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他和李娇娘赵琮一行人就得离开庄上,去临安,今天提前吃年饭。
庄上人多,饭菜多,得早早准备起来。
负责砍柴的,一早就挑着担子,去庄外的荒山那里挑柴去了。
荒山开荒了一小半,山上的杂树砍了,被运到了山下,砍断了堆在山脚晾晒着,要用时,挑回来就可。
七八个人,顶着朦朦的晨雾,说说笑笑着去担柴。
厨房那儿,早起的厨房已经开始烧水做早饭。
睡在厨房一侧小屋的喜梅,匆匆梳洗后,提了个篮子出了门。
门口扫地的一个厨娘问道,“你这一大早的要上哪儿去?不做饭啦?”
喜梅要去办赵琮安排的差事,有赏钱拿。
她头也不回道,“小公子爷叫我去买东西,我得赶早。”
脚下步子生风,很快就走远了。
“嘿,准是得了赏钱,看把她美的。”一个厨娘撇了撇唇。
另一个厨娘笑着道,“你也别嫉妒,骆东家昨天说了,今天中午吃年饭时,都会有红包,都赶紧地,利索地干起来。”
“对对对,忘了这事了,梅娘子跑掉了不帮厨,咱们厨房的红包不分她。”
“当然不分了,她都不干话的,哪有份?”
几个人说笑着,手脚麻利地忙起来了。
有人生炉子,有人往大锅子里舀水烧水。
一早的早饭是汤面加包子。
……
喜梅走到庄子的门口时,胡安的马车也到了。
“快点快点,卯时三刻了。”胡安催着道。
“你咋不快点?毛孩子。”喜梅翻了个白眼,爬上了马车,“你不也刚来?”
不等喜梅坐好,胡安就将马车赶了出去,喜梅差点跌倒在车里。
她拢着袖子,大声道,“知道集市怎么走吗?”
胡安哼哼,“我在这附近长大的,怎不知道?跟着走就是了。”
五里来远的地方,有个乡里集市。
胡安路熟,又是大早上赶车,路上又没什么人,小半个时辰后,他们到了集市上。
喜梅记着赵琮的吩咐,要买喜烛,喜果,红窗花纸,大红床单和喜被……
她心里嘀咕着,这不是洞房花烛用的东西吗?
李娇娘过个小寿宴而已,为什么要装扮成喜房的样子?
第496章 喜房
啊呀,不管了,反正有赏钱拿。
五百文赏钱,抵得上她小半月的月钱了。
再说了,买东西又不是她出钱,管他呢。
到了集市,胡安将马车停在人少的地方候着喜梅。
喜梅提着篮子,兴冲冲走进人群,打听卖红绸和喜烛喜果的铺子。
快过年了,大早上的,集市上就挤满了人。
而且来来往往的人,比平日的普通赶集还要拥挤。
必竟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年货再不抓紧时间买点,就卖完了。
还有那赶在年底人多的时候,将家里的山货都挑出来卖的。
是以,街上人很多,喜梅的篮子都快挤扁了。
她一连问了三个人,总算打听到了卖喜果的铺子。
铺子的生意很好,两三丈大小的铺子里,挤满了人。
各样的点心果子,堆满了货柜。
打听之下,原来不少人家,赶在年底或正月里办喜事,就来买喜果了。
买的人,大多是穷人,只挑最简单的几样买。
什么红枣桂圆莲子,而且,每样只买一二两。
稍稍有钱的,会再买两样画着大红喜字的糕点。
铺子的掌柜娘子撇着唇,耐着性子称着。
简单的四样喜果,花费不超过一百文。
刨除成本,也只赚二三十文钱。
不过,到了喜梅这里就不同了。
喜梅的兜里,装着赵琮给的二十贯钱呢,能买半个铺子的喜果了。
喜梅财大气粗地东指指西指指,“这个这个,那个,还有那边那个,每样包一斤,哦不,四斤吧,好事成双,事事如意。”
掌柜娘子高兴了,卷着袖子麻利地称着。
红枣,桂圆,核桃,莲子,葡萄干,板栗,又买了两个用山楂汁画了大红喜字的桂花米糕。
扯了四尺铺桌子的红绸,两大张用来剪喜字的红纸。
最后,她还买了一对有小儿胳膊粗的红烛。
掌柜娘子包了三个大包,用红绳子捆得牢牢的,递给喜梅。
她笑着道,“这位娘子,一共是一千九百文,要不您再凑点,凑个吉祥数?”
喜梅拎在手里,想着,赵琮也不知这果子的价格啊,她不如再买点,自己吃?
想到这里,喜梅又买了两样糕点。
“我买这么多,你给便宜点吧?”
掌柜娘子遇到大客户,说话就爽快了,“行行行,算你一千九百九十九文吧,长长久久顺顺当当。”
喜梅高兴地给了钱。
掌柜娘子接了钱,笑着道,“大娘子,这是给家里的新人买的吧?”
喜梅道,“哈,我也不懂,叫我买就买呗,我给人跑腿。”
她心中想着,李娇娘骆诚不是早成婚了吗?还买这些个做什么?
又一想,赵琮那孩子不懂才让这样买的吧?
过生辰日而已,怎么整得像洞房花烛似的?
喜梅想不明白。
她摇摇头,管他呢,反正不是她出钱。
果子加糕点加红绸,有好几十斤重了。
掌柜娘子喊了个伙计帮着拿。
走回马车那里,喜娘打发走伙计,将东西一样样塞进车里放好。
胡安拢着袖子,正在看街上的热闹呢,见她买了几包东西回来,好奇问道,“都买了什么呀?这么多?”
喜梅黑着脸,“那是给李娘子的,不许偷吃。”
胡安撇着唇,“我师娘的东西,我怎会偷吃?哼!”
喜梅将篮子,也放进车里。
胡安扭头去看,“这又是什么?”
喜梅担心胡安偷吃,这个可没有包严实。
她抓了把炒板栗给胡安,“这些给你吃,别的不许动,要上交的。”
胡安咧嘴一笑,“行行行,不吃不吃。”
“我还要再买些被单套子,你再等会儿。”喜梅拍了拍衣袖,转身又往集市走。
“晓得啦。”胡安吃着板栗。
等喜梅走后,他揉了揉肚子,到附近买了两个包子啃着。
小半个时辰后,喜梅买回了大红色的绣着富贵牡丹的床单,还有一对同色枕头,还有两个被罩。
外加两双男女的鞋子,同样是喜色的。
再次,还有描着朱色喜字的洗手盆,洗脚盆,一对刻着富贵吉祥的铜镜,一对铜梳。
一个老汉挑着担子,帮她将物品送到马车边上。
喜梅付了钱,将人打发走了。
胡安看到后,惊讶问道,“梅娘子,你要嫁人了?”
“嫁你个头,小屁孩!”喜梅拿手拍了下胡安的后脑勺,“说了是给李娘子的,还问?回庄了!回庄吃午饭。”
饿死她了,刚才只啃了两个包子,来来回回跑个不停的。
赚点小费真不容易啊。
……
喜梅胡安回到庄上的时候,已是中午时分了。
庄上热闹非凡。
喜梅带着胡安,抱着买好的物品,来找赵琮交差。
赵琮一样一样检查着,满意着点了头,“不错,你们辛苦了。”
喜梅很高兴,“就担心买不好呢,这里是乡下,东西不多,赶巧是集市,七七八八的拼凑着,才买了这些。”
按着约定,赵琮给了她和胡安一人五百文赏钱。
两人高兴地接了。
赵琮又吩咐说道,“这会儿东边间那边没有人,你们俩随我来,将他们屋子布置一下。”
得了赏钱,还小赚了点余钱的喜梅,高兴地应道,“好呢,我这就忙起来。”
她手脚麻利地抱着东西,喊着胡安快跟上。
胡安也高兴,端着两个盆,跟在她后面。
马上要吃年饭了,李娇娘去了厨房那里,看人布菜去了,骆诚这会儿正指挥着胡老七和阿生,抬桌子摆酒桌呢。
东边间的屋子锁着门,而钥匙在赵琮这儿。
赵琮走去开了门,喜梅就和胡安一起忙活起来。
屋子是天天擦洗的,不必再擦洗,只需挪挪桌子椅子,将床上物品换下来就好。
事情不是很复杂,喜梅和胡安一起忙活,小半个时辰就忙好了。
屋子布置一新,完全变了样。
胡安惊讶地伸手挠头,“怎么瞧着像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