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娇娘笑着道,“大娘,我这正要牵过去呢。”
向大娘子道,“我不是来问马的事,我找你有别的事情。”
见她一脸的肃然,李娇娘忙问,“什么事,大娘?”
向大娘子叹了口气,“还不是因为二宝的事情?”她将牛二娘子跑上门,逼婚的事情对李娇娘说了,“娇娘,我不是嫌弃牛二的大闺女,我是嫌弃那两口子。五十贯彩礼还是事小,重要的是,那牛二媳妇叫人心烦,看看,今天就抢了牛儿,明天指不定抢什么呢。这样的亲家,我们家可不敢结。”
李娇娘心中直叹息,逼婚一事,牛家怎么敢做出来?
他们可是女方!
也不怕被村里人骂着,女儿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了,上赶着嫁人?
幸好是本分的向家,要是别家,只怕早嚷遍全村知道了,坏牛大妞的名声。
还有那五十贯彩礼,也确实不是小数字。
她听村里人说过,金山村的普通人家,彩礼一般是十贯。
更穷的人家,甚至只出七八贯钱。
要到五十贯的人家,自家本身也有钱,比如村里的秦秀才,他要的彩礼多,给姑娘的嫁妆也多,去年嫁了一个女儿,陪嫁了一辆牛车,外加大量的嫁妆。
男方家是另一个乡里的大户,在集市上有两家铺子,给得起五十贯的彩礼。
而向家是种田的,家里也就三五亩薄田,大前年还送走了两个吃药多年的老人,医药费丧葬费花费不少,家里哪有五十贯的钱?
“二宝的意思呢?大娘?”李娇娘问。向二宝跑来跟骆诚说了心里话,她已经知道了向二宝的想法,但还是想听听向大娘子的意见。
向大娘子恨恨说道,“二宝就是个混球,懵懵懂懂的愣头小子,他说只是可怜牛家丫头,才跟那丫头多说了几句话,根本不是牛二媳妇说的喜欢。”
李娇娘眸光闪了闪,说道,“二宝不喜欢牛大妞,大娘也不满意牛家,直接跟牛家说开呀。”
向大娘子叹口气,“娇娘,我也想啊,我当时都直接拒绝了呢,可你知道牛二媳妇怎么说吗?她非说因为二宝跟大妞说过话,大妞的亲事没人敢上门再提了,说大妞被我们二宝看中了,一副要二宝担责的口气呢。”
李娇娘更无语了,牛二娘子怎么这么赖皮的?
向大娘子抓着李娇娘的胳膊,“娇娘,我知道你主意多,你帮我想个办法赶走牛家人吧。”
第194章
李娇娘怔住了,叫她想办法?
见李娇娘不说话,向大娘子又道,“娇娘你放心,我不会说出是你说的,你说办法,我去做。”
李娇娘眨了眨眼,“这件事,确实有些棘手呢。”
她不希望,这两家成为仇人。
可处理不好,没准真成仇人,向大娘子和牛二娘子,都是好强的女人。
牛二和向大娘子的男人向广财,又都是火爆脾气,不能忍的那种人。
向二宝又并不是特别喜欢牛大妞,非牛大妞不娶的那种想法,牛大妞也并没有喜欢上向二宝。
两家大人又互相较着劲,将这两家凑合成亲家,还真没有必要。
她想了想,说道,“那就想个办法,让牛家知难而退。”
向大娘子看着她,“知难而退的办法?”
李娇娘点头,“嗯,牛家看上向二宝,是因为二宝优秀,长相也不差,也勤劳。大娘全家也都是勤劳的人,没有坏习惯坏名声。但是,要是大娘全家或是二宝没有优点呢?”
没有优点……
向大娘子一拍大腿,欢喜说道,“哎哟,瞧瞧我都气糊涂了,这个主意好,我心中有办法了。”
她一扫脸上的阴霾,欢欢喜喜转身就走。
李娇娘拉着她,“大娘,还有件事。”她抿了抿唇,又说道,“牛家不缠着二宝时,要面子的牛二叔和牛二婶一定会说些难听的话,那时候,大娘也别跟他们硬杠,这杠起来,事情只会越闹越大,对二宝名声也不好,咱们委婉些说话。”
“我晓得了,多谢你提醒啊,娇娘。”向大娘子喜滋滋道。
李娇娘将马儿的缰绳递给向大娘子,“大娘,马儿。”
“我这糊涂脑子,刚才还准备空手跑呢,不得叫你多走一趟?”向大娘笑着道,接过缰绳,牵着马儿回家去了。
李娇娘回到后院。
骆诚趁着清早凉快,将水缸里挑满了水,洗了衣裳晾晒好。
这会儿挑着一对旧水桶,要往菜地去挑水浇菜。
因为挑的是水沟里的浑浊水,所以,用的是旧水桶。
李娇娘喊着他,“骆诚哥,我给向大娘子出了个主意,关于二宝的。”
“嗯。”骆诚点头,表示知道了。
李娇娘抿唇一笑,“你就不好奇,我给她出了什么主意?”
骆诚温声说道,“娇娘的主意,定然是不错的。”
李娇娘叹了一声,“不坏不好的主意吧。”
骆诚挑眉,“为什么这么说?”
“我跟向大娘说,牛家看中二宝,是因为二宝和向家家风好,全家优点多,要是没有优点,牛家就不会看上二宝了。向大娘说她有主意了,欢欢喜喜回家去了。这主意,虽然能劝退牛家,但我担心会影响到二宝将来的婚事。”
骆诚反而十分的乐观,“不会,向大娘是个懂分寸的人,不会闹大事情的,事情不闹大,就不会影响到二宝,娇娘不要瞎担心了。”
李娇娘皱眉,“但愿吧。”
两人一起给菜苗浇了水,又往秧田里续了水,便赶着驴车去了集市的酒馆。
昨天,他们将酒馆打扫了一遍,将一些用不着的废弃杂物丢了一些。
李娇娘给酒馆设计了装修图纸,今天他们要做的主要事情是,计算下该用多少材料,好预算开支。
比如,多做几张桌子,得花多少木料。
酒馆的旁边,是片空地,可以清理出来,再搭上一座凉棚,供夏天吃酒用。
这凉棚得花多少木料,等等……
……
向大娘子离开李娇娘家,牵着马儿,直接去了地里。
因为犁田的工具,在太阳刚出来时,就被向广财向大宝父子俩抬到地里去了。
向大娘子牵着马儿,从村里的路上一直走到田梗上,不时的有人问她,“这是骆诚家的马儿吧?”
骆诚骑着马儿在村里走过之后,人们都认得他的马儿了。
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不仅漂亮,额心还有一撮黑色的毛。
不仅如此,马儿的脖子上,还挂着个漂亮的垂着红绸的大铃铛。
随着马儿身体的走动,那铃铛声清脆悦耳,老远都听得到。
向大娘子笑着回道,“是呢,借他家的马儿犁下田。”
她走了一路,几乎满村都知道向家借了骆诚的马儿犁田。
向家用骆诚的马儿犁好了田,这个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田里劳作的人们,已经没有几人了。
和向家相邻的田,原先是骆诚的,后来转卖给了骆老太。
骆老太才不会自己种田,总是叫女婿和儿子媳妇打理。
今天帮着骆老太锄草的,是骆大娘子。
她瞅见向家田里的马儿,眼神一直古怪着。
天色将晚时,骆大娘子扛着锄头回去了,一个人走在田梗上,口里骂骂咧咧着,“有马儿了不起吗?要是哪天不见了,那就有意思了。”
向大娘子招呼着儿子和相公先回家,她说道,“我去放放马儿,一会儿再回去。”
以往放牲口,不是向大娘子,便是向二宝,今天向二宝不在,向大娘子说要放马,向大宝和向广财都没有什么想法,先收拾着农具,回家去了。
向大娘子往四周看了看,发现田里已经没有人了,她走到马儿的身旁,拍拍马儿的脖子,“别动别动,你这铃铛太吵了,我帮你解下来。”
她拿镰刀割断了马儿脖子上系铃铛的红稠带。
铃铛掉在松软的草地上,发现轻轻的一声响声。
向大娘子捡起来,塞进怀里去了。
她则牵着马儿,往娘家走去。
娘家在另一个村里,而且,住在半山腰,最近的一个邻居家,也隔着四五百步远。
向大娘子回到娘家的时候,没有一个村里的人注意到她,因为这时天已经半黑了,路上几乎没有人。
向大娘子跟娘家哥嫂说,想将马儿暂时存放在这里三四天,又说,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她带着马儿回了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