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族不嫉妒吗?
这是不可能的,嫉妒是有的,可是明了皇帝因为不敢太重用他们的原因,他们反而释然了许多,毕竟只靠着一个臣子,若非那个臣子有能力,想来皇帝也是寸步难行。
但是也因为这样,皇帝和卫若霖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更加牢固了,一种因为太重大的利益构成的关系。
额驸,现在有了,佐领,有了,皇宠,有了,联姻,以安亲王府为例,都有意请旨和卫若霖联姻,毕竟八旗旗主们现在权利在分化,然后又收归皇帝手中,这其中,他们敢打赌,皇帝的一系列政策都有卫若霖的影子在。
此时不借着机会和卫氏交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果不其然,在五年之后,雪瑶八岁,虚岁十岁的时候,康熙二十九年,蒙古翁牛特部请旨定下卫雪瑶为多罗郡王世子仓津福晋,原先雪瑶受恩得到的县君之位就被超拔成了郡主,钦点由裕亲王福晋教养,而安亲王府和简亲王府都有意和卫家联姻,旨意一直都在康熙的奏折里面压着。
公主一般是笼络朝中重臣或者安抚蒙古来用的,当然,不排除如卫雪瑶那样,因为占了一个好出身,以及一个能够给人带来利益的好阿玛,因此被蒙古部落求娶的。
公主可以说是算稀缺资源,但是亲王之女什么的宗女,数量绝对比公主多,也是一些家族想要改换门庭的资源。卫家将来公主估计玄乎,但是求娶个宗女却是不难,这两家亲王府就是佐证。
而在另外一边,卫家旗下的一家酒楼之中,卫若霖在自己长子容珣陪伴之下和一位同样带着孩子的男人正面对面的交流着。
“黄大爷,这是宫外,行礼小心引人注目!”这般说着,卫若霖带着自家儿子简单行了一个作缉礼,就这么坐在了康熙对面的位置。
一声常服的康熙倒是不恼怒,外面的宾客有的是化过妆的侍卫,而康熙其实为的就是和卫若霖见一面,说道,“朕——我欲命你为太子太傅,教导太子读书,而你的儿子容珣,已经是举人了吧!”
卫若霖很是冷静,说道,“黄大爷是想让小儿容珣做您家少爷的伴读?”
康熙并未回答,但是也是在等于默认!
“黄大爷知道在下的性子,最是谨小慎微的,若不是为了改换家族门庭,在下绝对不会在当初献计如何除去那只鳌,您应该知道,在下所求是什么!”
“你所求的,从来都是摆脱内务府辛者库的身份!我很清楚!”所以才会这些年来以游乐的态度在一边出谋划策,但是自己却隐没朝堂。
“黄大爷,容珣的阿玛自幼教导,万事无绝对,尤其是预定的继承人这种东西,就拿奴才家来说,承蒙皇上看重,阿玛的贝勒爵位可以世袭三代之后以国公爵世袭罔替,原先该早早请立世子的,族中都以为会是奴才,可是阿玛却说了,要看奴才和弟弟容璨以后的表现,继承人这事情上,只要一天奴才和弟弟之中没人坐在了真正的位置上,这未来的继承人就会始终有变,这话黄大爷认不认可!”
容珣和雪瑶是双胞胎,作为郡主的同胞弟弟,他受到的关注绝对不会小!
康熙没点头,一边的太子胤礽却是点了点头,朝着卫若霖行了一个作缉礼,这是以往绝对见不到的,“多谢卫大人指点,说句不敬的话,只要一天那个位子没有落在我的头上,我就一天与那些兄弟没有区别,那些兄弟有勇有谋,我不过是其中之一,除却是嫡母所生,其实我一点都没有优势!阿成自知与先生无师徒之缘,但请先生指点一二足矣!”
“成少爷言重了,只不过有个故事想说给你听一下,当然,黄大爷也可以在一边听着!”卫若霖看了一眼康熙!
康熙点了点头,卫若霖虽然言语使其愤怒,可是却是句句在理,听一下又何妨,再说了,“听不了逆耳之言,何以为君?”这话是卫若霖在很早之前劝自己赦免那个御史的时候说的!
“这是我从一本野史孤本上知道的,陇西有一男子,年幼凄苦,多番拼搏方守住家业,未免无嗣,常娶妻妾,以继后香火,生子十,然其子皆有才,仅三子为正妻出,五子为继室养子,通房所出,然称半嫡子,半嫡子从嫡子求荣光,其余兄弟皆不服,互斗,后,男子年老,疑三子谋害,遂寻由出族之,遂,三子废,男子心日重,疑众子,仅五子明哲保身,然,不知男子仆受命于五子,竟称子孝,遂命其管家业,五子子嗣薄,仅其次子稍贤,五子逝,其次子继,然次子本为妾所出,门户寒微,无教养,次子与之生母遂日渐挥霍家产,五代,其族亡,以之为例,后人万不可循此男子例!”
这话很是浅显,听其表明意思是再明显不过了,但是正因为浅显,太子却是愣神了,因为他总觉的那个嫡子会是自己,而自己的命运很可能就是被废……
作者有话要说:许久没有更新了,实在抱歉,因为在下在实习,时间不够,所以没法子使劲更新了。
看了一下之前的几个评论,我来做一下解释。
第一点,男主中举是九岁,那个是实岁,也就是说虚岁十一岁,因为他的身份是满人,为了巩固统治,人家是会将年纪说得越小越好,封神想来都有可能,而且有国子监这个说法,再者,一年下来接连从童生做到秀才,做到举人做到进士,只要占了地利,可能性绝对不是没有。
男主身份的设定是满洲人,考试自然是在京城,根本不担心地点的迁移问题,所以,这个疑问可以过了,人家那是只用了三年就做到了进士的地位!
还有,说帮助蒙古,这章我想我说得很清楚了,人家压根儿没帮忙,只是那个身份做了一个标杆,让周遭其余部落忌惮而已。
好了,希望大家多多评论,给小的攒一些人气!!!
第12章 康熙,太子,皇位,夺嫡
这话很是浅显,听其表明意思是再明显不过了,但是正因为浅显,太子却是愣神了,因为他总觉的那个嫡子会是自己,而自己的命运很可能就是被废……
“多谢先生指点,先生教习,阿成明白了,阿成日后会自己学习如何挑拣身边之人,良莠不齐,更加会谨言慎行!”
“少爷其实不必如此,只是在下一个劝告,您试着自己去拉拢一下人,看看是不是很轻松就是!”
“阿成晓得了!”
康熙见此,眼中有些恼火,可是到底没有现在发出来,因为这话已经在指着说,他底下那些长成的儿子,已经开始在筹谋他底下的位置了。
这是事实,卫若霖看出来了,恐怕底下的那些朝臣们也看出来了。
男子仆受命于五子,这是再说他身边的奴才恐怕也有他底下孩子的人,而有能力给他安插人的,五阿哥之前都有可能,而最有可能的是……
康师傅不敢往下想了,大佟氏掌管后宫多年,想在后宫安插人手,绝对做得到,而老四是个阴沉性子,看似是个锯嘴葫芦,嘴巴严实,可是要是在他身边安插人,时不时的说上一嘴,那……
但是眼下,康师傅什么也不做,只是在毓庆宫中屏退旁人,看着自己亲自教导出来的太子,他突然感觉很失败,要论坦诚,他绝对比不上卫若霖对自己的那两个儿子,虽然那两个儿子都是同母所生,可是,十根手指有长短,卫若霖对自己的嫡长子是有些偏爱的,在孝庄太后生前,这是宫里宫外大家都知道的。
众人都以为容珣承爵的事情是板上钉钉的,可是今天卫容珣却是自己说对他阿玛底下的位置有想法,而且有着巴不得自己老爹去死的愿望,而卫若霖却不见恼怒,要是知道自己底下的儿子已经开始筹谋着自己的皇位,不要别人说,自己千辛万苦才稍稍坐稳的皇位已经被自己的儿子盯上了,他绝对会发火,甚至想法子灭掉自己那些儿子,横竖自己还能继续生儿子。
但是今天,卫若霖却是丝毫不对自己儿子发怒,甚至很是支持,直言不讳自己的想法,本来应该归属为不孝,“只要一天奴才和弟弟之中没人坐在了真正的位置上,这未来的继承人就会始终有变,这话黄大爷认不认可!”
这话康熙记得很清楚,但是到了他心里,却变成了,“只要一天爵位上的人没死,继承人什么的就永远做不得数!”换而言之,只要皇帝一天未死,所谓的太子,储君,就一天不能成为真正的君,当然,要是康熙自己现在死了,太子上位,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