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古金德没读过书,但他毕竟是她们家的顶梁柱,她当然要征求他的意见。
只要他这个顶梁柱同意了,家里的那三个人也会同意。
“好,铭哥不光聪明,人也不错。”想到自己家里的人没有一个识字,肯定是要请账房的,而方浩铭就住在他们家对门,去年更是以十二岁的年纪考中了童生,又是他从小看到大的,知根知底,用起来也放心,对于请方浩铭做他们家作坊的账房,古金德没有异议。
“那就这么说定了,今晚爹就陪我一起去跟铭哥儿说。”虽然古金德答应了,但古丽觉得打铁还是要趁热。
“作坊要开春才建好,现在就跟铭哥儿说,会不会太早了?”
“不会。”古丽坚定地说道:“铭哥儿开春了不是还要上学堂吗?咱们早些跟他说,他也好做安排。”
“嗯,不能因为给咱们家做账房就耽误铭哥儿念书,他可是咱们镇上最小的童生,再努力个两年,说不定就能考中秀才了。”对于方浩铭读书一事,古金德非常赞同古丽的说法。
对于古金德说的方浩铭中秀才的话,古丽只是听着,她记得原书里写的是:方浩铭明年会考中秀才,而方浩铭考中秀才的那一天,正是他十四岁生日。
两人讨论了开作坊事宜,又坐了会儿,村里的牛车便来了。
古金德付了茶钱,父女俩便上了牛车,等牛车坐满了回村的人,才慢慢悠悠地出城,往回家的路走去。
父女俩回到村里刚好是半个午,当严氏几人得知古丽做的腊肠真的卖了十两一斤时,都开心不已。
古丽将一百五十两的银票交给严氏,然后让古金德带上那五十两银锭子,又拿上一斤腊肠去村长家买地皮。
看到父女俩竟然带五十两的银锭子去买地皮,严氏当场反对。
既然腊肠能卖得出去,还能卖高价,开腊肠作坊严氏当然不会反对,可这村里的地皮一亩才多少银子啊?哪里用得着五十两。
听到严氏反对,父女俩都疑惑地看着她。
“等会儿。”严氏说完,转身进了房间,不一会儿便拿着五个十两的银锭子出来,递给古金德:“把那个五十两银锭子给我,拿这些过去,你拿那么大个银锭子去,村长也找不开。”
“对哦。”听到严氏的话,古金德这才想起,虽然官府每个月都会给村长发月银,但一个月也才二两银子,加上开支,村长家的存银也不见得比他们家的多,如果他们家一次就能拿出这么大的银锭子,若是被有心人看到,起了歪心,那他们家可就要遭殃了。
和严氏交换了碎银后,古金德提着一斤腊肠和古丽来到村长家。
“金德有事儿?”村长名叫梁家福,四十岁出头,比古金德大一岁,两人都正处于男人最黄金的年纪。
父母都这么年轻,古丽对未来很有信心。
“村长,我想买块地建作坊。”来的路上父女俩已经商量好了,直接跟梁家福说,他们买地是用来建腊肠作坊的。
古丽的意思时,要让村里人都知道他们家开春后要建腊肠作坊,到时会在村里请人做工,好让村里人早做打算。
“建作坊?”梁家福皱眉看着古金德,不明白古金德怎么无缘无故就要开作坊了?
“村长伯伯,我们家买地,开春解冻后,就建腊肠作坊,到时会在村里的人做工。”古丽笑着给梁家福解惑。
听到腊肠二字,当家福就更加疑惑了。
“村长,这个就是我们家做的腊肠,今天早上刚在和顺酒楼卖了二十斤,家里的腊肠,和顺酒楼也都定了,十日后会送到和顺酒楼。”古金德边解释,边把带来的腊肠递给梁家福。
“这个腊肠真能卖银子?”梁家福还是第一次看到腊肠。
“当然,我家里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怎么会乱花自己的血汗钱。”古金德笑着说道。
听到古金德这么说,梁家福这才信了他的话。
“你们想买哪块地?”既然古金德一家想在村里建作坊,还不忘提携村里人,梁家福也乐得成全他。
村里人的日子好过了,他这个村长也会轻松许多。
作者有话要说:
欢迎捉虫。
第11章 亲请账房
古丽抬头看向古金德,虽然她有着原主的记忆,但原主平日里是很少出门的,所以对于成元村的情况,古金德最是清楚。
“就村尾那块沙石地,刚好在山脚下,又足够平坦。”古金德想也没想便说出他心目中理想的地块。
“那是够平坦,不过沙子石头多,还得雇人清石头,这个是要钱的,你确定要买那里?”梁家福不确定地问道。
在他看来,作坊开在村尾不方便管理。
最好是能建在村子的中央,那样人来人往的,有个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的。
“村长伯伯有更好地介绍?”听到梁家福的话,古丽试探地问道。
“是有一个位置,我觉得挺适合开作坊,就是不知道你爹乐不乐意。”见古丽问起,梁家福便顺势说道。
“哪里?”古金德也不是个固执的人,如果村长介绍的位置真的好,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就是村中央那块空地。”见古金德问,梁家福便说出自己看好的位置。
“那里太小,不够大。”梁家福的话刚说完,古金德便给拒绝了。
“你要开多大的作坊?一亩地都不够?”听到古金德拒绝的话,梁家福惊讶地问道。
一亩地就是六百六十六点六六个平方,古丽在心中快速地换算着。
三百平方用来做工厂,三百个平方用来晾腊味,也不小了。
“爹,我们就听村长伯伯的,买他说的那块地吧。”古丽劝说道。
村尾不是不好,而是太偏僻了,到时还要请人看作坊。
现在有更好的选择,她还是买近的,而且在村子中间,村民们上工也比去村尾来得方便些。
“要多少银子?”既然地块是在村子中间,又是村长看好的,古金德不用想也知道,价钱肯定比村尾的那块要贵些。
“三两银子。”梁家福报了个价。
“你确定?”古金德皱眉问道。
就是古丽这个来自现代的人,也觉得梁家福开的价格太低了。
“三两银子当然是有条件的。”梁家福报出这个价格,自是有他的考量在里边。
“啥条件?”古金德问。
听到条件二字,古丽心里有点不舒服,但她聪明地没有问,而是安静地等着梁家福提条件。
嗯,梁家福可以提条件,但她们答不答应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是作坊要拿出三成利润分给村里的人。”梁家福脸不红气不喘地说道。
“爹,我们还是买村尾的地吧。”梁家福的条件刚说完,古丽便立即说道。
也不是她冷血,而是在她看来,就算村中央的那一亩地,再贵也就十几二十两银子都顶天了,现在梁家福竟然狮子大开口,要作坊三成的利润,她最讨厌被人胁迫。
作坊三成的利润可是比那块地不知高出多少倍,梁家福还真会是打算。
而且,作坊的工人她都已经决定要请村里的人,也会给村民们开出相应的工资,她开出的工资,也足够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
梁家福倒好,她这作坊还没开始建呢,就打上作坊的主意了,她们今天若是答应了,说不定,日后那作坊就是她们家的了。
开作坊的钱是她们家出,技术也是她们家出,凭什么要分三成的利润给村民们?他们有那么大的脸吗?
“金德老弟,别说老哥不帮你,三两银子就能买到那么好的一块地,你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可不能因为小孩子的话,而错过了。”梁家福这下看也不看古丽,而是看向古金德,一副他都是为了古金德好的模样说道。
“爹,既然村长伯伯不乐意,咱们就到隔壁村去买地,我相信隔壁村的人会很乐意把地卖给咱们的,而且作坊建在他们村子里,他们村里的人有了活干,也不用跑到外面找活干。”见梁家福还真威胁上了,古丽拉着古金德的手转身就走。
见古金德真的跟着古丽走人,梁家福急了,站起来大声说道:“你们不开作坊了?”
“村长伯伯,做腊肠不是只有开作坊这一条路可以走的。”古丽停下脚步,转回身冷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