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宣压下怒火,冷冷说道,“岳父大人,我不想让人们说,我依仗祖父的权势,欺压百姓胡做非为!”
李二老爷一怔,待回过神来,穆宣已经走远了。
穆家庄子的管事,看他一眼,扯了下唇角,跟着穆宣离开了。
李二老爷站在当地想着穆宣的话,这个穆宣,什么意思啊?
胆子这么小的?怕几个村里人?怕骆诚?
他袖子一甩,找女儿李佩玉去了。
李佩玉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正焦急等着消息,这时,李二老爷回来了。
她发现自己老爹脸色不好看。
“爹,怎么啦?怎么苦着一张脸?”
李二老爷眯着眼,捏着胡子尖,问着李佩玉,“你和穆宣在胡家村那里,还发生了什么事?”
李佩玉眼神闪烁,“没有啊?就这些,我们被村里人绑架后,关进一间空屋子,之后,李娇娘和骆诚去了,他们和穆宣说了事情,要穆宣写了信,之后,他们就放了我们。”
“就这些?”李二老爷不相信的问。
“对呀,就这些。”李佩玉说道,她将李娇娘对她的警告,隐瞒了。
她不希望她爹知道穆宣对她不好的事情,要不然,万一真退婚了呢?
她喜欢穆宣,她不能不嫁穆宣。
“可我总觉得,还有什么事情发生啊。”李二老爷摇摇头,“穆宣说今天的事情就此作罢,还不准我去告发骆诚,他可是堂堂大学士的孙子,怎会怕起了骆诚?我想不通。”
李佩玉道,“算了,爹爹,穆宣一定有着其他的打算,他又不傻,真吃亏了,他不会反抗的?”
她万万没有想到,穆宣会怕着骆诚。
可她又劝说不动穆宣。
不过,只要穆宣娶了她,她就不怕李娇娘和骆诚了。
李二老爷想了想,“算了,穆宣的事情,由他决定吧,我们不要过多干预。”又对李佩玉道,“你的性子也改改,别任性撒娇!”
李佩玉不服气,口里敷衍着道,“晓得啦。”
李二老爷为了显出爱女婿,亲自给穆宣备了酒菜。
乡下农家菜,虽然不及城里的精致,但贵在新鲜。
有刚采的藕和排骨一起炖的汤,还有新鲜的大草鱼,脆嫩的冬笋,焦香的烤羊排。
酒水也是选的附近酿得最好的竹叶青。
看到一桌子丰盛的酒菜,穆宣的脸色这才微微缓和了些。
……
胡老七和柳家一家三口,将骆诚买的年猪杀洗干净后,用一个大盆装着,抬进了马车放好。
大盆是柳家的,李娇娘不想白拿人家的东西,给了三十文钱买了下来。
柳家一家子和胡老七帮着杀了猪,李娇娘将两只肥猪耳朵送给了胡老七做酬谢,将一个猪肚给了柳家。
那些猪血,也让两家分了。
两家人客气了一番,笑着收下了。
酬劳不算少,柳家嫂子过意不去,见李娇娘喜欢吃烤芋头,将家里存的几斤芋头仔,全都给了李娇娘。
李娇娘笑着道了谢。
这时,她忽然想到了三头豹子,还吊到那树上呢。
出城一趟也不容易,她和骆诚商议了下,决定,现在就请几个村里人,去将豹子运回来。
第420章 给赵琮找一个心腹跟班
五子不相信地摇摇头,“我不信。”
“呵,小家伙,那就让你见识下吧。”李娇娘伸手,一把抓过五子的衣领。
然后,她踮起脚,将五子一拎了起来。
五子的个子很瘦,也就六七十斤的样子,她拎得很轻松。
五子往下一看,发现自己的脚离开了地面,吓得他连连摆手,“李……李娘子,快放我下来。”
李娇娘松手,放开了五子。
五子拍拍心口,看着李娇娘一脸的敬畏,“李娘子,想不到你一个女子,居然这么厉害。”
李娇娘笑着道,“我不算厉害,我家里啊,还有更厉害的人呢。”
五子好奇问道,“哦,还有谁啊?”
“有我官人骆诚哥,还有一位少年,和你差不多大,他比我还要厉害。”李娇娘笑眯眯道。
“和我一样大,却比你厉害?”五子一脸的崇拜,“好厉害啊。”
说到赵琮,李娇娘想起,今天上午她和骆诚商议的事,想收五子做学徒的事。
她问着胡老七,“胡老七,五子没有父母,在村里东一家西一家地讨着饭过日子。你一个单身汉,照顾他想必也困难。我想着,不如,我接他进城跟我们学本事,你看如何?”
赵琮最近,时断时续的说着过去的“记忆”。
——疼他的嬷嬷被杀了。
——玩伴死了。
他回了临安的皇宫后,她和骆诚又不能跟着进宫陪伴,年纪小的他,一个人应付那复杂的皇宫,是必会日日处在孤寂惶惶之中。
她想着,不如给他选一个伴,从小一直陪着长大的伴,知根知底有着交情,将来可做心腹。
五子年纪和赵琮差不多,人又精灵没有坏心眼,长相又讨喜,十分适合进宫做护卫。
届时,她和骆诚再培养五子,教他各种本事。
胡老七大喜,他心中也有这个想法,想让李娇娘收五子做医馆的学徒,谋个技能不至于饿死。
只不过,他还没好意思开口提,没想到,李娇娘倒先说了。
当下,他马上笑着道,“那可太好了,李娘子看得起他,只管带去便是,他做了李娘子的徒弟,那可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啊。”
说着,胡老七拉过五子来,“来来来,混小子,快来拜师了。”
五子正崇拜李娇娘气力大呢,听说叫他拜师,更是大喜。
他马上朝李娇娘鞠躬行着大礼,“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李娇娘笑着道,“喊我师娘吧,这位是师傅。”说着,她将骆诚推到面前来,“骆诚哥,收徒弟了。”
“对对对,这是师傅,这是师娘。”胡老七哈哈一笑。
五子又给骆诚行拜师礼。
骆诚对五子也很满意,他点了点头,“好,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徒弟了。做徒弟的规矩,想必你也听说了,师父的话,必须要听。师娘的教导,必须要遵循,记住了没有?”
五子咧嘴笑着点头,“是,师傅。”又看向李娇娘点头说道,“是,师娘。”
胡老七拍拍五子的肩头,笑着道,“五子,如今你再不是孤单的人了,有师傅师娘关照你,要好好听师傅师娘的话,好好学本事。”
五子认真点头,“是,我晓得了!”
李娇娘又说道,“五子,进了城后,就不能喊五子五子了,要喊大名。”
入了宫后,得按大名进行登记,她得事先做好安排。
五子说道,“我姓胡,大名……”他伸手挠挠头,看向胡老七,不好意思问道,“七叔,我大名是什么?”
胡老七大笑道,“你哪来的大名?你出生你爹娘就喊你五子,没听说你大名。”他笑着对骆诚说,“骆官人,如今你是五子的师傅,就给他取个大名吧。”
骆诚道,“好。”他想了想,说道,“就叫安吧,愿你一生平平安安。”
五子大喜,“是,我今后就叫胡安。”
拜完师,李娇娘和骆诚回城时,带上了胡安。
骆诚赶车时,少年胡安非要挤在他的旁边坐着,他虚心好学,一路上问着骆诚怎样赶好马车。
李娇娘挑着帘子,看着他们笑着道,“骆诚哥,你教他吧,这技能今后用得着。”
骆诚便说道,“胡安,我把你教会了,今后你陪着师娘出门吧。”
胡安兴奋地点头,“是!”
赶车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
得摸清楚马儿的脾气不说,还要有对路况的分析能力。
这些,可不是靠天赋,得靠熟能生巧。
骆诚耐心地教着胡安,什么地方可以将马儿赶快,什么地方得慢下来,遇到路窄的地,怎么小心走过去。
胡安认真的听着,不懂的地方就问。
说教了一段路后,骆诚就让胡安试试手感。
起初,少年不熟悉马儿脾气,不停地拉马缰绳,将马儿惹毛了,马儿撒蹄狂奔起来。
吓得他脸色都变了,还是骆诚眼快,及时地停了马车。
“不可着急,慢慢来。”骆诚沉着脸说道。
胡安不好思憨憨一笑,“是。”
“我来吧,改天你再学,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赶到关城门前进城,不然的话,被关在城门外,就得在野地里过夜了,这大雪天的天气,可不是好滋味。”骆诚没让胡安再赶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