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跑道+番外(56)

作者:米迦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陈玉愣住了,“有什么想法?”

“哪里不行学哪里,比如我步频不够快,我的训练很大一部分就是要提高步频。”

陈玉侧目,“你搞得好认真。”

“你不认真吗?教练不得骂死你。”

陈玉有点迷惘,“我也不知道,反正吧,教练叫我怎么练我就怎么练。”

田薇薇也不好再说什么了。陈玉这种才是正常的15岁少女,想不到太多。她自己则是有点想得太多,又太有主见,得亏八一队答应了她的要求,把周瑾纶借调过来了,不然要是让她跟其他教练磨合,到现在也不见得能磨合好。

周瑾纶算是技术流,没事就分析数据。他虽然是她的主教练,但也带了其他少年短跑运动员,八一队还没有阔气到一名运动员配备一名教练的地步。

她没再说话,专心看比赛。

博尔特已经是一枚稚嫩的闪电了,发令枪响过之后,他的反应时不算最快,甚至是第一组里起跑最慢的一个,但他的步长过人,很快就在前50米处于领先地步。等到绕过弯道,上了直道,便能看出来他到底有多强了:他整整甩出第二名有2、3米,最后以20秒25的成绩冲线,而第二名的成绩是21秒73,148毫秒的差距犹如天堑。

*

周瑾纶之前给她看的分析数据是李雪梅、乔伊娜、卡尔·刘易斯等等,李雪梅身高171cm,乔伊娜身高169cm,卡尔·刘易斯身高188cm,都是比较理想的身高。各人各有技术特点,刘易斯步长过人,爆发力强劲,所以才能以短跑运动员的跑动能力跨项去练跳远,并且跳远也能达到世界顶级水平;李雪梅是亚洲人中少有的腿长过人、步频可观的那一小撮,所以才能在20岁就跑出世界顶级水平的10秒79。

至于乔伊娜,不管她是不是嗑药磕出来的世界纪录,那也是人类的身体,是自己练出来的,所以也要好好学习她的技术特点。

跟不懂行的人认为的相反,运动员在高速奔跑的时候,膝盖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完全伸展开,大腿和小腿始终是有角度的,不会呈180度;这种适当的角度也能保证脚踝落地后不会受到强烈冲击,以保护踝关节和膝关节。

起跑的爆发力来自双腿,身体重心要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角度;上身要稳,不要摇晃,这跟核心力量有关;不仅要练技术,比如途中跑、冲刺跑之类,还要练核心力量;在前的腿叫“摆动腿”,跟在后的“支撑腿”迅速交换,摆动腿与支撑腿交换的时候,要保持身体重心;摆臂幅度应该限定在一个对于运动员来说最省力、效率最高的幅度上,这就需要不断的训练以形成“肌肉记忆”。

陈玉还在“不知所以然”的阶段,而她已经到了必须“知所以然”才能放心练习的阶段。

*

博尔特现在还没有开始跑100米,他的200米已经很强了,是同龄人中最强的那一批,跑动起来也很优美,完全意识不到他身高有196,不跑步的时候动作也很灵活,这很难得,绝大多数人身高一旦超过190,就总会显得有点蠢笨。

看完了第一组再看其他几组,顿时觉得不怎么精彩了,于是很快跑去看其他项目。

女子100米决赛在下午7点25开始进行。

只有1组,所以还挺快的。

饿着肚子不能跑步,下午5点就吃了晚餐,用2个多小时来消化食物,时间刚刚好。

体育场灯光明亮,看台坐满了附近的居民。

决赛道次已经出来了,第一道,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莫妮卡;第二道,中国的田薇薇;第三道,美国的克瑞斯汀;第四道,巴西的弗朗西艾拉;第五道,美国的杰西卡;第六道,英国的凯蒂;第七道,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凯利;第八道,牙买加的谢琳。

两次检录相隔15分钟,第二次检录过后,运动员们站到自己的道次上,听到广播中念到自己的名字,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严肃紧张的神情。

没人感到轻松。

两个美国女孩的成绩最好,克瑞斯汀跑出了11秒43,杰西卡跑出了11秒44,田薇薇的成绩是11秒678,谢琳是11秒68,还不算最慢的,莫妮卡只跑了11秒78。

8个女孩,有7个都是黑皮肤,黄皮肤的田薇薇非常显眼。

半决赛搞了一次抢跑,决赛不能再来一次,太冒险了。她的目的其实只是进入决赛,决赛跑到第几名都能交差了,压力不大。

黄昏时分,起风了。

风还不小,凭经验判断,大概在顺风1.5m/s左右。顺风当然是有利的,可以跑得更快,不利之处是竞争对手也跟你一起享受了风速的好处。

但有什么关系呢?在一片黑色的海洋中,有那么一片小小的黄色叶子已经是胜利了,她心态特别好。

反观其他7个女孩,或多或少都有点心理压力。有人大概怕她或者其他人再来一次抢跑策略,有人也担心自己发挥的不够好,或者,别人发挥的太好。

都说美国孩子最过人的一点就是心理素质特别好,特别自信,心态特别强大,“全世界我最强”,有个笑话是说,美国人要到四年一度的奥运才意识到“什么?世界上居然有别的国家?”这是地球最强霸权主义国家的公民的优越心理,这也是跟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分不开的。

都说体育竞技要纯净,但实际上并不纯净。

在这一群最大也没超过18岁的女孩来说,都还想不到那么多。她们心里想的最多的是可以用世少赛的成绩申请一所好的大学,也因此,她们是有迫在眉睫的紧张的。

田薇薇年龄最小,她还远远不到要考虑大学的时候,她的心态是最放松的。

*

发令员吹了几声哨子,示意比赛时间到了。

举起手,“On Your Marks——”

女孩们蹲下去,双手撑在塑胶跑道上。

刚铺好没几个月的跑道,似乎还有着塑胶颗粒特有的臭味。

灰尘的味道。

风吹过来的异国他乡的味道。

“Set——”

发令枪随即响起。

作者有话要说:*查到了2003年世少赛的赛程,女子100米只有7组,有一个香港运动员,没有大陆运动员。

*博尔特的成绩和第二名的成绩是真实成绩。杰西卡、克瑞斯汀、莫妮卡是真实成绩,谢琳的真实成绩是11秒67。谢琳在二道,八道是个白人姑娘。把谢琳换到八道,田薇薇在二道。

第50章

她的起跑反应时还不错,自己来不及感觉,但能感受到跟对手差不多,大概在0.15到0.16之间;一个好的起跑会抢占一点先机,但反应时不是特别重要,开始加速跑的节奏更重要。

不论男女,顶级运动员都在20米之后开始加速跑,这有个专门的名词叫“途中跑”,这段距离是20米到80米,一位优秀的运动员能在途中跑的整个阶段中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速度,秒速差距在1米3到1米5之间,身高在170以上的运动员不分男女步长都在2米以上,所以这就是每秒不到一步的差距。

周瑾纶为她测量过步长和步数,她的平均步长是1.883米,理论上她需要53步才能跑完100米,这个步长还不是她的最大步长,顶级女运动员应该只需要50步或49步就能跑完100米,她现在的身高是164cm,腿长79.5cm,马氏躯干腿长指数94.08。

一个人成年后步长就基本定型了,经过科学训练后步长稳定下来,可以提高的只有步频。她的身高如果最终能达到170cm,步长能够在2米以上,50步之内绝对能跑完100米。

但现在,步长不够,就只能依靠步频提高成绩了。

影响速度的另一个因素是腾空时间,中国运动员普遍腾空时间比欧美非运动员长,这就影响到最终成绩,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步长长、步频高,并达成一个和谐的步长步频比,腾空时间要尽可能的短、起跑反应时也要尽可能的短。

理论上说起来不难,但要让训练卓有成效,很不容易。

决赛的争夺从一开始就很激烈,两个美国女孩几乎并驾齐驱,紧跟她俩后面的是巴西的弗朗西艾拉,之后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凯利,田薇薇紧跟在凯利身后,前五名差距不大,后面三名可以忽略。

到了途中跑阶段,前五名仍然咬得很紧,克瑞斯汀仍然第一,杰西卡第二,凯利在50米的时候追上了弗朗西艾拉,田薇薇仍然第五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