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撩乱+番外(292)

工作人员将本子从柜子里取下的时候,很是小心,唯恐损坏。

虞嫣也很是配合。

当她翻开一本早年的日记的时候,看到那上面娟秀的钢笔字,心头蓦地浮起一阵悸动,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

仿佛一个追寻梦中情人的少年,彻夜肖想,跨越千山万水,终于在迷雾里窥见了心心念念的人的一点真实面容。

虞嫣看了几页,发现这是施婧在海外留学时写的,除了中文之外,还夹杂了好些英文人名以及她看不懂的术语单词。她大致地翻了翻,知道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少顷,放回柜子里。

施婧确实是一个喜欢记日记的人。她的日记本,大多很精致,皮面的,布面的,硬皮的,软皮的,里面的内容有长有短,几乎每一天都会写一写。

虞嫣抽取好几本翻了翻,没多久,目光落在一本奇怪的本子上。

那本子长得很特殊,开本略大,看上去并不像别的笔记本那样,精致、讲究……或者说,现代化。

它被塞在角落里,很是不起眼,也并不太厚,就像一本草稿纸。仔细看去,它显然是手工做的,有些纸页的边,带着些许毛躁,能想象得出来,当时或许是用刀将纸裁开。纸质很软,显然是宣纸,并且被水浸泡过,纸张表面凹凸不平。

而装订的方式,也十分的传统,线装的,虞嫣一眼就认出了,上面的是细麻线。

心头动了动,虞嫣将本子翻开。

这纸张已经十分脆弱,而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能分辨得出来,那是铅笔写的。

虞嫣仔细阅读着,当目光落在“长懋”二字上面的时候,倏而定住。

*

当天,虞嫣回到家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滕蕙和王熙正收拾着桌子上的外卖残骸,见她回来,滕蕙道:“怎现在才回来,用过晚膳了么?”

虞嫣道:“用过了。”

说罢,头也不回地往楼上走去。

施婧的日记太多,虞嫣来不及一页一页细看,也不可能将它们拿回来。于是,她只能用手机把里面的内容拍下来,回家再慢慢翻看。

手机上的照片已经同步到了电脑上,虞嫣坐在屏幕前,一张一张地翻看着自己拍下来的施婧日记内容,只觉心潮仍然澎湃。

除了宣纸日记本,虞嫣还按时间线找到了它前后的日记,至此,事件终于变得明晰。

施婧留洋学成归国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安逸的世道。她原本想凭借自己的学识,做出一番事业,但当时的情形,全然不能让她放开拳脚,只能通过父亲的关系,进入一所教会医院里工作。

在日记里,施婧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她并不喜欢当前的工作,已经在考虑离开。鉴于当时的局势,她只能去当时的上海,或者出国,回到欧美国家生活。

和虞嫣一样,她故事的开始,也是由于一场意外。

恰在那年夏天,施婧的祖母病了。她便请了假,回到城郊的老宅里照料祖母。

在日记里,她提到,老宅的花园里,有一个荷花池。那池子里长满了荷花,莲藕也很不错。病中的祖母说想吃莲藕,家里就让帮佣的长工下到池子里去挖藕。施婧觉得好玩,也跟着下去,不料,竟挖到了一块玉佩。

——“……我从淤泥里把它挖出来,放在水里洗了好些时候,才发现那是一枚漂亮的白色玉雕。家里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就拿到城里去问金石家,他说,这是个玉司南。古人认为,司南能定乾坤,将它佩戴在身上,可以辟邪。家里人猜测,这是很久很久以前不知道什么人落在这池子里的。奶奶却很当一回事,说玉都有灵气,既然是我发现的,那就是跟我有缘分,让我带在身上……”

玉司南?

虞嫣去网上搜了一下,果然有这样的东西,看简介,时兴的年代倒是久远。

对于这事,施婧只略略带过,后面没再提起。

而关于那荷花池,却又有了新的发现。

——“……没有下雨,荷花池的水却突然满了,池边那泄水的小水渠,大下雨也没见过多少水,此时竟也涨得满满的,看着水要漫上来,管家才急忙让长工去疏通,忙了半天才好歹把水排出去。长工下池子里去看,说是出了大怪事,就在挖出玉司南的地方,居然有了个泉眼……”

虞嫣看着,诧异不已。

施婧日记里的荷花池,和她后院里荷花池的关系自不待言。可她没想到,那泉眼竟然也与施婧有这样的关系。

她迫不及待地往下翻。

而接下来的内容,渐渐充满了紧张的意味。

——“……局势很不好,外面到处人心惶惶,说又要打仗了。军阀走一个又来一个,没完没了。今天收到父亲的电报,催我们赶紧收拾东西,到上海去。我没什么可带的,唯一不能丢的是药箱,里面有磺胺和别的药,路上兴许用得着……”

抱歉,还在外面,明早那一更也请假,咕咕咕咕咕……

第290章 施婧(下)

局势急转直下,就在施婧和奶奶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坐火车的时候,庄里却有人急急找来,说有个孕妇难产,问施婧能不能帮忙。

施婧认得那孕妇,去看了之后,发现的确危急,便决意让管家仆人带着奶奶先上路,自己留下来帮忙。

没想到,等施婧接生完,已经过了一天一夜。她想赶到附近的火车站去,却得知铁路被乱军控制,南下的火车已经停了。

无奈之下,施婧只得回到老宅里,让人第二天送自己回城里,到教会医院暂避。

不料当夜就在当夜,又生出事端。

半夜里,施婧被枪声吵醒,竟是有土匪闯到了庄子里来。

她当即起身,匆匆收拾了药箱和行李。可还没出门,却听到大门已经被人用力砸了起来。

施家在这里算得大户,大约土匪们也得知了这宅子已经没了人,想闯进来打劫。

施婧吃一惊,急忙躲去后院,可那些土匪也冲了进来。她无处可躲,正好见池塘里的荷叶长大又高大又茂盛,只得把心一横,下到了水里。

正值夜里,风高月黑,果然,有荷叶遮掩,那些闯进来的土匪没有发现施婧。

这后院里有两间厢房,只听土匪们踹门进去,一通乱翻。

施婧听着外面的动静,待在水里不敢动。正当她以为可以这样躲过去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土匪说,他听说有钱人逃难的时候,喜欢把带不走的贵重之物用油纸包了,藏到池塘之类的地方,这里的池子会不会也有些玄机?

旁人听着,随即附和起来,便要找家伙到池塘里捞捞看。

施婧惊恐不已,眼见着那些人已经走到池塘边上来,正不知该如何是好,突然,脚下踩空一般,她惊叫一声,被卷到了水里。

等她再醒过来的时候,却发现池塘还是那池塘,周围的景致却变了。

房屋和院墙都突然消失不见,那些土匪也没有了踪影。

施婧面前的,只有那些荷叶和荷花。

头顶,明月当空,清朗无云。

*

宣纸做的日记本里,记叙的都是施婧在那边的事。

因为走得匆忙,她的钢笔和日记本都落在老宅里,包里只有几支铅笔,是她原本打算送给庄里的孩子的。在那边经历的事实在过于奇特,施婧打算把它们记叙下来,于是只得找来些当地的白纸,裁成本子,用铅笔每天写日记。

如虞嫣先前知道的,当时,施婧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能靠着一身医术谋生。名声传开了之后,当时的南齐皇帝秘密派人将她请到了建康,替病重的太子治病。

当然,在施婧的日记里,那并不叫请。而是半夜里突然冒出一伙人来,将她从原本寄居的地方绑走了。

施婧也对此耿耿于怀,起初并不愿意就范,并总伺机逃走。但在见到太子萧长懋之后,终究还是职业道德占据了上风,施婧留下来,给他医治。

在施婧的照料下,萧长懋果然一天一天好转。

而在日记的字里行间,虞嫣觉得,施婧对萧长懋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即便不是第一天待在这个地方,我也仍然不习惯这里的礼节,见到他的时候,常常忘了要跪下。但他似乎并不介意,那些个太监要教训我,都被他拦下了,说日后我在他面前,可以不用下跪……”

海青拿天鹅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