[23333……导演词穷了,好搞笑!]
[导演:不要戳心好吗?你为什么一句话问出了事情的本质?]
[导演内心现在一定十分精彩!]
[世界上最长的路是什么?是锦黎的套路!]
弹幕非常欢快地刷着,肉眼可见花花绿绿的一片。
锦黎掏出一个黑白盒子,很熟悉的款式,是专门用来放糖的。
锦黎摸了三颗出来,顺便给了导演一颗,“吃糖吗?味道很好的。”接着把糖果放在导演的掌心里,又将一颗递给喻霄,自己动手剥开吃糖果。
导演瞧着只不过是一颗普通的金色糖纸包裹起来的蜂蜜糖果,外表也没有任何logo ,以为是什么不知名的牌子,就顺手接过撕开放进了嘴中。
蜂蜜的香甜和着柚子的清香,味道一点也不腻,很自然舒适的感觉。
导演也算是吃过很多种糖果的人了,可从来没有吃到过任何一种与这颗糖果相同的味道。
导演表示他可。
虽然是锦黎拿出来的,那肯定不会是便宜货,顶多就是多花点钱,每天吃点这种糖果也不错。
这样想着,导演就忍不住开了口,“这糖果味道真不赖,哪里买的?我可以订购吗?”
“私人定制的。”锦黎不紧不慢地回答,脸上隐隐约约有一抹骄傲的神色。
第322章 故事
“那可以订购吗?”导演锲而不舍地追问。
正问着,最后一位嘉宾也到了,是和锦黎搭档过的丁筝。
她只是背了一个背包,像登山包一样的那种,已经上了车。
“问什么呢?这么急切?”
“跟你问过一样的问题。”锦黎非常淡定地回答了一句,顺便拉开了行李箱,“那个,抱歉两位老师,我先补一个觉,有些困。”
“总感觉不对劲儿,小黎脸上都有小眼袋了。最近很累吗?”
“我还好,相比起一直坚持着跟上我步伐的那群人来说,我这算是轻松的了。”锦黎说完,头往喻霄肩膀上一靠,很熟练的睡着了,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周围环境。
喻霄摸了摸锦黎的头,感觉这样似乎会对粉丝造成一定的消极罢工的形象,轻声补充了一句:“别人都是两班倒,就她,拼了命地连轴转了七天没有睡了一个小时,同事也挺关心她的,这次出来主要就是放松一下,顺便和大家说几件事情。”
“哦,什么事情啊?”导演好奇地问了一句,然而,事实上之后的锦黎并没有来得及说出来。
直到…
良久。
嘉宾丁筝原本不明所以,听完两个人的对话后感觉又似乎忘记了什么。
“那可以定制糖果吗?”
喻霄扭头看着窗外的风景,没有回答,大掌轻轻地抚摸着入睡的喻霄,恋人间的温柔显得淋漓尽致。
想起来自己忘记什么的丁筝,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意思,又瞥见了坐在锦黎身旁给锦黎当人肉软垫的喻霄。
今天又是为别人的爱情而酸成柠檬的一天呢
她家的那口子可就没有这么好的脾气了。
“你这是什么表情?”
见丁筝的表情微妙,导演也觉得疑惑,这里面莫非有什么隐情。
“你还是不要知道的好,就现在年轻人说的,好好地吃狗粮吧,姿势要到位。”
导演隐约觉得丁筝话里有话,看这意思,在场的情侣……似乎只有锦黎和喻霄这一对儿吧。
导演心底突然冒出一个可怕的想法,该不会是大佬亲自做的吧?!
不是不是,这应该是大佬专门为媳妇儿定制的,堂堂霸总怎么会亲自下厨呢?君子远庖厨有没有?!
尽管拿着这个理由,导演还是更倾向于自己的第七感。
别的不说,他的第七感一般都是正确的。
这可是多年来的经验。
汽车一路向前,经过了喧嚣的城区,行驶到僻远的小村落,车子停在这儿和这里有些不大相衬,却也在古朴中透着些许现代。
汽车到了终点站,锦黎也悠悠转醒。
她睡着的时候,其他三个人就会很小声地说话。
导演是最活跃的那个,丁筝顺着话题聊啊聊,喻霄话比较少,但也在默默地听着,偶尔不时说那么几句。
话题从现在几个人发生的一些事情开始聊,聊得最多的自然是锦黎。辉煌的人生履历,在如此风华正茂的年纪取得如此成就,着实让人好奇。
喻霄作为锦黎一路成长的见证者,自然也脱不了干系去说一些他们小时候的事。
第323章 神奇的展开过程
丁筝先开的这个头儿,所以她先说:“第一次看见小黎的时候,真的是,几乎不相信这是一个状元学霸。那个时候我和锦黎搭档,她的声音还有演唱技巧都非常专业,就因为这样,我才怀疑她从哪里挤出来时间学习的。”
“等我看到小黎在休息时间里还看书的时候,原本我就是以为对方大一新生看看教材,想着看看现在的教材长什么样子的了,结果走过去,就看见小黎拿着的是几本杂志和报纸,纯英文版本的,我也没有看懂。不过小黎当场翻开的一页我记得特别清楚,一整篇的论文,旁边还有一张小黎的插图,看页数是在第一页。”
“后来才看到了封面,一本《science》和《nature》,还有一本是《柳叶刀》。”
喻霄似乎想到了什么,补充道:“那是丫头的毕业论文来着。”
“锦黎不是大二的学生吗?”导演好奇地追问,他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大料。
喻霄想起了锦黎的计划。
现在的计划进行得基本上就到了尾声,按照丫头的性子,估计落实肯定很到位。
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情。
一手给锦黎盖了盖裹着的毛巾被,索性随口拈来:“她现在修着好几个学位,今年夏天是她医学拿到博士证书和金融拿到研究生证书,不出意外,丫头现在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
喻霄说起这些的时候,语气总是很温柔,有着一种荣辱与共的莫名骄傲感。
他教出来的丫头,果然足够优秀!
“???”导演脑门上似乎挂了三个黑人问号。不要说一半留一半啊!
[我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惊天大秘密!]
[这瓜好大!]
[已经准备好小板凳准备吃瓜,而且,少爷居然已经是博士后了啊啊啊啊啊!而我还在原地踏步]
[阿伟死了,被我激动死的。少爷还在柳叶刀上发表过文章?广大梨子们求帮助!]
[大四是怎么回事?有些不明白,不要吊胃口啊!摔!]
[学医的梨子又来科普了,给大家说说这个毕业论文吧。
给大家敲个黑板,博士毕业论文呢,分为ABCD四个等级,里面D就是不合格,也是最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不写个五六篇根本过不去。C呢,一般一次性过去的都是C,及格,刚好能拿到证书。B就属于优秀的范畴里了,在京大里B就属于佼佼者才能拿到的水准了,打个比方,一年有一千的京大博士生,里面只有一两个能拿到B。而医学里面,拿到B的约等于零。]
[众所周知,京大的医学系是难度最高之一的学科,近年医学的发展,前景可期,每年名额也就那么几百来人,无数人挤破脑袋想要挤进去。所以,想拿到京大医学博士毕业的难度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而少爷在柳叶刀发表的这篇文章,刊登在柳叶刀的首页,还附有照片。里面具体有些专业名词就不说了,我们教授拿着这篇文章在那儿一个劲儿地赞美,逢人就讨论,还给我们深刻剖析里面文章的内容。一个凶巴巴的教授看到后直接就神采飞扬了,一脸恨铁不成钢地说我们明明是一样的年纪,为什么少爷出色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