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又在信中疯狂暗示,他,曹小冲,弱小,可怜,菜到家了,很需要一个子龙!
子龙若在,不使曹小冲至此!
接着又说这段时间吃不好睡不好,主要是船板太硬,睡着不舒坦,船上食物种类太少,厨子(满陵)悟性不佳,这种种原因导致他都消瘦了!
所以,要是派人来接他回去的话,一定得派艘宽敞的大船,再配上几个聪明厨子!
最后曹冲又洋洋洒洒地抒发了一通诸如“父亲我想你,也想二哥,还想三哥,并想奉孝先生和老师”之类的话。
这可是曹冲的长项,一写起来没一千字是打不住的!
等曹冲写完厚厚一叠家书,才发现麋竺和满陵还在旁边。
麋竺两人的眼神已经从一开始的耐心等待变成“没想到他这么有孝心”,再变成“他怎么还没写完”,又变成“他到底还要写多久”。
最后他们终于放弃挣扎,彻底放空,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想。
反正,这漫长的旁观过程总有结束的时候,这小子总不能写一整晚!
曹冲搁下笔,一脸腼腆地说道:“对不住了,我每次给家里人写信都这样,根本控制不住自己。您应该明白的,离家的人一想起家人,心里的话儿那是三天三夜都写不完的!”
麋竺能说什么,只能默不作声收下曹冲那叠家书,命仆从带曹冲去客房歇息。
曹冲在船上待了几天,感觉自己都腌出了河鲜味。他一点都没和麋家的仆从客气,到了客房里就提出想洗个澡换身衣服。
仆从喊来其他人给曹冲送水送衣服。
曹冲舒舒服服地泡了个澡,挺庆幸麋家手头还有钱,要不然他想洗澡估计都没条件!
这边的曹冲跟麋家仆从要这要那,指挥得人团团转,一点都没委屈自己。
另一边的麋竺却火急火燎地揣着信去求见刘备。
听说麋竺手底下的人把曹冲掳过来了,刘备也是惊了一下。
刘备早得了妻儿的消息,还有不少人跟他说赵云已经降曹了,他心里是不信的。
过去他待赵云如兄弟手足,两人关系好到能同塌而眠,而他连自己的安危都能交托给赵云,赵云怎么会弃他而去?
可荆州那边传来的消息有鼻子有眼,说什么赵云每天跟在曹操之子曹冲身后忙这忙那,明显已经为曹操所用!
传言中赵云归附的人,不就是这个曹冲吗?
果然,传言不可信!
若子龙当真跟了这小子,这小子怎么会轻易落入敌手?
刘备见麋竺把满陵也带来了,当即细问起荆州那边的情况。
得知曹冲不时会带着赵云一起去看阿斗,还与阿斗相处得很不错,却被满陵利用妹妹骗了过来。
刘备猛地站起身来,叹着气说道:“这事,是我们不应当啊!”
麋竺取出曹冲写给曹操的信请示道:“主公您看要不要赶早把这封信送到张文远那边去,让他及时转送给曹孟德。”
刘备被曹冲这封家书的厚度惊了一下。他沉默片刻,询问道:“你可曾看过信中所写的内容?”
麋竺说道:“不曾。”
刘备重新坐下,对麋竺说道:“你先看看,若是没问题我就让人把信送去。”
麋竺依言拿起信逐页看了起来,越看,他表情越僵硬。
看完后面那好几页的“思念之语”,他整张脸都木了。
他,从未见过有人能把信写成这样!
旁人哪怕表达思念之情,都是含蓄的,内敛的,文雅的。
这小子不一样,这小子满纸就是“我想你想到睡不着”之类的直白话语。
由此可见,北边的纸价确实便宜了,要不然哪有这么多纸给这小子糟蹋!
第99章 【畅游敌营】
麋竺实在无法用言语来表述曹冲这封信的内容。
要说有问题吧,也没什么大问题,至少前面讲得挺客观,没有胡编乱造。
要说没问题吧,着实看得人浑身难受,叫麋竺忍不住好奇曹操怎么会偏爱这么个儿子,难道是图他会讲甜言蜜语?
刘备见麋竺表情有异,不由问道:“难道有什么不妥之处?”
麋竺摇着头说道:“没有,他写的情况一切属实。”
就是,没想到曹操居然好这口!
不是说曹操每日手不释卷,打仗不忘读书吗?怎么养出来这么一个儿子!
麋竺把信留给刘备,带着满陵退下了。
刘备看向案上那叠信。
眼下两边时不时打上一场,局势很是紧张,曹冲若在信中写些不该写的话可能会导致曹操倾力出击!
可信是该送的,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等曹操自己查出曹冲被他们的人掳了过来必然会暴怒。
刘备本打算让麋竺过目一下就完事,可麋竺的反应却勾起了他的兴趣。
他把左右打发下去,正要拿起信看看麋竺为什么会露出那般表情,就听人说“孔明先生来了”。
刘备忙起身迎诸葛亮坐下,口中说道:“先生来得正好,我正要派人去寻你。”
诸葛亮说道:“我刚才遇到麋子仲了。”他在刘备对面落座,看向案上摆着的信,同样因信的厚度目露诧异,“这便是那小孩写的信吗?”
这年头,连家书都能写这么长了?
刘备说道:“对,先生可要看看?”
诸葛亮没犹豫,拿起曹冲那封信细阅起来。
很快地,诸葛亮的表情也越来越古怪,看到最后几页他直接把信搁下了。
刘备见诸葛亮也是这般表现,忙问道:“可是有何不妥?”
“没有。”诸葛亮缓声说道,“主公自己看吧,我得先缓缓。”
刘备哪曾见过诸葛亮这模样,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终还是拿起信读了起来。
刘备素来是最能和人讲心里话的,他跟关羽张飞形容自己和诸葛亮的关系,用的就是“犹鱼之有水也”,可见一般肉麻话攻击不到他。
不过,曹冲这不是一般的肉麻话,他是好几页肉麻话!
刘备脸皮抽了抽,神色复杂地把信放下,不知该不该为曹家父子、曹家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感动一下下。
想到曹冲在信中疯狂暗示曹操说自己离不开赵云,刘备说道:“子龙留在荆州必然是迫不得已,也不知他如今怎么样了。”
诸葛亮已经从信中缓过劲来。他叹着气让刘备做好最坏的打算:“曹孟德必然不会轻易放赵将军归来。”
刘备长长地“唉”了一声,想到赵云和妻儿都在曹操手中,不由询问起诸葛亮的意见来:“我必然也要给曹孟德写一封信言明此事,不能叫他迁怒于子龙和夫人她们,你说这信当如何写才好?”
诸葛亮说道:“照实写便是,主公本就问心无愧。”他不疾不徐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两军正交战,既然人都掳来了,我们大可先把人好好利用起来。至于这小孩能起多大用处,就看曹孟德把他看得有多重了。”
刘备说道:“不妥。”
至于为什么不妥,刘备却是没有往下说。
诸葛亮也没再劝。他知道刘备有时候挺顽固,比如刘表去世时他劝刘备直接攻下襄阳,刘备就慨然拒绝,说刘表与他是同宗、给他安身立命之地,他不能做那样的事。
夜深了,诸葛亮没再多留,让刘备自个儿给曹操写信去。
第二日一早,刘备就带着两封信去寻周瑜,和周瑜说起这一变故。这次周瑜是攻打江陵的主帅,曹冲的事不能瞒着他,送信的事更不能瞒着他,要不然他们可就有通曹之嫌了。
周瑜听说刘备手底下的人阴差阳错把曹操儿子掳了过来,也有些惊讶。他问道:“是曹孟德哪个儿子?”
刘备说道:“乃是曹孟德第七子曹冲,小字仓舒。”
江东虽与许都那边南北相峙,却也不至于一点消息都不通。对于曹冲这个有名的神童,周瑜是听说过的,近来更是听说曹冲改良了造纸之法,使得北地纸价大降不说,甚至还用雕版印书!
许都市面上已经陆续有《伤寒杂病论》《诗经》《礼记》等等书籍的印刷本。
有人知道周瑜好读书,还设法弄了几本回来。
周瑜翻看过那几本书,对关于曹冲的种种传言印象颇深。
不少人说这些事都是曹操命人做的,专门拿来给他儿子沽名钓誉,可曹冲既不占长也不占嫡,曹操怎么不把这些事安到更年长的几个儿子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