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撩乱+番外(281)

“正是。”虞嫣开着车,答道。

提到这事,她又想到去年这个时候,不由有些欷歔。

那时,她也是开着这辆车,把萧寰从医院接回家里。然后……

虞嫣回忆着那时的点点滴滴,遐想无限。

他……现在在干什么呢?

*

大雪被风卷着,天地间茫茫一片。

朔方大营中却丝毫不沉寂,将士不避严寒,在校场上操练着,呼喝声此起彼伏。

萧寰骑马在营中巡视一圈后,回到大营的官署前,从马上一跃而下,朝大门里快步走去。

纯黑的皮裘大氅兜着风,微微扬起。

将官和幕僚们都已经齐聚堂上,见萧寰入内,纷纷起身行礼。

萧寰在上首坐下,道:“今日请诸位来,是为了商议反攻京畿之事。”

听得这开门见山的话,众人皆振奋起来。

“当下正值隆冬,道路难行,故进军道路尤为重要。”萧寰道,“孤欲听听众卿之意。”

话音才落,下首一名大将随即道:“殿下,末将以为兵贵神速。当下,殿下手握玉玺监国,可名正言顺直接往京畿发兵。殿下若以末将为先锋,末将可保一个月之内攻下京畿!”

话音才落,另一名大将也出列道;“区区京畿,何须一个月!殿下用末将,二十日内便可荡平袁贼!”

堂上众人皆情绪昂扬,又有几人出列,向萧寰请战。

王隆却摇头道:“拿下京畿算得甚难事。只怕此战之中,最容易对付的就是京畿。”

这话出来,不少人露出讶色。

“长史何出此言?”主簿崔延问道。

“我军将士常年在苦寒之地磨砺,纵然正值隆冬,亦可半月之内达到京畿,此事,我从无疑虑。”王隆道,“殿下奉陛下圣旨监国之后,袁氏如今亦是四面楚歌。只要殿下大军越过并州,各方势力必是纷纷响应,将袁氏除之而后快。消灭袁氏,或许连二十日也不必。”

这话,众人并无疑虑。

自从送走虞嫣和皇帝之后,萧寰连夜直奔京畿东面的出海之处。

他们手中挟持了袁广的三儿子袁襄,路上也不再遮遮掩掩,但凡见人阻拦,便挟持袁襄出面。袁襄的脸面,京中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些人也不敢动手,只能一路放行。

而顺利到达海边之后,萧寰领着众人登上潜伏已久的海船,沿渤海北上,直达辽东,而后乘快马越过大漠,回到朔方。

而后,朔方即刻发布皇帝诏书,萧寰以监国的名义发布檄文,号令天下讨伐袁氏。

第275章 腊月(上)

“那么长史所谓那比拿下京畿还更难的事,又是如何?”郎中令高竣问道。

“比拿下京畿更难的,是将天下平定。”王隆道,“此番动乱,虽未有动摇国本的大战,但纵观各州郡诸侯,拥兵自重者不在少数,互相攻伐,小战无数。殿下拿下京畿之后,这些人或许会暂且因天子声威而重新归服朝廷,但举兵之例已开,这些人已成军阀,他们手握兵马归服,免不得都要籍着招安向朝廷讨好处。只要他们觉得朝廷慢待,只怕将来乱事还会再起。”

众人听得这话,了然。

“长史之意,是要翦除这些人的兵权?”崔延道。

“正是。”王隆答道,“唯有将这些人的威胁也一并解除,这天下才算得真正安定。”

“这便难了。”高竣苦笑,“拥兵自重者,些许郡县土匪还好说,若是那些一州的都督刺史或诸侯王,岂是想动就能动的。从前几位先帝都曾想过要将他们裁撤,皆无功而返。”

萧寰坐在上首,听着众人言语,神色平静。

“这些都是后话。”他淡淡道,“进攻京畿的路线,除了直接从并州出击,可还有其他提议?”

“此事,在下倒有另一条路。”高竣笑道。

“哦?”萧寰道,“哪一条?”

高竣随即让侍从将议事堂上的一面屏风抬过来。

这屏风上,挂着一幅巨大的舆图,将京畿、各州郡以及北方大漠的位置都用简单的线条画了出来,一目了然。

官署里的人都知道,这舆图是萧寰让专司勘测的文吏画的,依据是一些神奇的图纸。在那些图纸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山川地理,每个人看到都惊异不已。而依据这些图纸,萧寰指挥着兵马,居然真的能够在大漠中准确找到上面显示的山丘和隘口,教人咋舌。

“殿下那装病的计策甚是有用,引得袁氏大军猛攻并州。前番殿下潜入京畿,劫走袁襄,将那边搅得人仰马翻。袁氏当下已回过神来,想将大军撤回,却被我方兵马缠住,当下拖在了常山。”

高竣指着图上常山的位置,道:“而从朔方往京畿,最快捷的路正是要经过常山,若我军从此处走,必然要与袁氏大军相遇。虽袁氏大军不足惧,但在下以为,此战不值当。不若另挑道路,由着并州的兵马拖住袁氏大军,我等自北边绕行,出大漠至上谷郡,而后南下攻入京畿。”

这计策,许多人听了,皆纷纷赞许。

高竣用兵一向求稳,且精于计算,锱铢必较,能够少费力气就要少费力气。这条路,虽然比先前的提议更远,但除此之外并无缺点。

萧寰用兵,一向以出其不意制胜,听了高竣的话,也微微颔首。

众人七嘴八舌地商议一番,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待得结束之后,已经是夜里。

议事散了之后,萧寰仍坐在堂上,看着各地细作送来的情报,神色沉静。

“其实我倒希望你不那么急着进攻袁氏。”王隆没有离开,仍坐在席上,对萧寰道,“你安然无恙,还救走了圣上,这已足够让那些观望之人倒戈。袁氏虽占据了京畿,却被围得似铁桶一般,加上手头的大军又深陷并州回援不得。看着好了,再等上两个月,他们麾下的那些乌合之众都会跑得干干净净。到了那时,不必别人动手,恐怕他们自己便会先出来乞降。”

萧寰摇了摇头。

“若他们占据的是别处,自可用此法。”他说,“可他们占据的是京畿,孤不能等着。”

王隆了然。

他看着萧寰,少顷,压低声音道:“你说圣上,很快便会回来?”

“正是。”萧寰道,“快则一个月,慢则数月。故而为防万一,我等须速战速决。”

王隆不置可否。

说来,萧寰告诉他,王熙和虞嫣陪着皇帝,留在京畿里治病的时候,王隆觉得自己那头晕病都要犯了。

但萧寰言之凿凿,说他们去的地方十分稳妥,不会被人发现。并且还告诉他,虞嫣请了十分厉害的医生,说不定能把皇帝治好。

提到虞嫣的医术,王隆没了话说。

萧寰身上那伤疤不是唬人的,但凡有点见识,都知道那简直如同神迹。

如果虞嫣能把皇帝治好,那的确不失为一件大喜事。而他们能做的,只有尽快打回去,收复京畿。

“虞女史,果真能将圣上藏好?”王隆仍不放心,狐疑地看着萧寰,“你便这般放心,也不留些侍卫……”

“留侍卫反而会引人注目。”萧寰道,“舅父就算不相信孤,也该相信少钧。在京畿之中,没有他办不成的事。”

提到王熙,王隆没了好气。

他自是不怀疑王熙的本事,但他做的事,总会让王隆感到胸口一闷。

比如这次。那个不肖子居然连这种事都敢接,万一皇帝出了个什么三长两短,他们全家都要拉着一起去皇陵埋了……

想着这些,王隆深吸口气,逼着自己把那些往坏处想的念头抛开。

“对了,今日你舅母派了将军府管事过来,你见了么?”他又问。

萧寰道:“见了。”

“近来,送到将军府的礼物可是多得不得了。”王隆道,“都是各地送来的。自从你秘密从京中接走圣上的消息传开之后,各地势力都坐不住了,争先恐后向朔方示起好来。当下这些还是先到的,后面应当还有许多,你舅母这些天应付得不胜其烦。这些物什,你打算如何处置?”

萧寰看着手上的文书,眼也不抬:“孤已告知管事,将所有物什造册,存入库中。明日,孤会教主簿派人去专司接收,日后作为大营公物,作论功行赏之用。”

这是萧寰的一贯做派。

对于财物,他一向不甚吝惜。无论是皇帝朝廷赏赐的,还是别人赠与的,只要能出手,萧寰就总会转赐别人。

海青拿天鹅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