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晴……”霍岚方才心里的那一点小纠结早就被她抛到脑后了,心里软踏踏的,觉得自己对云妙晴的爱意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怎么了?”云妙晴的声音就和她的动作一样温柔。
“对不起……”霍岚还惦记着之间要跟云妙晴道歉的想法,本来是打算自己去找人家的,既然现在人家找上门来,这会儿说也一样。
云妙晴手上一顿:“好端端的说什么对不起?”
“你生气了嘛,我错了,以后我要做什么都告诉你好不好?”
云妙晴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我没有生气。”
“可是你看起来一点也不高兴。”云妙晴不开心,霍岚就开心不起来,说话时都带着一股难过,“我还有哪里做得不对你告诉我好不好,不要自己不高兴……”
“我真没有生气,也不是不高兴,我就是心情有点复杂。”云妙晴俯下身亲吻了一下霍岚的额头,这是她第二次亲吻霍岚的额头了,第一次是为了安抚霍岚,而这一次,她也说不上来,不仅有安抚,还有一些别的情绪在里面。
“你刚来我这儿的时候那么瘦,虽然机灵是机灵,但还有那么多人欺负你,你又懵懵懂懂,我总认为既然收留了你就要照顾你,护好你。后来来京城,这里群狼环伺,你又不熟悉这里的情形,更让我觉得我应该尽我所能庇护你。”
云妙晴说得很慢,刚才回来的路上她反思了很久。
一直以来她虽然知道霍岚在外面就是头小狼,可在她这里还是不自觉把霍岚当做一朵小花,一只雏鸟,一个需要她悉心看照才能存活的对象,所以她才会在明知霍岚多半没有危险时仍旧那样焦虑,不只是因为她对霍岚抱有好感,还因为她打从心底里就放心不下霍岚。
然而就在今天,霍岚逆着夕阳满身是血地载着她的战利品归来,忽然让云妙晴意识到霍岚早已不是当初那只需要她庇佑的小鸟了,那是一只成了年的鹰,正张开翅膀迎接属于它的未来。
“你没有做错什么,你赢过了裕王,进一步加深了陛下对你的印象,你还想到了一个巧法子,既没有打乱咱们的计划,又兑现了你要送我礼物的承诺。今日你做得很好,反倒是我一直以来忽略了你的成长,是我应该学着信任你,相信你自己的判断,而不该再像从前一样独断包揽你的一切。”
霍岚有些怔住了,她不太能明白云妙晴的话,明明是她该向云妙晴道歉的,怎么反过来变成云妙晴给她道歉了?
她又想告诉云妙晴说云妙晴待她很好那些话,却被云妙晴打断了。
“我确实有心要待你好,但好心也有办坏事的时候。以后你觉得我有什么想法是你觉得不对不同意的,可以直接指出来,不要总是担心说出来会惹我生气,也不用事事都顺着我来。”
“可是,你从前说过,我们俩相交注定是不平等的,你想不理我,想赶我走随时都可以……”霍岚倒不是故意要把云妙晴当初说的话拿出来反驳她,即便云妙晴没说过这些,她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
云妙晴是千金小姐,她何能何德能跟云妙晴平起平坐?即便她一再告诉自己要努力读书努力习武,这样才能配得上云妙晴,但在她内心深处始终觉得自己怎么样都跟云妙晴差着一截儿。
云妙晴万万没想到当初跟霍岚相见时自己告诫霍岚的话,竟会给三年后的自己挖下一个大坑。她有些哭笑不得,当年她说这话的时候只把霍岚当做一个捡来打发时间的小孩儿,哪能想到三年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还能变成这样。
“当初是不平等,但你现在不是通过你自己的努力让它平等了么?你忘了今日狩猎第一得到的赏赐?你现在已经不是白身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小侍卫了,你是有爵位在身的人。”
云妙晴花了半天功夫,终于把霍岚的头发理顺了,起去叫人换了盆皂角水来,同时还让人换了个盆,好让霍岚能够躺着,洗得舒服些。
霍岚被云妙晴一番话勾起了好奇心,待房门重新关上后迫不及待问道:“爵位?”
“嗯,千户原本的意思是享受一千户人家的赋税,封地好人口多的地方大概相当于一个亭侯,封地偏僻人口少的得顶一个县侯了。不过我朝除了开国初年封的侯爵有封地以外,后面都是虚衔,只领俸禄没有封地。”
“那千户每年能领多少钱呢?”一听到有钱领霍岚立刻来了劲,这可是关系到她还需要存多久钱才够迎娶云妙晴的大事!
云妙晴给霍岚说了个数,霍岚在心里默算了半天,失望道:“这么少啊。”
“不少了好吧!”云妙晴笑道,“虽然朝廷是克扣了一些,没有真正给足你一千户人家的赋税,但这钱只要你活着,没犯什么事就能领一辈子,还不用干活。你想想一辈子积累下来能领多少钱了?”
那怎么能一样!霍岚心中郁闷,她还急着娶亲呢!早知道不如得个第二,能一下子赚个够。
呃,听妙晴之前说皇帝一年会举行两场狩猎来着,春狩没得到就等秋狩吧。
霍岚将自己想在秋狩上拿第二得钱的想法同云妙晴说了,只没说自己攒着么多钱是要做什么。
云妙晴问了一嘴,见她不肯说便没再追问,只帮她擦干了头发,轻声道:“等到秋狩的时候,咱们不一定还在京城。”
“为什么?”霍岚惊讶道,她对京城没多少留恋,可是好好的怎么突然又要离开京城了,之前不还说皇帝不会轻易放她们一家离开么?
虽说云相死了有几年了,皇帝或许对云家不再像从前那么忌惮,但现在云家又跟她搅合在一处了不是吗?
对此云妙晴解释道:“我有一个计划,不过还在等两样东西,所以不知道能不能成,等确定可行之后我再告诉你。”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稍微短小了点,这周熬过几天夜之后白天困得死去活来,我这两天努力调整一下作息,下周一定恢复日更五六千,周一见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青山 1个;
第四十二章
自那日云妙晴与霍岚谈过话之后又过去了两个月。霍岚值守的地方从宫门口换去了乾坤殿外, 这两月来每逢上朝她都会同其他几十位侍卫一起在此处把守,殿内朝臣们议论之事都能清楚地传入她的耳朵里。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霍岚这三年多也算跟着云妙晴读了不少书了, 然而听了这帮大臣们商议国事才不过月余, 许多从前感到迷茫、即便云妙晴对她解释了也还是无法体会的东西, 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全变得清晰起来。
“儿臣以为眼下我朝正是兵强马壮之际, 应当主动对戎跶出击以绝后患。”
“裕王说得有理, 如果咱们此次能将戎跶驱逐到壁隆山以北,那么接下来几十年北境都无忧矣。”
“可是近二十年来我朝跟戎跶以及其他胡族都未有过大规模正面冲突, 不少胡人慕我中原文化,迁入北境定居, 也有许多胡商往来两地,仅京城就有百八十之多, 一旦开战, 这些人都会成为不安定因素……”
“那就把他们统统赶走!”
“这也未免太武断了些, 臣以为与其冒险开战, 不如鼓励他们来我中原学习文化礼仪, 教化他们, 这样百年之后或许再无胡汉之分。”
“胡闹, 你这分明是要乱我汉人血统, 颠覆汉家千百年的基业, 其心可诛也!”
……
昨夜收到边关急报,上月底有一小支戎跶部族的骑兵偷袭了北境三个村落, 现在这伙骑兵已经被戍北军赶跑了, 齐盛寄来奏折询问是否要继续战下去。
今日早朝,众大臣为此事争论不休。换做从前,霍岚大概只会将他们的争论当做一场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正常交锋, 但如今她已经能逐渐分别出这些人隐含着的用意。
对于裕王及裕王一党来说,他们自然要坚定地支持打这一仗。裕王的派系大多在军中,只有打仗才能挣得战功,才能获得更多利益。
而对于其他人,就拿那位提到胡商的大臣来说,据霍岚了解,那人在东市有三家店铺,做的就是香料跟皮草买卖。这还只是她知道的,在她不知道的地方,或许这人跟胡商还有更多利益纠葛,必定不愿意看到双方开战。
当然,也有人纯粹想要解决胡人侵扰,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在解决胡人侵扰的同时还要将自己的利益考虑进去。他们并非不考虑国事,只是更希望在国事和私利之间谋求一个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