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送了薛笠回城后,便同着林妙妙一起,许久都没出过树林。一来是馒头觉得有些不安,二来是林妙妙身体又开始不大好了。
原来王玉墨在推她入湖前喂给她的那颗丸药是北方极寒之地罕见的几种剧毒药草制成的毒。几种毒混合在一起不仅没有相克减轻毒性,反而愈发剧毒无比。神医虽然救活了林妙妙,但她身上余毒未清,身子其实仍旧是十分虚弱的。每月到了月末时分,她便变得异常虚弱,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
林妙妙脑袋混沌,听见门嘎吱一声被推开,原来是馒头。她努力抬起嘴角笑了一下,道:“馒头,今天吃什么好吃的?”
“给你熬了鱼汤,起来喝点。”馒头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走近。奶白色的鱼汤,加了些药材混在里面,又用红枣和枸杞的甜味中和了一番,不算难喝。
林妙妙接过碗,小口小口喝着。喝完了把碗递过去,道:“馒头,你脸色为何这么难看?我这不是好端端的嘛,你放心,我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
“不准说那个字。我后悔了!”馒头忽然说道。
“后悔什么?后悔救我了?”
“后悔把你一个人留在宋府。后悔没杀了薛笠那个狗贼。不行,我现在就去杀了他。”说罢竟然真地起身就要走。
“杀了他,我的病就能好了不成?你给我回来,坐下。”林妙妙去拉他衣角,馒头硬梆梆地避开。林妙妙便作势要下床,馒头赶忙来阻止她道:“你做什么?不要命了?”
“你不要命了,我也不要了。让师傅伤心死好了,他的乖徒弟因为杀人被通缉,万一运气不好,直接锒铛入狱。你觉得怎么样?”
馒头摇了摇头,扶她躺下,道:“你只会欺负我罢了,要不然怎么会在外面被人欺负地这么惨?罢了,乖乖躺着,困了就睡会儿。我先去给你熬药。”
“那你答应我,不准冲动行事。”
“好,都听你的。”
馒头小心把门关上,走出来。门外一个白头发的老翁在翻检院中晒着的药材,见馒头出来了,道:“如何?妙妙她精神头还行吧?”
“看着比之前差了一点。她好像很困乏,方才强撑着同我说了几句。师傅,真的没法子救她了吗?”馒头说道。按照师傅之前的说法,林妙妙的命是捡回来的,如果没意外的话,大概还能活五年。但是这一切他并没有告诉林妙妙,只是希望她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不要带着遗憾和痛苦生活。
“不要急,之前我到处寻访的药,如今已经有了下落。”老翁说道,“根据古籍记载,若是能有这两味药,便能制出解药,彻底清除余毒。”
馒头面上一喜,道:“师傅,这是真的吗?您告诉我在哪里取药,我立刻就去。”
“慌什么?听我跟你说,这味药,你要取的话,说难也不难,只是我怕你不愿意。”
馒头急道:“师傅,你就快些告诉我罢?便是龙潭虎穴我也要替妙妙取来。”
老翁道:“这药,在宋府。我知道你一直不想要妙妙再和宋府有什么瓜葛,但是这其中一味药,还真的是只有宋府才有。一年前,宋眠大肆开辟药田,广购各类名贵药草,其中就有这味肌骨草。但宋府的药田有重兵把守,要想他拱手相让也肯定不可能。你觉得如何?”
☆、第四十三章
如师傅所说,要从宋家药田里搞来肌骨草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来宋家药田分布广,连肌骨草究竟种在何处他们都不得而知;二来药田周围重重守卫,想要去仔细分辨也是无法近身。
“师傅,拜托您照顾好妙妙。千难万难,我总得去试试。”馒头跪求道。
师傅叹了口气,道:“我就知道告诉你会是这个结果,所以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犹豫了一番。既然你已经决定了,便去吧。妙妙那边,我会好生照料。只是凡是你不可冲动行事,需得三思而后行。”
“徒弟谨记师傅教诲。”
肌骨草谁也没见过,师傅只是在古籍上略看过一次,有些印象。他把那册书找出来,让馒头记住形态,便于行事。馒头离开时,他却又叫住馒头道:“其实,让妙妙自己去找宋眠才是最好的。这样,你也不必冒险。”
“师傅,妙妙她不愿意回去,一定是有缘由的。我不想逼她,经过那么一遭,只想她安安乐乐便好。其他的,便让我来承担。”
师傅知道劝不住他,放他离去。屋内林妙妙睡眠正酣,什么都不知晓。
待傍晚,夜色浓了,林妙妙起身,见屋内已经黑了,却无灯烛,便自己摸索着起来点了灯。披衣起身,却是师傅在院外整理饭食。
“师傅,馒头去哪里了?怎么今日是你在做饭?”林妙妙裹紧衣裳,走近了饭桌问道。
师傅看着林妙妙不谙世事的模样,低声道:“有味药材缺了,我让馒头帮我去邻城买来,大约要耽误一阵子。”
之前也有过这种时候,云州城的药材也不是样样齐全,有的缺了,就需要去其他地方购买。是以,林妙妙并没有生疑,她帮着师傅摆好碗筷,两人一起用了饭。
师傅见她精神好些了,又替她把了脉,见略有好转,自己也放下心来,让林妙妙去屋中歇息,自己则去替她熬药。林妙妙也没有推辞,主要是她的身体的确虚弱,犯不着为着这些细枝末节来客气。林妙妙道:“有劳师傅了。”
师傅笑了笑,道:“你好生歇着便是,别枉费你馒头哥哥一片苦心。”
“好。”林妙妙没听出其中深意,毕竟馒头把她救回来一直照顾她良多。
却又说馒头这边离了家,来到城中晃荡。他脸上贴了层人皮面具,俨然与之前出现在云州城内的模样不相同了。便是薛笠站在他面前,大概也认不出。他来到宋府门口,转了两日,先去问了门房这宋府招不招家丁,那门房觑他一眼,将他随意打发了去。直到第三天,他见其中一人落单出来,穿着的是宋府家丁统一的衣服。
那人鬼鬼祟祟的,先是去了当铺,左右望了一眼,从怀里掏出个东西来。当铺的人瞧了一眼,报了个数,他似是有些不满意。
讨价还价之时,馒头走了进去,大喝一声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偷主家的东西来当!今日被我发现了,这便拿了你回去听候主子发落。”他哪里知道什么,只是见他形迹可疑,诈他一诈。
不想那人做贼心虚,当即吓得面色发白,往后退了几步,声音发抖道:“你又是何人?却来胡说八道。这是我自家祖传的宝贝,要不是急着用钱,我决计不会出来当的。”
“是也不是,跟我回了宋府,一看便知。你若还要嘴硬,到时候可别哭着求饶。”馒头说完,探头对当铺的人道:“东西拿来,这是赃物,我要带回去的。”
馒头见他反应便知道赌对了,他手里掂量着东西,好整以暇地看向那人。那人斜着眼睛看向他,趁着他不备,狠狠一推,撒腿跑了出去。
馒头往他的方向追去,轻易便将此人拿住了,道:“哪里逃?人赃并获,快些跟我回去!”说罢扭着他的手臂便要走。
那人无法,跪了下来,连连求饶。
馒头故意做出为难的样子,道:“说说,你为何做出这等事?”
“你是少爷身边的人?我实在没得法子了,之前被同乡带着去了一次赌坊,赚了点小钱。尝到了甜头,后来管不住手自己又去了几次,没想到一次比一次倒霉,欠下了赌债。如今赌坊追着我要银子,我哪里来的钱还他们?只能出此下策。求你了,你能不能高抬贵手,便放过我这一回罢。”这人之所以猜馒头是少爷身边的人,是因为他晓得少爷身边有几名侍卫,不归府上管,也没穿小厮的衣服。
馒头托着下巴,更为难了,道:“听你说来,的确是有些难的。只是如今已经不是我放不放过你的问题了。你要知道,今日主子派我来便是因为他早就知晓了你的行径,要我一定要抓你回去复命的。若是我空手而归,怕是......”
那人更是吓得脸色煞白。
馒头话锋一转,道:“我看不如这样,我实在同情你。你若回去,万一交了你去官府,你免不了一场牢狱之灾。我身上还有些铜板,你先拿了去应急,远远地跑出城去。我这边便对主子说,你趁我不备逃跑了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