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后(110)

作者:松下有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荀宴对静楠的疼爱大都润物无声,如这样的明显很少见, 静楠一旦感觉到了, 就开始恃宠而骄,又眼巴巴道:“哥哥, 我走不动了。”

面前青年默了片刻,随后背过身弯腰, 静楠开心地一蹦而上, 被稳稳接住了。

背着静楠, 荀宴直走到了宫门前, 才放下她,一同入宫。

东宫不可随意入住, 他给静楠安排了她从前的乐安宫,一应宫人仍为旧人,深知静楠喜好。

另外,他取来一块令牌交予静楠,凭它可以随意出入宫门, 又摸摸她脑袋, 道无论她在何处, 他始终会在身旁,若遇欺负绝不能委屈自己。

宫人见之咋舌,太子归宫以来,无论于朝堂、宫务,行事皆雷厉风行、恩威并济,臣工、宫侍无不景仰。然对待这位静楠姑娘,却似尽付柔情,切切爱护之意,可见一斑。

如此侍奉静楠时,他们只余尽心。

皇帝得知这个消息,正由全寿服侍更衣,闻言神色奇特,“你说,阿宴到底如何想的?”

“奴婢觉着,殿下怕是未曾想过呢。”全寿道,“殿下素来忙于公务,哪有时间想风月之事。”

轻哼一声,皇帝不置可否,过了会儿又道:“朕那时比他忙多了,也不见耽搁什么。”

全寿笑笑。

忆起往事,再思及荀宴如今年纪,皇帝先道:“不然,朕先安排些个美人给他开开窍?”

转眼自己又打消这个想法,“罢了,朕还是不插手他的事,省得讨人嫌。”

言语虽似不满,但皇帝目含笑意,可见不过玩笑罢了,全寿便只俯首应是。

末了,皇帝喝过药,仍是精神奕奕,转头吩咐:“许久未出宫了,明日叫上蕙昭仪,去京郊的温泉庄子玩一玩。”

令一出,全寿立刻着人去收拾衣物行囊,提前打点庄子,以备明日。

***

太子衍嗣息关一国,即便皇帝不提,关注者也不在少数,起初因尚未摸清太子脾性,无人敢提。至如今,终于有人在朝堂上试探呈禀,请太子担起繁衍之责,择美入宫。

于此事,太子只道边境雪灾未平、流民未安,兼有诸多大小国事,他此时无心考虑,日后再议。

呈禀之人欲再提议,被太子直接给堵了回去,众臣便知,太子暂时无心娶妃纳妾,再提只会讨嫌。

除去不愿成婚惹来些许诟病外,政务上,太子几乎无可指摘,锐意图治,从谏如流,处处彰显明君之相,朝野上下无不称赞。到这时,已经无人再提四年前那场惨烈的储君之争,说起先太子、如今的安王,知情者也只道一声可惜,其余的便也烟消云散。

太子监国的第一年,冬雪初化时,发生了一件举朝振动的大事。

盐城县令和海上流寇勾结,私自贩盐牟利,被巡盐御史察觉,其竟直接将巡盐御史一家上下三十余口屠尽,余一九岁小儿随同忠仆抵达上京,将这件骇人听闻之事披露了出来。

县令灭口未尽,自觉不妙,干脆脱去一身官袍,落海为宼。那盐城边的流寇本不成气候,有官兵巡海从不敢肆意骚扰百姓,自从这件事后,加入者众,逐渐壮大起来,已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反叛之力。

盐城百姓素来以海为生,在海宼骚扰下不得安稳,民不聊生。如今还未到出海营生和海运的时节,若如此持续下去,恐怕百姓将难以谋生。

太子闻讯大怒,除派驻守当地的海军外,另遣朝中五万将士增援,令曾经镇守江浙一带的胡老将军统军,誓要在三月之内平乱。

钟九、林琅、朱一等人亦在随军之列,几人各有本事,荀宴和他们曾为旧识,交情匪浅,知晓他们的才干能发挥作用,其次也是给他们立功的机会。

静楠得讯进宫时,听引路宫人道,太子近日夙兴夜寐,几乎都未休憩,累了便伏倒在桌上小睡,案牍堆叠成山。

这些话,和皇帝那边来传她的人所言相差无几。他不好管教儿子,生怕再起龃龉,又担忧如此坏了身体,便想到这唯一可能劝住儿子的人。

“乡君。”见静楠者无不俯首行礼,为她挑帘。

这位昌安乡君进出东宫,素来有特权,无需通传,太子殿下不以为意,每每见到反而心情大悦。

时日久了,东宫侍从亦每每期盼乡君的到来。私下甚有消息流传,道太子心属乡君,之所以迟迟未议婚事,便是在等乡君长大。

此类流言太子也听过,虽当场斥为无稽之谈,但侍从观他神色并无怒意,心中也是猜想各异。

外间天光透亮,殿内仍有阴影之处,便燃了数盏灯火,恍然之下,竟分不清白日黑夜。

静楠轻步走进,一眼就看到了那道伏案审批的身影,又清减不少,大袖空落落,瘦极了。

他沉浸于公事,素来灵敏的耳目也未察觉静楠的到来,直至轻轻的“笃”一声,她换了杯热茶上桌,才倏然抬首。

面色微倦,双目依旧清明,因思索而微皱的眉头尚来不及松开,讶然道:“圆圆?”

他下意识望了眼天色,“今天是什么日子?”

二人曾约定在桃花盛放时再去赏桃,这会儿仍是春寒,他还当自己连日忙于公务,不知不觉就到了时候。

“没什么日子,只是来看一看哥哥。”静楠眨着大眼,“也想念御厨做的烩鸭丝了。”

荀宴失笑,已经想到是何人把她请来的,转了转酸涩的手腕,将热茶饮尽,“我还有些公文没批,先坐会儿。”

静楠嗯一声,继续静静地看他,片刻后,忽然起身走至荀宴身后,生疏地为他按起额头。

她从未做过这种事,也无人教导,之所以如此全然是看荀宴的辛苦而下意识为之。力道虽不够,但用了心思,荀宴起初僵硬,后来身体也慢慢适应,眉头舒展,不发一言地加快了速度。

落笔的刹那,他道:“够了。”

让静楠回座,帮她揉了揉手腕,避免酸痛,又深深看她,“这是谁教的?”

“没有人教。”静楠不解他为什么要这么问,“哥哥太辛苦了。”

荀宴颇为意外,似有种莫名的欣慰感,一笑后没再说什么,只顺着静楠的意,和她往外面的小道走了一圈。

如今宫廷清静,皇帝不再如从前那般时而发怒,后妃安居宫殿,东宫只有太子一位主人,宫人除本职事务外再无其他事情,堪称安逸。

对待带来这份安逸的太子,所有人恭敬不已。

静楠在宫外,也时常听身边人夸赞太子,道其内政修明、外严法纪,有这样一位储君,是当朝之幸。

本来静楠对此并无概念,听得多了,便也油然生出对哥哥的敬佩,因她知道,得一人夸不算什么,得众人服才难。

她不会掩饰心情,路途说起这些听闻时,目中自然流露出崇敬、景仰之情,让荀宴不大适应,却又有种不可自抑的欢欣。

面上,他依旧道:“这本就是应该的。”

荀宴不觉得自己是圣人,他回来做这个太子,私心更甚。

从入主东宫的第一日起,他就在经营势力,朝堂掌权半年,便已在各处有了人手,全是曾经相识或想结交的年轻官吏。

老一辈的大臣如荀巧、朱家等人,察觉出他的意图,不是未向皇帝禀报过。为此皇帝曾亲自来寻他,但只与他沉默地下了一盘棋,并未留下只言片语。

从那以后,荀宴明显感觉到,自己推行政令愈发畅通无阻,拥护他的官吏愈发成群,他在这朝堂之中,已然站稳脚跟。

“当然不是应该。”静楠认真道,“这些位置,虽然很多人都可以坐,但只有哥哥在上面,才能做到最好,名声赫赫,万民拥戴。”

荀宴唇角微翘,又飞快压下,抬臂一揉那脑袋,“多谢夸赞,那哥哥暂且先收下,日后若辜负了你的期待,圆圆再来提醒。”

静楠点头,似被付与重任,“我努力。”

话传至后方新晋的东宫总管耳畔,他不由琢磨着想问一句,二位主子以后得是什么关系,才能这样日日盯着,时时提醒着呢?

但提及此事,太子殿下素来一副你们在胡说甚么的模样,这想法便也只在脑后一溜,抛却了。

东宫内慢走一圈,荀宴神色已然清明,身体疲惫稍缓,立刻道:“我还有公文未批完,你先回去,还是在宫里玩会儿?”

上一篇:既为正妻下一篇:梨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