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哪里能一直在城里待着,就算不需要下地干活,可那么挤的屋子,她也不想再住了,早点相看,说不定还能趁年前把婚礼办了,她就年前嫁了,在城里过年。
到时候带着城里的男人回去,不得把村里的小姐妹们羡慕死。
刘小菊不觉得自己会不被看上,她可是村里长的最好看的,小姐妹们常常羡慕她,就是村子里一些小年轻也是,对她殷勤的很。
不过刘小菊可不是眼皮子浅的人,她就想嫁到城里,吃商品粮,不想下地干活了,要不然,她早去年就嫁了。
找不到小易,刘大妈也只能暂时让小菊先回去,顺便烧水洗刷一下家里的东西,她则是一边上班,一边和相识的人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人知道小易住在哪里。
下午下班的时候,不少人又看到刘小菊已经在刘大妈家的灶台上忙活起来。
让下班的刘大妈又热水喝,又热水洗手,这做饭也没让刘大妈来,自己干净利落的接过刘大妈量好的粮食,就开始做饭。
“哟,刘大妈,你这两天有侄女在,你可是省心了。”有人笑着打趣。
刘大妈也咧笑:“可不是吗,这孩子闲不住,这过来就帮我洗刷打扫,忙的没停下来过。”
刘小菊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虽然她下午在家里干活的时候还在心里嫌弃着。
不少人也看出了刘小菊进城是想干什么,这么大的姑娘,大概是想要找对象的。
所以,夸是夸,但有适龄孩子的小伙子还是看紧了自家的孩子,要不然也会偷偷的叮嘱自家孩子眼皮子不要太浅了。
好不容易弄到城镇户口,吃的商品粮,再找一个乡下的姑娘,一时半会拿不到城镇户口,别说在城里找工作了,吃的还得婆家补助,那每个人的份例就那么多,多一口人,日子还怎么过了。
本来大杂院里还有那么两三个小伙子对刘小菊有点想法,一听自己妈这么一说,心里那一点心思也打消了。
还是要娶有户口的城里姑娘才行,本来还打算娶了婆娘能从婆娘的口粮里贴补一点的,要是娶了没有商品粮可以吃的婆娘,那就得分了自己的口粮,那哪里能行啊。
自己的口粮都不够吃的,更不用说以后还有孩子要养呢,光靠自己一个人可不行。
刘大妈看到何小妹和小易说话,突然怀疑小易不肯和自己侄女谈,是因为何小妹的原因,不由张嘴:“小易啊,你还是太年轻了,这找媳妇,就得找大的,黄毛丫头不顶事,哪里会过日子啊,连日子是啥都不知道。”
这指桑骂槐的话,任谁都听出说的什么,何小妹脸一下子就红了,但不是羞的,是气的。
“刘大妈,你说谁是黄毛丫头呢?”何小妹:“你不能因为给小易哥介绍对象不成就胡乱说人啊,小易哥才多大,你也是会想。”
“刘大妈,这扫盲班一直办着呢,你要是不识法,你就去扫盲班里听听课。这新婚姻法可是规定了,这结婚得要成年了才行,男同志要年满二十岁,女同志要年满十八。”
说着,何小妹面露鄙夷:“小易哥都没有成年呢,刘大妈你就那么着急把你那已经二十一岁的侄女塞给他,是不是太过分了?难不成……”
后面的话,何小妹一个小姑娘自然不好说的太直白了。
刘大妈看到何小妹和小易说话,突然怀疑小易不肯和自己侄女谈,是因为何小妹的原因,不由张嘴:“小易啊,你还是太年轻了,这找媳妇,就得找大的,黄毛丫头不顶事,哪里会过日子啊,连日子是啥都不知道。”
这指桑骂槐的话,任谁都听出说的什么,何小妹脸一下子就红了,但不是羞的,是气的。
“刘大妈,你说谁是黄毛丫头呢?”何小妹:“你不能因为给小易哥介绍对象不成就胡乱说人啊,小易哥才多大,你也是会想。”
“刘大妈,这扫盲班一直办着呢,你要是不识法,你就去扫盲班里听听课。这新婚姻法可是规定了,这结婚得要成年了才行,男同志要年满二十岁,女同志要年满十八。”
说着,何小妹面露鄙夷:“小易哥都没有成年呢,刘大妈你就那么着急把你那已经二十一岁的侄女塞给他,是不是太过分了?难不成……”
后面的话,何小妹一个小姑娘自然不好说的太直白了。
第587章 我姐姐做主
“谁说不成了,谁说不成了。”刘大妈一听,立马跳脚了,她怀疑刚才何小妹估计和小易说了什么。
这怎么行,这不是断人财路嘛!
不对,是断人好姻缘。
老话可是说的,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亲。
这小丫头肯定有自己的心思,要不然,哪里会在这里捣乱。
刘大妈想罢,看向何小妹的打量的眼神就有些不客气起来。
“你这丫头片子,你懂什么。”刘大妈:“放学了不回家,来这里和小易叽叽喳喳的乱说什么呢,小心我回去告诉你妈去。”
何小妹本来就羞恼成怒,被刘大妈这一顿损,更是又羞又气,小易在一旁一看她快哭了,眉头皱的更紧了。
“刘大妈,小妹来找我是有事情,她找我和你没关系吧?”
“还有,我说过了,我现在不想找对象。你那侄女,我也不会相看的,你就别想了。”他以为自己那天已经说的够清楚的了,哪里知道刘大妈还不死心。
刘大妈一听,立马急了:“那怎么行,我都把我侄女叫来了,在我家里住了两天了,不管怎么样,你总得看看吧,你都没看呢,怎么就说不合适呢。”
看都不看就不肯,这是刘大妈怎么也想不到的。
何小妹好不容易因为小易的拒绝心里好受一些,又听刘大妈想要逼小易见刘小菊,她立马就顾不得会被说顶撞长辈了。
“刘大妈,你怎么老想逼着小易哥和你侄女相亲呢,你这样可是犯法的。”
要知道,相看对象,一般男同志多少都是要给女同志包个红包的,这是表示对方来相亲的幸苦费。
虽然是这样,却也没人会冲着这一点辛苦费胡乱的相亲,毕竟女同志相亲多了不是什么好事,会有闲话的。
一般相亲三次不成,后面就越来越难找对象了。
所以,就算相亲有红包,家里条件再不好的人家,也不会有人以相亲拿红包过活。
谁也不愿意为了几个小红包,弄的以后嫁不出去啊。
就算再不会算账的人也知道不能因为这点小利而让女儿嫁不出去,毕竟,嫁出去了除了彩礼,偶尔还能往娘家拿一点东西,这要是嫁不出去,可就砸手里了。
真要这么做,可是会被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戳脊梁骨的。
要是相亲结束的时候,男同志不给女同志包个相亲礼,那可是会被说媒的人传扬出去,脸上可是不好看的。
哪怕是家里条件再差的,怎么也会给来相亲的姑娘包两三毛钱的红包,要是想找好的对象,还得给说媒的人包个好红包才行。
当然,那是以前了,现在,介绍的时候,虽然也会给说媒的谢媒礼,但就是意思意思的送点糕点,或者是包个三五毛钱。
现在大多数都是左邻右舍的介绍,或者是和工友谈对象,需要介绍的少,也不大有人愿意拿着谢媒礼,如今生活谁也不容易不是。
何小妹不觉得小易的条件已经好到可以被刘大妈讹相亲礼的地步,就算不冲着小易给她家里送的粮食,她也不想小易被刘大妈占便宜了。
这要是见了,甭管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不管是年纪小的还是年纪大的,这见了,就得给女同志包个红包。
别人也就算了,何小妹觉得,刘大妈肯定不放过这个机会的,要是小易到时候不给红包,不知道刘大妈怎么在大杂院里宣扬了。
所以,她自然不会看着小易被刘大妈逼迫了。
“什么犯法,我做什么了,怎么就犯法了。”刘大妈一听,不愿意了,双手叉腰,冲着何小妹不满的嚷嚷着。
别人就算了,这一个大杂院里的,刘大妈可不觉得自己会被何小妹一个小丫头片子吓唬到。
她就是给侄女找个好的结婚对象而已,又没干什么,怎么就犯法了,吓唬谁呢!
“刘大妈,这扫盲班一直办着呢,你要是不识法,你就去扫盲班里听听课。这新婚姻法可是规定了,这结婚得要成年了才行,男同志要年满二十岁,女同志要年满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