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旺夫娘子(57)

作者:秋烟冉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伙计摇摇头,不耐烦道,“要是送到门口还成,送远了,我铺子里咋办?没人看店呢,这儿就我一人。”

骆孙氏无法,只好自己扛起米袋子,去找李娇娘。

四十斤米,走了小半里路呢,差点压断她的老骨头。

李娇娘发现骆孙氏进了米行后,装着不知情的样子,推着推车,回到了休息的柳树下。

喝了碗茶水,吃了半张饼,骆孙氏回来了。

还没有走到近前,她就嚷着,“两个人只管自己坐得享受,就不肯走来帮下忙的?春丫,娇娘?”

买了米的她,神情十足。

春丫赶紧跑过去,从她肩头接过来自己扛着,“呀,奶奶,你买了什么?好沉的一袋子呢。”

“大米。”骆孙氏没好气道。

花了她二百文钱呢!

李娇娘扬了扬唇角,这骆孙氏,果然买了米。

买了米,就说明还不是个叫人讨厌的人。

她也走了过去,接过米袋子道,“春丫,咱们一起抬。”

春丫感激道,“谢谢娇娘姐。”

李娇娘笑着道,“谢我干啥?这是九婆买的米,你该谢她啊。”又转头对骆孙氏拍马屁道,“还是九婆好,心疼春丫没吃的,买了这么多的米,春丫长大了,一定会孝敬您。”

街旁摆摊位的大娘,笑着道,“哟,是奶奶养着孙女啊,孙女长大了那是该孝敬呢。”

“这位婶子真好啊,还养孙女。”

骆孙氏被大家一夸,脸上神情得意起来,“我孙女,我不心疼,谁心疼?”

春丫从没听过,骆孙氏说过这样的话,平时都是骂她废物的,这会儿听了,十分的意外,“奶奶?”

“好生抬着米,当心摔跤洒了。”骆孙氏板着脸,一脸严肃。

“嗯呢。”春丫皱了下眉,刚才还一脸和善呢,怎么又板起了脸色?

……

又休息了会儿,三人收拾着,转道往回走。

刚进集市的地方,有个包子铺。

一文一个肉包子,肉煎饼也是一文钱一个。

白面馒头一文两个,荞麦面的一文三个。

李娇娘买了两个肉包子,两个煎饼,两个白面馒头,三个荞麦面的。

她抱着一大纸袋吃的,回头问骆孙氏,“九婆,我给骆诚哥买了些吃的,你不给春宝买一些的?”

不喊骆孙氏买,回家一准又吃她的。

她养不起。

那卖包子的,听出李娇娘的话来,这不是一家子呢,笑着道,“那位大娘,您不给家里的孙子孙女带点吃的回去?难得赶一趟集呢。别家孩子吃着肉包子,你家孙子站一旁看着,他会委屈的。”

不给春宝吃,李娇娘一定会干出这种事来。

骆孙氏虽然小气,但对春宝不错。

她摸了几个铜钱递给包子铺掌柜,“来四个肉包子。”又见春丫眼巴巴看着她,咬咬牙,又摸了一个钱出来,“再来两个白馒头。”

“啊,六婶爱吃白馒头。”李娇娘说道。

骆孙氏一听,又气坏了,什么,还要给钟氏买?

她不想买。

“六婶昨天钓的虾不少呢。”李娇娘笑着道,“九婆买给她是应该的。”

骆孙氏要气晕了。

这个李娇娘,成心跟她的钱过不去么?总是叫她买买买。

“再来三个荞麦馒头。”骆孙氏狠心说道。

包子馒头装好,骆孙氏塞到春丫怀里,“抱好,掉了一个,今后都不许吃包子。”

春丫这是头次吃骆孙氏买的零嘴,高兴点头,“放心吧奶奶,抱得牢牢的呢,不会掉的。”

包子铺的隔壁,是个茶棚。

有三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听着口音,不是本地人。

其中一个少年,衣着华丽,气质不凡。

另外一老一少两人,仿佛是仆人,喊着那人小公子爷。

李娇娘对有钱公子哥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这少年的身份。

从他们三人的聊天中,她得知,这少年是秦桧他孙子。

秦埙。

第117章 我不白帮忙

秦埙,秦桧的大孙子。

靠着丞相爷爷的关系,十三四岁跻身内阁。

和二十来岁的陆游同期考试,因为背景关系,将家世低的陆游挤下榜两次。

寒窗苦读二十载的青年,两次考试都输给一个十三四岁乳臭未干的小屁孩,说出去都丢人啦。

差点没把陆游给气死。

考试输给秦埙就算了,后来同朝做官,陆游也一直被秦埙压着一头。

想想都憋屈。

好在陆游身体好,活得比这小子长命。

虽没见过陆游,可不管怎么说,那是本家亲戚不是?

自家人哪有不帮自家人的?

李娇娘想帮陆游出口气,决定教训这小小少年一下。

将来见了陆游,也好以此为借口,叫他给她多写几本诗集,啊哈哈哈哈。

“九婆,春丫,你们先走一步吧,到前面那处竹林旁候着我,我随后就来。”李骄娘对二人说道。

春丫只“哦”了一声,没说什么。

骆孙氏顺着李娇娘的目光看去,心中马上明白了。

嘿,这小娘子看小白脸呢!

还是个有钱的小白脸。

你看人家,人家瞧得上你么?不自量力!

“你还有什么事要做呢?”骆孙氏故意问着李娇娘。

“小事。”李娇娘朝二人点了点头,“我一会儿就来。”

春丫推起独轮车,“好呢,娇娘姐你快来啊。”

骆孙氏轻哼一声,当先走了。

李娇娘说的那处竹林,是一处拐弯的路口。

大约方便路人休息,那路口还搭建着一座凉亭。

进了拐弯的小路,一直往前走,就是回村的路。

春丫道,“这竹凉亭这儿倒是凉快,奶奶,咱们进亭子里候着娇娘吧?”

“候什么候?娇娘八成不回来了,走了,咱们先回。”骆孙氏脚步不停,往回村的路上走去。

春丫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伸着脖子,往李娇娘那儿看去。

李娇娘在和那三个喝茶的人,说着什么呢。

骆孙氏见春丫没有跟上来,走回去拽她的胳膊,“她又不是不认得回家的路,咱们先回,家里还有事呢。”

春丫无法,只好推着独轮车,跟着骆孙氏先回村了。

……

春丫和骆孙氏离开后,李娇娘坐进了茶棚里。

“老翁,来碗凉茶。”

“好嘞,一文一碗。”卖茶的老汉,倒了一大碗凉茶,放在李娇娘的面前。

“好贵呢,要一文一碗啦。”李娇娘摇摇头。

那老汉马上说道,“哪里贵哟,一直都是一文一碗啦,没涨价呢。”

“洛阳就不贵呀,一壶茶才五文呢,能倒七八碗凉茶了。”李娇娘摸出一文钱,不太情愿地放在桌上。

老汉生怕她收回去,飞快抓到手里,摇头道,“小娘子一定记错了,洛阳的茶水,可比咱们这里贵三倍不止呢。”

“不可能吧?”李娇娘端起茶碗,小抿了一口。

唉,不及她的凉茶好喝呀,算了,对付一口吧。

“怎么不可能?洛阳如今成了金人的天下了,乱得很呢,什么东西都贵。”老汉叹道。

李娇娘啊了一声,“我想起来了,这些要怪就怪当朝丞相秦桧那厮!都是他割地赔款害的,将咱们好好的洛阳让了出去。”

“哎哟,小娘子啊,那可是丞相大人啊,可不能随便议论的。”老汉吓得连忙摆手。

“怎么?他卖国了还不能说的?”李娇娘故意大声说。

秦埙那一桌的人,脸色顿时不好看了。

年长的仆人,呼地站起身来。

年少的书童气得脸色通红,卷起了袖子。

少年秦埙挥手示意他们坐下,他挑了下眉尖,冷冷看着李娇娘,“小小村姑懂什么,居然非议朝事?呵呵。”

李娇娘等的就是他的答话。

她笑眯眯道,“我不懂,你懂?那我问你,金人打过来了,为什么不打回去?为什么赔钱?为什么割地?岳将军打得好好的,秦丞相将他叫回来做什么?为什么只是议和议和!难道咱们没有武将了么?”

秦埙:“……”

他一时语塞,不知怎么回答。

这些问题,他也曾问过祖父,奈何祖父不是含糊其词,就是甩袖离去。

再或者说,“好生读你的书,朝堂上的事情,你不必知道。”

上一篇:榜下贵婿下一篇:京都梦华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