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帝王(130)

作者:青色兔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刘协一听杨修求见,便知道这个被激发了话痨属性的杨修一时半会儿说不完话,忙起身道:“你们且听他说——朕去看看弘农王妃。”

长乐宫中,唐珏躺在床上,浑身一会儿发烫一会儿发凉。

她知道自己是病了,可是她更知道自己不能病。

“等一等,坚持一会儿,医官已经给你看过了,说只是受了寒,吃了药就好了。”蔡琰在她床边,握着她的手安慰道。

唐珏握住蔡琰的手,望着蔡琰太过清醒的眼睛,道:“母亲……我要见母亲……”

蔡琰倒是心中一动,不管多大的人,生病难过的时候都是要见母亲的。可惜她的母亲去的早,父亲去岁纳了新人,她今岁又已经多了一个妹妹。

“蔡先生,求求您……”唐珏微弱道:“让我见见我的母亲……我的……”

寿儿。

她最放心不下的寿儿。

她跟母亲不间断的争吵,因为寿儿。

母亲想要将寿儿的事情公告天下,但是她知道,事情没有那么容易。恐怕在寿儿登上那个位置之前,他早就活不成了。

一想到这里,唐珏就觉得心肝寸断。

滚烫的泪顺着她的眼眶流下来。

蔡琰见她情绪激动,仿佛并不只是因为生病的缘故,忽然之间,她试探道:“你想说什么?你瞒着我们什么事情?”

唐珏双唇闭得紧紧的,只是流泪。

蔡琰小声道:“你告诉我。我去请你母亲来。”

唐珏虽然已经因为发烧有些糊涂了,却还牢牢记着,不能吐露自己的秘密。

正在混乱之中,皇帝来了。

刘协在外面已经听医官说过病情了,虽然医官判断只是受凉高烧,但是还是稳妥起见,他没有进屋,命人请蔡琰出来,道:“蔡先生,你这几日自己在空屋子里住,过几日无碍再挪回来。”又道,“弘农王妃也要挪出去,找一处空屋子。”

蔡琰饱读史书,不禁变了脸色。

刘协见状道:“不要是以防万一罢了。”

唐珏哽咽的声音,透过窗户传了出来。

刘协得知她起了高热,便不好见了,嘱咐道:“等王妃好点了,若有要同朕说的,便写在纸上,呈给朕。”

此时,长公主刘清也问询而来,揉着眼睛道:“我就说睡着睡着忽然间窗户亮了,原是你的人打起了灯笼。嫂嫂生病了?我进去看看。”

刘协拦下她,道:“此时不好看,要防着疫病。朕叫人给她在外面腾个空屋子——得挪出宫去。”宫里人口密集,若真是疫病,一旦爆发,那才真是不可收拾。

刘清愣住,道:“疫病?宫里……”

刘协示意她往外走。

刘清一面走着一面回头望向唐珏的卧房,“嫂嫂病得这样厉害……哎,恐怕她就一直没恢复过来,后来又知道了她父亲的事情。我还以为她家人来到长安,她见了面会好些……”

“你不知道。她这病根就在家人身上的。”刘协叹了一声,这个位子当真引得无数人折腰,从四世三公如袁绍,到妇人如唐夫人。可这个位子从来是看着光华夺目,真坐在上面的人才知道,要想坐的好,坐的稳,要付出多少,牺牲多少。

刘清听得似懂非懂,虽然也担心唐珏的病情,但是却更担心皇帝口中的“疫病”,忙连夜叫婢女将衣物等隔水蒸了,又清扫唐珏原本的住处。

未央殿中,冯玉与曹昂被留下来,听杨修讲了一番在长安城近郊村落见到的民众百态。

“总之,民间的医官是真的太缺乏了。真的不够用。能用的都是些骗人的。村子里的那些神医,给的药汤里你都不知道是不是泥巴水。”杨修早已盯上了冯玉手中的医官名册,“陛下早已告诉我了,各地医官到了,由我来负责。虽然你已经帮忙整理出来,我总可以挑选自己用的人……到时候告诉陛下便是。”他倒也当真快速,立时便拿出笔要圈人。

冯玉见不得他公子哥放诞的样子,道:“总要先请陛下过目。”

杨修叹气道:“宫里医官真的够用了。原本常备的医官还不够么?你真的也该跟我一同往村子里走走看看……”他又开始讲述自己在村落间见到的百姓疾苦,深刻感觉自己从前生活的奢靡,想到从前跟皇帝说的防治疫情的方子竟然还要加什么珍珠粉就忍不住一阵脸红。

两人正相持不下,正主终于回来了。

刘协回来的时候,心里还想着弘农王妃唐珏的事情,脸色有些沉重。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寿儿,其影响刘协是很清楚的。如果没有这个寿儿,哪怕袁绍袁术再不忿,也没有什么办法,大不了他们自己称帝。但是有了这个寿儿,有了一个少帝的儿子,那反叛势力可以作的妖就大了去了。而且真从名正言顺上来辩驳,长安朝廷要花太多不必要的力气……

也难怪当初听到消息,曹昂会以为他意图下手除掉寿儿。

一个真的寿儿容易除。

还有无数个假的呢?

回到未央殿中,听杨修念叨了一番,刘协倒是心情松快了些,笑道:“朕既然允了你,便给你挑就是。”

杨修大喜,提笔一挥,将那医官名册上大半的人都圈了。

刘协初时没有在意,什么医官还不是一样用么?直到他侧身瞥了一眼,忽然看到杨修圈住的人里,一个写着“华佗”,一个写着“张仲景”。

刘协一个呵欠定格在那儿,立时夺了杨修的笔,大笑道:“别的都可,这两位却不能给你。”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下周见!

第115章

建安元年秋, 苏双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外。

他原是在乱世贩马、周旋于涿郡的大商人,两年前因战乱被困长安,暂住于本家苏氏坞堡之中, 谁知道恰撞上有备而来的皇帝刘协。

半山腰凉亭中一番机锋对话,苏双便投入刘协麾下, 自此不再四处投机,只将宝下在小皇帝身上。他的眼光果真不错,短短两年时间内,小皇帝西驱韩遂、马腾, 内诛豪强十余族,尽掌长安二十万大军。

而苏双当日奉命而出, 与友人张世平一同,散尽家财,北上收良马、兵刃等战争物资,这一路又经洛水南下, 过渭口,眼见长安在望。

苏双这笔一本万利的生意,可算做得成功——若不是他已病得要死了。

这是一种在北地草原间染上的恶疾。

当苏双察觉时, 这种恶疾已经在随行人员中蔓延开来。他拼死南下长安,不只是为了完成皇帝的任务,也是为了自救。沿途行来,苏双所见为恶疾所害者不胜枚数, 而能治疗恶疾的医者却一个也难得, 更有许多道士神仙家, 胡言乱语,动摇人心。渭口的船家告诉他,这些时日, 长安城中皇帝征召了许多医者前去,他这病说不得到了长安还有救。

此刻,苏双摇摇欲坠得趴在马背上,高热让他连喘气都费力,但他尽全力撑高头颅,仍是看清了那自城内而出、单骑来迎的青年。

那青年戴武弁、插鶡尾,比之初见时高大了许多,正是苏氏坞堡的少主苏危,后来跟随在皇帝身边做了郎官。

苏双认出故人,知道皇帝的人已前来接应,心头一松,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黑,便栽下马去。

苏双再醒来时,已是两日后。

他睁开眼睛,见是一处陌生的屋室,鼻端有草药微苦的气味,而床边有一角青色的女子衣衫。

“大人醒了?请用药吧。”一位年轻的医女立在他床边,推过来一盏冒着热气的黑色药汁,便转身离开。

苏双想要开口,却觉口中干涩,几乎发不出声音。他强撑着坐起身来,虽然浑身酸痛,但此前那烧光他气力的高热却已经消失了。“苏世兄!医工说你醒了!”张世平快步入内,走到他床边来。

苏双按住发哑的喉咙,探寻得望向他。

张世平坐在他床边,端着药碗,将这两日的事情娓娓道来。

原来苏危并没有直接带他们进城,而是安置在城外近郊的一处空置屋舍中。此地有许多朝廷腾空的屋舍,专门用来安置染了疫病之人。因为苏危等人是自北地草原而来,病症也与长安城中原本的疫病不同,因此单独住在一处屋舍。

这两日里,有两位朝廷的医官奉命来给苏双及随行人员中染病者看过,开了药方。初时苏双昏迷之中,只能硬灌下去。一日三次,如是两日,直到今日凌晨褪了高热,这会儿苏双才醒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