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导演(93)

没错,现在的武侠片演员基本都要会武功,就算你去培训,也行,但重点是,演员得自己会设计武术动作,还没有总体的动作指导。导演给你说了戏,你就去编排自己的动作。

纪霜雨:“单独有武行专门负责所有的动作设计。如此,风格比较统一。”

大家低声探讨,这样倒也是个有效率的做法,可以学一学。

还有人在斤斤计较纪霜雨之前那句话,“纪校长还说打得不好看……我们虽然效仿的西方动作片,但阳刚有力,观众都说打得精彩极了。”

“我们有演员那还是京戏出身的咧,身段多好啊,套招那还不够美?总不能耍水袖吧。”

纪霜雨只笑:“美是有很多种的。咱们还是场上见吧。”

……

纪霜雨在码头送别了金雀一行,祝一帆风顺,再见就是数月半载之后了。

这次来到沪上,纪霜雨还由周斯音引见,终于见了周老太爷,两人还是首次见面。

周老太爷只知他与昆仑书局合作紧密,还是孙儿的知己,又是年轻的书法名家,最难得良师益友,故此老爷子态度极好。

纪霜雨占了人家孙子那么大的便宜,整个人都投资进来了,嘴也很甜,还顺势邀请周老太爷去看《问青天》的首映,他说周斯音还在里头客串了一个手替咧。

过得几天,便是《问青天》正式上映,许云汝也继承了纪霜雨的老习惯,不搞试映,直接上映。

周老太爷爱好比较高雅,平时就看个昆曲、风景片、教育片、新闻片之类的,这类武侠片,要么是无逻辑的斗法,满天飞剑,要么加入什么勾引尼姑寡妇之类的艳情内容,他还真不怎么看。

但料想华戏出的影片不至如此,周老太爷微微笑道:“武侠神怪片我还未曾看过,只见家里小儿观影后,模仿拳脚,很是入迷。不知你徒儿摄制的又是什么样子,听说你作摄影,不会和《古都镇物奇谈》一般,镜头吓人吧。我观《古都》,可是几欲晕倒。年纪大了啊!”

他不知往哪个方向想《问青天》了,可能觉得纪霜雨做摄影,又是往刺激方面走极端吧。

“不会不会,您放心看。”纪霜雨保证道,“我也怕影片拍得太吓人了,这部我提前给……给我一个朋友鉴赏过的,他都能接受,您老人家更可以了!”

周老太爷爽朗大笑:“哈哈哈哈,好。听起来,你这朋友身子骨比老朽还弱了!”

周斯音:“…………”

纪霜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其实还行啊。”

周斯音拍案而起:“……什么还行!!你朋友身体明明棒极了!!”

第五十三章

周老太爷觉得很奇怪:“你也认识他这个朋友?激动什么, 人家鹤年应该是在说笑罢了。”

周斯音:“……我哪里激动了,随便辟谣一下而已。”

周老太爷虽然不知道周斯音的本性,却还是凭借丰厚的人生经验, 察觉到些许异样,“唔, 是吗?”

周斯音看了看怀表:“影戏快要开场了, 冲冲冲。”

算了,谅他做事也有分寸。周老太爷在纪霜雨和周斯音的陪同下来到了影院。

在影院柜台, 周老太爷还看到了一排动物形状抱枕, 什么刺猬啊, 蛇啊,写明是《问青天》的周边商品,看得他直皱眉。

这生意是怎么做的……

在影院卖海报、卖原版小说都是不错的生意经, 卖毫不相干的抱枕作周边,这是出于什么目的呢,不像他孙儿的手笔啊。

周老太爷反正是看不太懂, 但一时也没说话,在周斯音和纪霜雨的陪伴下进了影厅落座。

灯渐暗, 屏幕亮起, 又是熟悉的昆仑书局Logo。

银幕现出了第一个画面。

羊肠小径上,一人一马, 蓑衣,烟雨, 风声雨声皆入耳, 丰富的环境音,不愧是华戏学生,音效令人仿佛嗅到了潮湿的雨水气息。

纪霜雨的摄影亦是充满了美感, 构图与画面极具古典韵味。

早便有人期盼,叫纪霜雨来拍摄古装片,定是极美的。这部影片果然叫大家窥得几分,他的镜头带大家走进了一个风致清韵的世界。

身披蓑衣的少年面容俊秀,每每与人擦肩而过,都腼腆地挪开视线。

茶寮歇脚时,也忍不住对冲着他的老板说:“……你别看我。”

老板都失笑了。

几名江湖豪客至此,见到他如此羞怯,也很是不屑,赶走了其他客人,却都懒得理他。这些人谈论起了此行目的——青天诗帖。

此帖据称是亡故的武林高手青天道人手书,其中隐藏着可令人绝胜武林的秘笈,更有青天道人毕生所藏古董财物的线索。

观影者心中了然,夺宝,武侠片素爱此类题材,听到有宝贝,观看者都忍不住带入激动起来。

“可听说,白五也要它。”

“红尘白刃夺日月——天下第一刺客白五?!”

单单提起这个名字,似乎就叫他们心惊,不由自主压低了声音。

他们谈及这个白五,神出鬼没,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处,没有人见过他的长相,只知道他可夺日月的致命一击没有人躲得过。此人杀人随性,有时候收取万金杀一人,有时只要一枚铜板,对象上至官吏,下至常人。

豪客们吃完起身离开,那腼腆少年亦起来牵马,被人故意绊了一下,险些摔倒,对方还哈哈大笑:“站得稳吗你?”

少年眼睛似乎都含泪了,低着头离开。

接下来一段蒙太奇,这些人已夺得青天帖,自水路离开,静谧的山水间陡然响起杀意勃勃的一声琵琶,铮——

顷刻间,干戈相逢!

此时却是换了俯拍,湖面上竹筏横斜,宛如凌乱的兵戈,人影衣袂翻飞,穿梭如蝶,方才还称兄道弟的江湖豪客们起了内讧,大打出手。

周老太爷眼睛一亮,都说纪霜雨摄影巧妙,这个镜头,还也不知如何拍摄,难道是吊在空中向下拍摄的?

清幽的山林之畔,烟雨蒙蒙的湖面,竹筏之上过招的人,剑声铮鸣——

刀客借助长篙弯弹之力往来竹筏,长篙发出咯吱之声,横刀断命!

侠女以内劲贯通绸带,飞夺兵刃,绸带发出破空之声,缠住人脖颈发出叫人牙酸的声音,也叫人无法怀疑这也能成为杀器。

一招一式,令观影者目不暇接,竟不知这到底是侠是仙。

俯拍穿插着近景、特写,巧妙的场面调度,快节奏的剪辑构成了从未见过的武打风格。

有声片的优点再次显现出来,如此神奇的杀招,却因音效、道具等种种打造,让人直觉相信。

如此可称得上“刚柔并济”的设计充斥着影片,从武器、打斗,到剪辑、运镜,

但就画面而言,与所看过的武侠片都不一样。不是带着浓郁戏曲风格的套路化打斗,夸张的挥剑,对方大跳躲开,亦不是仿照西方动作片的实感打斗,不但拳拳到肉,近年还愈发血腥。

不失真实,却又充满了美感,融汇着力与美,甚至有种凌驾于招式之上的意象——

他们从未想过,武斗可以拍摄得紧张激烈,充满张力,却又在每一处体现着美感。

周老太爷越咂摸这风格越是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虽然它是从未见过的稀奇,但那种诗意之美,却以剑鸣风声体现着切实的杀意,在水墨般的山水间。

半晌周老太爷喃喃道:“好家伙,这武侠风……也能写意?”

银幕上,第一场打斗进入了尾声,竹筏上只剩下两个人了,琵琶声一静……

戴着斗笠的少年踏波而来。

这轻盈的动作,竟只在湖面点出轻轻的涟漪,如此对轻功的体现,又颠覆了从前武侠片中轻身功夫不过越墙飞檐的惯例。

观众啧啧称奇,吊钢丝乃是武侠片一大法宝,了解稍多的人想一想就知道这必然用了吊钢丝拍摄而成。

但让人惊喜的还是出其不意地表现方式,大家都吊钢丝,人家往水面走,愣是演出了仙气,亦展示了角色轻功之高。

这正是先前那个腼腆的少年,他在二人间落下,仍低着头,只露出半张俊秀的面孔。

那两人眼瞳一缩,已然觉得不对,“你到底是谁?”

少年没有作声,只是在他们同时攻来之时,手腕一翻,两柄峨眉刺在手中灵活地旋转,锋芒一闪,亮得如同要贯穿日月,刹那间握住,背身单膝跪下躲过刀砍的同时,反手刺入二人胸腹!

上一篇:天子脚下下一篇:穿成我妈年轻时

拉棉花糖的兔子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