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诚冷笑着道,“那个地方,哪一处不藏杀|戮,哪一处没洒几滴血?”
他不想进临安,便是因为知道那个地方极为阴暗。
光鲜明艳的背后,藏着血腥与虚伪。
李娇娘张了张嘴,不知说什么才好,心头沉沉的。
“好了,不提这个话题了,说说天亮后咱们进山的事情吧。”李娇娘听着屋外呼呼刮着的北风,笑着道,“骆诚哥,进了山里后,我们找村民买头家猪吧。”
“买一头?吃得完么?”骆诚诧异问道。
李娇娘笑着道,“吃不完腌起来啊,这些天天气寒冷,风也大,太阳又好,正好做酱油肉。”
骆诚想到了小时候吃的酱油肉,马上说道,“好。”
自从养父母去逝后,他在骆家的日子越过越清贫,别说酱油肉,就是偶尔的猪肉,也极少吃到。
床的另一头,李娇娘已经说起了酱油肉的几种吃法,“可以切成薄片蒸熟,直接吃。或是切成肉丁做炒饭,还可以拌香菇炒……”
骆诚伸手捏捏她的脚心,“睡!当心起得迟了,别说买猪肉,连猪毛都没得买了。”
李娇娘一惊,说得没错!
去迟了,猪就卖掉了,现在到年底了,不少城中的有钱人都会到乡下买整头猪做腌肉或肉肠。
尤其是一些官员之家,家里的庄子不在本地的,都会去城外的乡下大肆采买年猪。
她这样的小富户,只怕抢不过那些官员之家,不行,她明天一定得早起。
“睡睡睡。”李娇娘打了个哈欠,再不聊天了,闭着眼安静睡起来。
骆诚只睐了会儿,就起了床。
这时候,天微微透着点光亮。
他去了早市上买了十斤盐巴,看到有人在做桂花米糖卖,他又买了五斤。
这种桂花米糖,又脆又香又甜,是用炒米加上桂花和砂糖一起混合而成做的。
砂糖放进大锅里熬成糖稀后,再放进炒得蓬松脆香的炒米,洒入一些桂花一起搅拌,拌匀后,再将混合的米糖倒入磨具里压成各种形状。
稍稍放凉后,从模具里取出来就可以吃了。
香脆可口。
每块米糖只有小半个手心大小。
有方形,有圆形,还有梅花形的,李娇娘很爱吃。
不过,只有天气冷的时候,才有得卖。
天气热时,那糖和米容易散,不能成形,放久了还会变味。
冬天做的米糖,放进坛子里封存,封口处用油纸包着,能吃到上元月节后。
回到医馆时,天才大亮,不过,太阳还没有出来。
骆诚将盐巴放进厨房的储物柜上,又找了个干净的坛子,放五斤桂花米糖放进坛子里封存起来。
密封好,能让米糖一直保持脆香。
接下来,骆诚洗了他们一家三口的衣裳,刚晾晒好,向二宝推开房间门走出来。
他伸着懒腰,打了个大哈欠,“骆诚哥,你起得真早。”
“不早了,太阳都出来了。”骆诚晾好最后一件衣裳,将木盆放在墙角晾晒,走进正堂去了。
向二宝看天,“哪有?太阳明明还没有出来。”他跟着走进正堂,抱怨着道,“骆诚哥,你天天洗衣,害得春丫也要我洗衣了。”
骆诚转身看他,伸手戳戳他的胸口冷着脸说道,“没出息,洗个衣裳怎么啦?天气冷,大老爷们就该主动洗衣。”
向二宝挠挠后脑勺,“但在金山村,都是女人洗衣啊。”
“这里不是金山村!另外,谁规定衣裳都得女人洗?春丫也在做事,你帮着洗个衣裳而已,那么多废话!”骆诚转身走向楼上去了,李娇娘还在睡,他要拎她出被窝。
出城得赶早,不然赶不上回城的时间了。
向二宝挠挠头,洗就洗!
春丫从楼上走下来,轻哼一声,“二宝,骆诚哥说你不想洗衣了?”
向二宝抱着洗衣盆,脖子一挺,“他胡说八道呢!没有的事。”
春丫笑眯眯道,“是吗?我就说嘛,二宝最好了。”
向二宝嘿嘿一笑。
他就只敢在背后嘀咕,可不敢跟春丫当面叫板。
李娇娘睁开眼,就见骆诚在衣柜前翻找着什么。
她趴在床上问着,“你找什么呢?”她打了个哈欠,“你起得可真早。”
明明一起睡的,她现在困得不行,骆诚却在天没有大亮时就起了床。
他轻轻关门时,她醒了会儿,后来太困了,又睡着了。
“找你的衣裳,不是说好了出城吗?快起床!”骆诚丢了件夹袄在床上,又扔了件斗篷过来。
李娇娘反应过来,一掀被子起了床。
叠被子时,她的脚不小心踢到了床侧的一个坛子,李娇娘转身去看,“这是什么?这儿怎么多了个坛子?”
比膝盖还要高一点的深褐色大坛子,配着裹了新油纸的盖子。
“里头装着吃的,看看喜不喜欢。”骆诚微微一笑。
说到吃的,李娇娘双眼放亮,她揭开盖子,伸手摸了块出来,“米糖?”李娇娘惊讶了,“什么时候买的?”
“刚才去集市上买的,刚刚做好的,还热乎着吧?”骆诚微笑道。
李娇娘放在鼻下闻了闻,“桂花香味的。”
她匆匆穿好衣,洗漱好后,抓了米糖咬起来,跟前世吃过的味道差不多,想不到,这种小吃,传了几百年。
李娇娘装了些给春丫和向二宝,还有赵琮,又找了块大油纸包了些放在马车上,预备着在路上吃。
赵琮昨晚偷偷喝了酒,这会儿还没有醒来。
李娇娘要早早的出门,就跟春丫交待好,要她代为看好赵琮。
春丫年纪不大,办事细心。
“娇娘姐放心吧,我会看好他的。”
吃过早饭,李娇娘又对向二宝说了医馆的事情,就和骆诚赶着马车出门了。
灰毛卷球怕冷,李娇娘将它的窝整个端在马车里,小东西在车里睡得惬意。
出了城,北风更加肆意地吹着。
骆诚看了看天,“娇娘,今天早些回吧,这天好像要变了,这会儿辰时都过了,太阳还没有出来,一直阴阴沉沉的。”
李娇娘挑着帘子也在看天,天阴得像扣下个大锅盖,“嗯,挖了草药就进村里看看,买得到猪就买,买不到就回吧。”
第406章 顶替
在李娇娘和骆诚高高兴兴出城的时候,李家的四姑娘李佩玉,却是一脸的愁容。
她约了城中的高门贵女们,来李府里斗画,也请了穆宣来观赛,为的是让穆宣更加的注意到她的才华。
她从小就拜师学画,画作虽然赶不上名师的,但曾在处州城和龙泉县一带,享有盛誉。
她要让穆宣知道,她的才气,盖过这城中的高门贵女们。
可是!
她刚刚接到消息,穆宣出城去了!
那她不是白白准备了?
就算今天得了第一又怎样,还不是锦衣夜行一场?
李佩玉越想越没了办斗画的兴致。
“姑娘,赴约的各府姑娘马上就要来了,姑娘该高兴起来才是呀?”侍女提醒着她。
李佩玉勉强露了个微笑表情,“我知道了,暖阁里的炭火都准备好了吗?点心果子茶水都备齐了没有?”
不想参加也不行了,贴子都发出去了。
“都备齐了。”侍女回道,“咱们家的那处暖阁,可以坐下四五十来人,今天只有十六人前来,那里宽敞着呢,摆下画桌暖炉也还绰绰有余。”
“我去看看。”李佩玉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
就算穆宣不来看她作画,只要将这次斗画办好了,她的名声打出去了,穆家和穆宣也不会小瞧了她。
李佩玉穿好斗篷,捧着暖手炉刚走到正屋门口,她母亲李二夫人就来了。
“听说你一早起来就精神不好,闷闷不乐的,我来瞧瞧你,怎么啦?昨天不是还挺高兴的吗?”李二夫人看她一眼,进了屋里。
侍女喊了声“二夫人”,走开端茶水去了。
李佩玉叹了口气,“穆哥哥说好了会来府里,却又出府去了。”
“你呀你,就为这点事不高兴?”李二夫人伸手点点她的额头,“你就这点出息?”
李佩玉哭丧着脸,“娘,你怎么这么说我?我是你亲女儿!姐姐们都嫁了,如今家里就我在您身边,您还这么说我?”
“我是给你打气,我是故意说你吗?”李二夫人看她一眼,坐在了榻上,生气着道,“你和穆宣的婚事,是牢不可摧的,你瞎担心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