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番外(73)

御前戍卫着的卫兵认得他,以为他是奉命来拜见皇帝,所以都没有阻拦他。

但他并没有直接从正门进去,而是绕了十多步,借着庭院花木的掩映,悄悄从窗外看向了嘉禾。

他看见女医官们在同嘉禾说完他的身体状况之后,嘉禾明显得露出了欣喜的神情。借着又向医官们询问起了宫内其余人的身体状况,说端午之后天气一日比一日闷热,蛇虫横行,要多多小心。

爱操心的小孩子。苏徽忍不住笑了笑。

无微不至的对身边人好有什么用,后来她死的时候,这些人都没能救得了她。

他想着窗边走去,裙裾拖曳过青草与枝叶,窸窸窣窣得响。

嘉禾被惊动,豁然抬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

“是你啊。”见到苏徽之后,她双眉舒展。

很多年前当荣靖还住在宫中的时候,她偶尔兴之所至,也喜欢不打招呼就一个人穿过庭前花木走到长姊的窗边,隔着窗纱与她说话,说几句就走。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见了面,随意的打声招呼都能让她开心。

“臣是来向陛下道谢的。”苏徽就如同过去的嘉禾那样,隔着一扇窗同她说道。

“为什么不进殿里说话呢?”

“见陛下在忙,不敢惊扰。”

“那为何又走过来了?”

“臣只向陛下说声谢谢,说完就走。”

嘉禾笑了出来,“没规矩的丫头,若让人瞧见了,有你的好果子吃。”

苏徽忍不住也笑,“臣已经因为总学不会规矩,被扣了好几次的月俸。到时候是真要被饿死了。”

“那还不快走。一会就要有一班宫人巡逻,路经这一带了……慢着。”嘉禾放下笔,走到了窗边。

苏徽屏住了呼吸,这一刻嘉禾的指尖轻轻掠过他的耳朵,从他鬓边摘下了一片不知何时挂在他发上的叶子。

“谢陛下。”他赧然的低了低头。

“翻来覆去,就只会说这句话了么?”嘉禾觉得这个小姑娘实在有趣,懵懵懂懂莽莽撞撞,也不知是有赤子之心,还是天真愚钝。

苏徽欲言又止。

嘉禾看着他,不由得露出了好奇的神色。因为这一刻苏徽的眼神实在是太复杂了,那双清澈得宛如泉眼的眸子,忽然间波涛暗涌。

“陛下珍重。”苏徽猛地垂下眼睫,不使嘉禾更进一步的窥探到他的心思。

他只能说出这样一句话来,说完之后匆匆屈膝行礼,便要告退。

“慢着!”嘉禾却又一次唤住了他。

苏徽惴惴不安的回头,听见嘉禾同他说:“八月的时候,朕要出宫一趟。”

“去哪?”

“白鹭观。”嘉禾说:“你替朕安排下去,无论如何朕都一定要去那里。”

去白鹭观做什么?祭奠那场屠戮之中死去的故人么?

不,并没有那么简单。

嘉禾是想要借着出宫的机会,去到父亲的泰陵,见守在那里的方涵宁。

她以荣靖私交武官为理由在召见了这个长姊,就在长姊快要离开的时候,她佯装送人,避开了身边的史官与侍从,悄悄问过长姊,三年前父亲死时的情形。

荣靖只回答说,是皇帝身边的人下的手。但当时太乱了,她知道也不多。后来她留在军中三年,三年也没能找出刺客。

这样看来,只能去问方涵宁了。

第75章 、

八月,嘉禾如愿离宫。

杜太后及朝中大臣都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嘉禾作为皇帝就该老老实实待在紫禁城中,去白鹭观那样的地方一则不合礼制,二则容易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但嘉禾坚持如此,磨了一个多月的嘴皮子,总算让杜太后那边松了口。

在去往白鹭观的路上,苏徽与嘉禾聊起了云乔。

话题似乎是嘉禾先起头的,她告诉苏徽,到了白鹭观之后,他可以悄悄祭奠一下他的“兄长”。

“云乔”就是过去的苏徽,祭奠自己曾经用过的马甲怎么想都有些搞笑。苏徽没有直接点头,而是问嘉禾:“陛下也会祭他么?”

嘉禾轻轻说:“不了,他恐怕还在怨恨我。”

“为什么?”

“当年我如果没有将他留在白鹭观,或许他就不会死。”

车内的氛围一时间有些沉闷,苏徽叹气,“不是陛下的错。”

白鹭观那场屠杀对外的解释是不慎走水,“云乔”是死在火灾中的倒霉鬼。可嘉禾心里清楚,不是这样的,“云乔”是惨死在锦衣卫刀剑下的无辜亡灵。

然而真相不能说给“云微”听。嘉禾恻然一笑,避开了苏徽的目光。

嘉禾心中藏着秘密不敢说出,却不知另一旁坐着的苏徽那才是无比的煎熬。

他清楚嘉禾为什么难过——可问题是,他现在是“云微”,“云微”只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局外人,连自己的“兄长”因何而死的都不知道,有什么立场来宽慰嘉禾?

“陛下……与臣的兄长似乎关系很好?”

“算不上多好吧。”嘉禾却说。

苏徽愣了一下。

嘉禾接着又道:“他只在我身边待了一年,和你一样不懂规矩,让人生气。”

“哦。”苏徽低头。原来他在嘉禾心中并没有那么重要,他觉得自己应该庆幸,但又有些失望,“那陛下就不要为他的死而伤心自责了,人总会死的,早死晚死没分别。陛下就当他是出了远门,暂时回不来了吧。”

“可朕还是很思念他。”嘉禾靠着车壁,身子蜷缩成一团,仿佛是怕冷,“如果他还活着,朕也许……”

也许不会这样孤单,不至于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不至于独自熬过父亲死后的三年,不至于一个人为自己注定早夭的命运而惶恐不安。

她之所以坚持要来白鹭观,一方面是为了找到出宫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的确是为了缅怀逝去的亡者。

白鹭观因为帝王的频频造访,与其说是道观,不如说更像是一座行宫,锦衣卫重重戍守在观内一座座神殿之外,观中的坤道们一个个的屏息垂目,侍奉天子比侍奉神明还要谨慎小心。

嘉禾会在这里住上半个月,这半个月的时间里白鹭观将一直维持着这样戒严的状况。

“朕有没有和你说过,朕登基至今,一共遭遇了三场刺杀。”拜祭完三清之后,嘉禾漫步在道观的竹林之中,用漫不经心的口吻和苏徽说起了这件事。

“臣听说过。”其实不是听说过,而是后世的史料中记载过。

嘉禾登基之后,朝野上下多得是反对的人。温和一点的伏阙请命,用长跪不起的方式抗拒女子称帝,狠辣些的,直接雇来了刺客或者自己充当刺客。

“朕命大,每一次都侥幸活了下来。太后担心朕,一而再再而三的增加朕身边的戍卫。朕有时候看着身边一重重的人墙,会有种自己被困住了的错觉。”她用一种玩笑般的口吻对苏徽说道。

“不过太后也是为了朕好。”紧接着她又这样说道:“朕自然是感激太后的。”

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不愿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嘉禾一方面抱怨戍卫她的兵卒太多,可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安全问题十分的在意。在竹林走累了之后,便寻了个凉亭坐下,将锦衣卫的统领唤到了自己跟前,还问他要了卫兵的布防图来亲自查看。

小姑娘有这样高的安全意识是好事。苏徽心想。

然而到了临近黄昏的时候,嘉禾忽然悄悄对他说道:“朕观察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可以找机会逃出去了。”

苏徽:?

他以为自己是听错了。

“你等会跟朕一起离开白鹭观。”嘉禾又说。

合着她这样操心卫兵的布防不是担心这群人保护不好她,而是担心这群人把她保护得太好,她没机会钻空子?

“陛下要去哪?”苏徽维持着表面上的镇定,无论如何,先搞懂嘉禾的目的地才是最要紧的。

说不定嘉禾就是被关得太狠,想找机会在四周逛一逛而已。

嘉禾说:“趁着天还没黑,朕要去一趟泰陵。”

泰陵是夏太.祖的埋骨之地,但嘉禾就算与自己的父亲感情再怎么好,也不至于闲的没事干偷偷跑去祭拜他。

唯一的解释就是——嘉禾要搞事情。

苏徽的第一反应是阻拦,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贸贸然跑去泰陵,一路上的路程不算近,万一遇上了危险怎么办。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