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学堂的老师们也时常来告状,昌平帝无奈,将楚君瑞接到身边,自己教养了大半年。
在昌平帝身边,楚君瑞收敛许多,但是一离开昌平帝的视线,他就开始放飞自我。
后来,楚君瑞因为去御膳房偷吃,偶遇了陆洵,两人慢慢成了朋友。
对于两人能成为朋友,昌平帝也很意外,天差地别的性格。
不过楚君瑞和陆洵成为朋友之后,慢慢地就不惹事了,昌平帝也很欣慰。
他依旧养在柔妃的膝下,柔妃对他也不错,但是他定不住,老是要跑去太后那里,跟陆洵挤一张床。
“回父皇,吹的是东南风。”楚君瑞寝宫正好在启明殿的东南方向。
“哈哈哈”,昌平帝大笑,“你小子,进来吧!”
进入殿中,楚君瑞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就犹犹豫豫,一直没有说话,想等着昌平帝提问,他好顺势而为。
昌平帝一看,便知楚君瑞是有所求,他一脸看好戏的神情,等着楚君瑞自己开口。
心想:能让我儿露出如此纠结的表情,实在难得,应当抓住机会好好欣赏一番才是。
昌平帝不按套路出牌,就是不询问,楚君瑞长叹一口气,心道:关键时刻,还是只能靠自己。
他双膝下跪,行大礼,礼毕才道:“儿臣今日前来,是想向父皇请旨赐婚的。”
“儿臣心仪一姑娘许久了,还望父皇成全。”楚君瑞比陆洵小两岁,也到了该娶妻的年纪。
昌平帝也正在为他挑选合适的皇子妃,但今日楚君瑞自己求到他面前,他有些意外。
想到楚君瑞不太着调的性格,昌平帝怀疑他在宫外被那些不三不四之人迷惑,顿时严肃起来。
“哦?是哪家姑娘?”为避免误会,昌平帝先试探着询问。
楚君瑞有些不好意思,腼腆一笑,道:“是……是宿国公家的千金,他的幼女蒋依云。”
“宿国公。”昌平帝回想着,宿国公确实有个幼女,孩子出生时,宿国公还特意进宫请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假。
对此,昌平帝印象深刻。
昌平帝点点头,确实是好人家的姑娘,可以考虑,但是还要再看看。
“宿国公一门,皆是国家栋梁,世代忠君爱国,为我大康国立下汗马功劳。”
“他掌上明珠的婚事,可不是朕说得算的,还需他老人家同意才行。”
听昌平帝话中没有反对的意思,楚君瑞松了一口气,又恢复了吊了郎当的样子。
“父皇,您不反对就好了,儿臣再努力争取一番。”
“既然我儿要努力,那父皇也助你一臂之力吧!”
昌平帝抓住机会,继续道:“兵部还有个闲缺,你去历练历练,正好也是在宿国公手下做事。”
“啊?”楚君瑞整张脸都皱起来了,“儿臣要努力争取,但没说要办差啊!”
昌平帝继续忽悠,“父皇这是在帮你,朕与宿国公君臣多年,深知他最喜爱有本事的儿郎。”
“你到了兵部,记得努力办事,尽早让他对你改观,不然就你如今这副不学无术的模样,还想惦记人家闺女?简直是做梦。”
“你看看人家老四,同你一样年纪,都帮朕分担政事两年了,还有洵儿,也是朕的得力助手。”
“朕从来没有逼过你,这次是为了帮你娶媳妇,才给你安排活计。”
“好了,事情就这么定下了,你明日一早就去兵部报到。”
“记住,不能迟到,宿国公要求严明,第一天若是迟到,他对你的第一印象定然不会好,大大减分。”
“好了,你先回去歇着吧!”昌平帝一连串的话说出来,让楚君瑞无力反驳。
随后,昌平帝摆摆手,一脸嫌弃地将楚君瑞赶走了。
楚君瑞无奈,只好告退,“儿臣告退。”
他刚走一会儿,挺听到昌平帝爽朗的笑声从启明殿传出来。
“小样,朕还治不了你了?”昌平帝因为成功坑了自家儿子干活,心中正得意,放声大笑起来。
当楚君瑞发现自己被坑时,事情已经成定局,他家父皇已经让人通知了兵部,也找宿国公面谈了,他不去也得去。
不禁懊恼,当时为什么稀里糊涂就答应了。
第二日天还没亮,楚君瑞就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来,顶着两黑眼圈洗簌,满脸疲惫。
昨夜,他是一晚上都没有睡好,基本上半个时辰醒一次,害怕今早迟到。
又是头一回带着目的性去跟宿国公接触,下意识就觉得自己矮了一筹,怂得不行。
看着兵部高大威严的府衙大门,楚君瑞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脸,自言自语,对自己说了句鼓劲的话。
“楚君瑞,你不能怂,你若是怂了,媳妇就会被别人抢走。”
然后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大步跨进兵部大门。
从入门开始,他的神经就紧绷着,兵部每一个跟他见礼的人,他都和煦给回应。
见到宿国公时,他的心砰砰直跳,好在表面上控制得不错,对宿国公很恭敬,相处有礼有度。
宿国公给他安排事情做,他也很认真完成,不明白的地方,也会谦虚地向前辈们请教,没有架子。
关注了楚君瑞一整天,最后宿国公满意地点点头,觉得三皇子还是与传言不同的。
想到昨日昌平帝不放心的叮嘱,让自己对三皇子多关注些,要求更严厉些。
经他一番观察,觉得昌平帝多虑了,不过陛下交待的事情,他还是不打折扣地执行。
下衙前,宿国公特意找了楚君瑞谈话,态度比一开始温和许多。
“殿下今日感觉如何?可有遇到什么难处?”
经过一天地捶打,楚君瑞已经不紧张了,回道:“一切都好,同僚之间相处也好,劳烦您记挂了,今后还需您多多指教。”
“好说好说,哈哈哈。”宿国公戎马出身,为人豪爽。
就这样,攀着楚君瑞的肩膀,高高兴兴地往外走。
作者有话要说:楚君瑞:其实……其实,我一点都不怂。
第12章 成婚
三月十五,好日子。公主府与沈府宾朋满座,热闹非凡。
陆洵骑着枣红色高头大马,带些迎亲队伍慢悠悠地往沈府去。
街道两旁站满了人,却很有秩序。传言娶不上媳妇还克妻的玉面阎王要娶亲了,大家都来瞧热闹。
起初还很安静,这会儿看到陆洵隐隐有些笑意,都大着胆子起哄,讨要喜糖喜钱。
陆九负责撒钱撒糖,楚君瑞负责活跃气氛,面对百姓们的道喜,他一路道谢,若不是喜服在陆洵身上,别人还以为是他成亲呢。
天香楼临街窗边,坐着一个姑娘,一身红衣,目光沉静,似笑非笑地看着骑在马背的红色身影。
这时,房门打开,一名穿着干练短打服饰的姑娘走进来,脚步很轻,一看便知道是个练家子的。
“如何?”红衣姑娘头也不回,声音淡然又清冷。
“回主子,已经准备就绪了。”短打服饰的姑娘回道。
“呵,好戏开始了。”那红衣姑娘垂下眼帘,用长长地睫毛遮挡住她眼中的嫉妒与疯狂。
洵哥哥,希望我送的这份新婚大礼,你能喜欢。
拥有一群得力助手,所以陆洵很快就闯完所有关卡,成功地接到新娘子。
为了表示自己对儿媳妇的认可与重视,福安长公主亲自操持,设计婚礼流程,让迎亲队伍接了新娘之后,热热闹闹地绕城一圈。
当队伍绕至西城区槐荫巷时,人群忽然躁动起来,看似是起哄给新人贺喜,实则不断挤向花轿处。
并且速度很快,乱中有序,把花轿往巷子口挤去。
一直跟在花轿旁的二府下人,不知何时被挤到外围去了。
沈初在花轿中,盖着红盖头,什么也看不到,就是突然感觉花轿颠簸起来,左右晃动得厉害,根本坐不稳,连盖头都滑落下来。
不一会儿,她只觉得头晕,人也逐渐迷糊起来,彻底失去意识。
陆洵看着混乱的人群,眼睛微眯起来,直接一马鞭抽向附近的人群。
“啊”
人群应声远离他,随后他沉着脸下令,巡城兵士,维持秩序。
混乱之中,沈初被人裹上粗布披肩,架着拖进巷子里。
人群混乱已经压制下来,陆洵走向花轿,轻轻敲了敲,低声询问,“可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