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闹三国+番外(13)

有郭嘉这个前车之鉴在,荀彧等人就谨慎多了,老老实实把辣椒当调味料,坚决不学郭嘉这样明知故上!

尝过滋味十足的新菜,再上平日里的菜就显得有些寡淡,众人都对新菜赞不绝口。

郭嘉最重口腹之欲,散场之后他没立刻离开,而是转道去寻曹冲,准备和曹冲聊聊天。

他虽行事荒诞,实际上心细得很,曹操这个当爹的觉得儿子捣鼓出什么新东西都很正常,他却发现曹冲病愈之后便大有不同,拿出来的东西更是新鲜无比,别处根本找不到。

曹冲独自跟着大队伍回许都,环夫人没有一同回来,郭嘉造访曹冲所在的院子倒不算什么大事。

郭嘉迈步走进曹冲所在的院子,首先看到曹冲种在花坛里的几棵辣椒。他看着缀了满枝的红辣椒,很好奇这种别处没见过的植物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许六出来为曹冲取水煮饮子,见到郭嘉在辣椒旁徘徊,不由上前见礼:“郭先生。”

郭嘉笑道:“这东西前所未见,不知我们公子是从哪找来的?”

许六摇头。

他们也不知道。

曹冲前两天早上起来,就拿出这么几株辣椒让他们种到院子里。

他们自小被许褚将军培养长大,嘴巴最是严实,这种事曹冲不说,他们也不会问。

郭嘉见许六守口如瓶,也不在意,而是让许六进去说一声,他想见曹冲一面。

许六点头应下,折返屋中向曹冲通传此事。

曹冲正倚在那儿看书,听许六说郭嘉来了,眉头微微动了动。

郭嘉人称“鬼才”,智计百出,是曹操智囊团之中胆子最大的一个,经常兵行险著,偏曹操还很听他的建议。

对于这位郭军师,曹冲也挺好奇,可惜他不好主动去接触这些他爹最器重的部属。

曹冲放下手中的竹简,起身迎郭嘉进屋。

郭嘉踱步入内,悠闲得跟在自己家一样。瞧见曹冲迎了出来,他笑着与曹冲一同进屋。

曹冲邀郭嘉落座。

才刚坐定,曹冲就发现郭嘉鼻头有点红。

再仔细一瞅,那嘴巴的症状竟和他爹中午差不多。

郭嘉这模样,有损鬼才形象啊!

“父亲刚邀你们吃砂锅豆腐了?”曹冲好奇地问。

“对,味道很不错。”郭嘉随意地答完,伸手拿起曹冲搁在案上的竹简看了几段,便问道,“公子在看刑律?”

曹冲说道:“左右也没什么事,稍微了解一下。”

郭嘉起身走到曹冲的书架前,看了一圈曹冲摆在上面的竹简,发现竟是连史书都有,百家之言更是杂乱无章地横陈其上。

郭嘉笑道:“主公也没给你找几个好夫子,只让你自己瞎琢磨。”

曹冲听了,只觉郭嘉与他爹果然交情过人,如今敢这么说起曹操的人怕是不多了!

曹冲回道:“父亲常年在外征战,如何能顾及这些。何况这些书都是我随便搜罗来打发时间,也没想着往深里学。”

郭嘉真要让曹操给他找几个老师,他肯定受不了。

毕竟他的思想和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都不一样,平时随便聊聊天还好,真要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交流,铁定不是他被逼疯就是对方被逼疯!

郭嘉也没想着向曹操提议什么。他坐回曹冲对面,开门见山地说道:“公子自大病痊愈以来,时常会做出些出人意料之事。”

曹冲一脸无辜地说道:“我觉得很寻常,自然而然就会了,就像您二十出头就能为父亲出谋划策一样。”

反正做了就是做了,拿出好东西就是拿出好东西,难道还有人能扒出他脑海里有个随身庄园不成?

曹冲拒不承认,郭嘉也没勉强他认,只拿起案上那卷刑律考校起曹冲来。

经过一番考校,郭嘉发现曹冲果然天资聪颖,但凡是看过的部分他都应答如流。

可惜了。

郭嘉心中惋惜。

曹冲不占嫡不占长,即便将来他们主公有大造化,怕也轮不到曹冲出头。

曹冲越是出色,未来的处境就越是不妙,毕竟二公子曹丕已经二十岁,早已先于其他公子成家立业不说,接触外臣的机会也远比其他公子多。

哪怕是曹彰和曹植,也比曹冲更占先机。

可以说曹冲真要想和几个兄长争,怕是没什么优势可言。

郭嘉搁下手中的竹简,朝曹冲笑道:“时候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曹冲也没挽留,起身送郭嘉出门。

郭嘉出去时迎面碰上从外面坐诊回来的华佗。

华佗这人闲不住,才休息了一晚,便寻了个医馆坐诊给人看病,希望能珍惜有限的光阴,为自己的医书增加更多有用的医案。

华佗见着郭嘉,微微一顿,仔细端详起郭嘉的气色来。

郭嘉自是认得华佗的,他主动向华佗问好:“华先生。”

华佗朝郭嘉回了礼。

两人不算太熟,寒暄几句便就此分别。

华佗走入院中,见到曹冲正要往屋里走,当即拎着药箱追了上去:“公子,华某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说。”

第11章 【脆皮郭嘉】

华佗擅长望诊,许多人他看看对方的气色就知道是什么毛病,不过这仅限于特别严重的情况。

比方说以前有个军吏在归家途中病倒了,一直拖着没找人治,还是亲友出面请他过去帮忙看看。他过去瞧了眼,只能摇头感叹说:“你要是早点找我,不至于拖到这种程度,现在还是赶紧送他回家见亲人最后一面吧,他大概只有五天可活了。”

亲友闻言急匆匆送这军吏往老家赶,到家后对方果然没命了。

一个人内里生病了,身体会有不少表征,脸这个常年露在外头的部位可以最直观地呈现这个人的健康状况。

病情越严重,表征越明显。

即便是没学过医的普通人,也会问上一句“你脸色怎么这么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华佗这个行家,更是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来。

只是郭嘉乃是曹操心腹,很得曹操信重,如今朝中要在商量打乌丸之事,想来肯定是要带上郭嘉的。

这种情况下,他就算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曹冲,曹冲也不一定能阻止什么。

曹操难道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听从一个半大小儿意见吗?

因此华佗脸上不免多了几分犹豫之色。

论医术,他自认不会输给谁。

论谋算,他却是排不上号的。

曹冲见华佗一脸纠结,还被逼出了“不知当不当说”这句经典名言,显见是有很重要的大发现。

曹冲想到了郭嘉。

按照各种记载,郭嘉是早逝的。因为他记得在赤壁之战仓皇败归后,他爹还给郭嘉扣了个锅,仰天长叹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华佗刚才跟郭嘉打了个照面就露出这么为难的表情,估计是职业病犯了,看出问题不说出来就浑身不舒坦。

前些天曹冲让许五出去打听过华佗的行医风格,才知道华佗这人说话非常直接,且莫名带着一点欠揍,丝毫不畏惧医患矛盾。

估计不止曹操对他咬牙切齿。

比如华佗有次上门出诊,听家属说昨天有医官给患者扎过针了,上前瞅了瞅患者,直接表示“前面的医官扎错针了,没扎中胃管,反而扎到了肝,接下来他进食会越来越困难,再过五天就没命了”,说完他便摇着头转身离开。

像这种“五天必死”的诊断,华佗给人家属讲了不止一次两次!

这老头儿,傲得很!

曹冲屏退左右,邀华佗坐下说话。

“这里没有旁人,华先生但说无妨。”曹冲主动说道。

华佗最吃曹冲这套,见曹冲对自己这般礼遇,便也不再隐瞒,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发现与曹冲讲了。

郭嘉应当是身体底子比较单薄,本就不适合行军打仗,偏偏他二十出头就追随曹操,每逢大战小战都随着曹操出征,一路为曹操出谋划策。

这种情况下,郭嘉可谓是又伤身又耗神,现在不过是表面上看起来还过得去,要是不好好调养,依然跟过去十几年一样跟着曹操南征北战,估计撑不了多久了。

曹冲听明白了,简单来说郭嘉现在身体已经被掏空,目前非常脆皮。

出去打仗的奔波劳累就不说了,要是半路碰上什么灾疫,郭嘉这个抵抗力最弱的人估计是第一个遭殃的。

春溪笛晓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