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都起来吧。”
四人站起来,侯在一边,没有说话,唐清见父王、母妃没有说话,也不敢说话,甚至都不敢抬头看一眼自己这个便宜皇爷爷长什么样子。
“成文近日可好?青岚城三年可有长进?”唐元明放下手中的奏折,问道。
唐成文回道:“父皇,儿臣在青岚城三年,眼界宽广了不少。”
“哦?说来听听。”
唐成文:“青岚城地处偏远,属于蛮荒之地,但并非不可建设,若是从中央向外进行发展,很快便能将周边荒芜之地发展起来,与中央遥相呼应。”
唐元明:“成文奉上的奏折朕看了,确实是长进了不少,关于银行以及学校之事,明日早朝可以商讨一番。”
唐成文:“父皇英明。”
唐元明与唐成文聊了一会儿,又对王素欣说:“七媳要好好扶持成文。”
王素欣:“儿媳谨记。”
紧接着,唐元明的视线转向了站在旁边的唐清和唐煜身上,唐清顿时感觉到了压力。
“子悠可记得皇爷爷?”
听到问话,唐清抬起头来,眼前是一个浑身散发着威严气势的老人,发丝已经白了大半,他看着唐清与唐煜,威严之中又带着些温柔,好像对小辈的期许。
唐清的记忆中并没有唐元明这个人,想来是因为她之前痴傻无状,父王与母妃并未带她来过皇宫,他的问话是从何而来呢?
思索了片刻,唐清准备按照自己的记忆回话,她摇摇头,道:“皇爷爷,子悠是第一次见您。”
唐元明一顿,显然是没想到眼前这个小姑娘会这样说话,他叉过这个话题,问了别的方面:“子悠这身打扮是为何啊?”
唐清神色淡然,手指却微微握紧,正准备回话,唐成文为她回了话,“父皇,小女近日沉迷佛法,儿臣想着让她养养性子也好,便同意了她带发修行。”
唐清在旁边附和道:“皇爷爷,父王说得对。”
唐元明没有再问,又看向旁边的唐煜,道:“这小家伙离开的时候还是个奶娃娃,没想到现在都长这么大了。”
他招了招手,对唐煜道:“过来皇爷爷这里。”
唐煜走到他的面前,奶生生的唤了一句,“皇爷爷。”
唐元明:“小家伙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古代与现代计算年龄的方式不同,一般是按照虚岁计算,也就是女子受孕结胎的时候,算作生命的起始,唐煜显然知道这个计算方法,道:“孙儿叫唐煜,今年四岁了。”
“都读了什么书?”
“已经读了《千字文》、《三字经》,四书也读了大半,近日来在读《孙子兵法》。”唐煜回答的不卑不亢。
“哦?煜儿喜欢兵法?”
“终有一日,孙儿要让周边国家全部臣服于大燕之下。”
“好志气。”唐元明的声音带着赞赏,他从腰间拿下一枚锦囊,递给唐煜,“这是朕补给煜儿的招周之礼。”
唐煜接过锦囊,道:“孙儿谢过皇爷爷。”
第36章
从乾元宫离开, 唐清四人紧接着便去了皇后所住的坤宁给皇后请安,四人与皇后并不相熟,只稍微聊了两句便打算离开, 刚出门便遇到了一同过来的太子与太子妃。
“拜见太子, 太子妃。”唐清四人给太子、太子妃行礼。
这是唐清第一次见太子与太子妃, 太子与皇爷爷长相并不相似, 想来是更像他的母亲,他的发丝之间隐约可见白色的头发, 一下子就让唐清想到了康熙朝的那位太子, 同样的四十多岁都没有继位,一直担任太子的身份, 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登上皇位, 想来是很辛苦的。
太子妃虽说也接近四十岁,但从长相上来看一点都看不出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刚过三十,眼角连细纹都看不到多少,她对着唐清四人露出一个得体的微笑, 让唐清对她观感不错。
太子虽说对他们观感不好, 但表面功夫还是得做的, 他开口道:“起来吧。”
四人站起来后,唐成文道:“臣弟与妻儿还要去拜见母妃, 太子殿下,臣弟告退。”
太子妃是王素欣的亲姐姐,看到他们回来,心底还是比较开心的,但她的夫君与他们关系并不好,实在是不好一起谈话, 便将视线转到太子身上,让他发话。
太子显然是不想让唐成文他们那么轻易就离开坤宁宫,他开口道:“三年不见,七弟与孤生疏了许多。”
这话搞得唐成文实在是不好接话,这生不生疏你心里没点数吗?
太子妃念着姐妹情谊,道:“夫君,母后还在屋里等我们。”
太子也知道这里不是二人好说话的地方,就默认了太子妃的话,转身走进了坤宁宫。
太子与太子妃离开后,唐清四人去了贵妃的永寿宫,贵妃是唐成文的亲生母亲,知道他们今日回到京城,早早就派人在宫中备了他们爱吃的糕点,就等着他们过来。
进入永寿宫,正好唐成林也在这里,唐清便见到了父王曾经给她说过的那个傻乎乎的二伯,这二伯看起来峰神俊朗,眉眼间与唐成文很是相似,是个美大叔。
唐清一眼便认出来了这是她二伯,正准备喊一声二伯,就看到她父王快步走到唐成林面前,真情实意地喊了一声二哥,二人对视了好一会儿,唐清觉着自己眼都要瞎了。
“清清都长成一个大姑娘了,煜儿也长大了不少。”唐成林看向他们俩,笑着开口。
唐清与唐煜也道了一声,“二伯。”
这边刚寒暄上,屋里走出来一位婷婷袅袅的妇人,那妇人发间插了七八根珠翠,身上穿着的是近日里京中最风靡的织云锦,在阳光之下闪闪发光,美不胜收。
看着那与二伯父王肖似的长相,一下子就能让人知道她是唐成文的母妃,也就是唐清他们的奶奶。
那妇人走到唐成文面前,步子中带着些急促,双手握住唐成文的胳膊,“成文,你终于回来了。”
“母妃。”
她看着唐成文,眼角带着些湿润,快进来,母妃准备了你最喜欢吃的芙蓉糕。
王素欣也撒娇道:“母妃,那儿臣呢?”
“都有,都有。”
六人进了正殿,围坐在圆桌周围,立即便有宫女将糕点给他们呈上来。
唐清难得见这样的情况,她在青岚城的日子过得也算精致,但从来没见过如此之多的糕点,搞得她难得的想流口水。
父王母妃与二伯他们在谈话,唐清与唐煜分别拿了几块糕点,在底下密密麻麻的吃了起来,她的脸颊鼓起来,像是个小松鼠。
正吃着东西呢,几人的话题突然就转到了她的身上,“这是清清吧,都长成大姑娘了,可以定下婚事了。”
唐清吃东西吃得正开心,突然听到这话,立马便呛着了,她咳嗽了几声,面前多了一杯从弟弟那边递过来的茶,立即端起茶杯猛喝了几口,才缓过来。
贵妃:“清清这是害羞了。”
唐清:“祖母,孙儿如今正在带发修行。”
唐成林:“这是什么情况?怎么就带发修行了?”
眼前的人是他的母妃与二哥,唐成文便如实将事情说了出来,“母妃,二哥,儿臣归来前,带着妻儿去了一趟澜山寺,澜山寺的住持为清清解了一签,说是她最近需要带发修行,暂不可谈论婚事,不然在姻缘上有碍。”
贵妃:“有碍?没什么事吧?”
王素欣:“母妃不用太过担心,没什么事情。”
在永寿宫吃了晚饭,天色已晚,他们便返回了王府。
第二日,唐清准备将意识中剩下的那四位老师全部带出来,不过生态那扇门的老师并不想离开空间,她便只将政治、文化与边防方面的三位老师带了出来。
将这三位老师带了出来之后,唐清进行了一些基本的培训,便将这三位老师介绍给了她父王,如今父王正在谋求大业,能得到那三位大能的帮助,绝对比待在她身边好的多,到时候等父王登上皇位,他们好好发展,总能收集到足够的信仰值的。
她如今还是比较喜欢发展经济,便去了京中的鸳鸯楼。
鸳鸯楼在苏秋的努力下,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京城这个中央之地,唐清得知苏姐现在正在京中,便打算去见她一面。
她如今处于带发修行的状态,要是穿着道袍出现在城内,绝对会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她觉着那样太过招摇了,便换上了女儿家的衣服,带着海棠与白梨去了鸳鸯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