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导演(109)

有的问题虽然古里古怪,但是人气高哇,大家都觉得有意思,于是还有人提笔写起了衍生故事,算是电影同人的起始。

后来这些同人甚至在纪霜雨的授权下,由昆仑书局集结出版了,流传在世界各地,一些著名的二次设定也曾影响不少科幻作品,甚至当中的一些,也在取得授权后拍成了衍生影视作品。

在未来,很多人在考据古早电影时,甚至要为其同人脑洞及尺度而大跌眼镜……

.

以往的科幻作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有幻想,而无真实科学依据的影片。这种在当时其实是被开除科幻籍的,有的直接被称作理想滑稽片。

还有一种,则是有一定现实科学理论依据,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畅想的。但是制作人毕竟不是专家,而且死抠真实,作品也就没有更大幻想空间了嘛。

这类影片大众看,是不明觉厉的,但真要去采访相关行业科学家,他们通常会说,我们拿这个当笑话下饭——虽然科幻电影都会受到现实理论、技术的影响,但毕竟还是一种幻想故事。

《镜花水月》也是如此,它的许多幻想都能在现实的科学界找到苗头,因为它描绘的技术很诱人,让人更加关心它们是否有实现的可能。

很多记者为此去采访科学界的专家——不管得到的答案是赞成,还是反对,甚至是和以往一些科幻电影一般,收到的嘲笑,可想都能为他们的报刊赢得销量嘛。

齐浩然也在看完电影后出发去华夏中央研究所采访了,作为霜迷,他已经有了一个系列专题,选题安排得满满当当。

出发之前,他们编辑部内部还在讨论,这些技术到底有没有可能实现。

因为知道周斯音和纪霜雨要好,也知道齐浩然是粉丝,还叮嘱齐浩然,要是专家嘲笑了,千万不要和人吵架,大不了回来不登就是了。

齐浩然无语,他才没那么没素质呢,而且他想得很明白,也打算在稿子里提醒大家了。那是基于一定科学知识的幻想作品,不管幻想得对不对,也不必拿现实去要求哇。

今天呢,也不是只采访专家,还要采访一下学生。这中央研究所的附属学校,不是在电影里出过镜嘛,有的学生还客串过龙套。

齐浩然到的时候,因为不太熟悉路,跑到了生物系,听到了这些学生正在讨论“鱼头星”,他顺便就采访了一下。

如今人人都谈论《镜花水月》,相关专业的学生讨论起来,就要专业一些了,比他们编辑部讨论得有道理多了。

此时,有同学气喘吁吁跑进来,通风报信:“物理系的同学在说《镜花水月》,快,我们也去听听!”

“真的吗?他们说到哪儿了,到底激光枪能不能做出来!”

“我到底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智能系统呜呜……”

齐浩然一听这话题,赶紧跟着学生们走。

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到了物理系的地盘,人聚得越来越多,那些讨论的学生也就更大声,仿佛要争取自己的支持者。

“影片中说平行宇宙是量子力学的范畴,量子测量能使世界分裂出无数个……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就看傻了!说得真像那么回事,可惜现在根本还没有实验证据。”

“但逻辑是通顺的!宇宙本来就不像经典理论描述中的样子!”

……

“那激光呢?激光?”

“呃,这个,根据描述,这个和微波领域的东西有点像……”

“要说起来,光子受激吸收和受激发射,的确是被证明了的啊!”

“可行吗,那得用什么物质哦?还有片中提到的,激光在医学、农业、通信之类领域的应用,天啊,想想我都觉得……科幻!如果真的能做成该多好!”

……

“害,还是讨论一下复印机和扫地机器人吧,我怎么觉得这个最有可能完成。复印机,小深制作的时候,说要找光敏感材料,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没错没错,你们说,如果复印机真的发明出来,而且就是在影片中所说的,咱们华夏中央研究所,岂不是很妙?”

“我还是在想激光的事……”

大家从平行宇宙、种植塔、人工智能、扫地机器人讨论到激光,各种影片中形容的技术、机械。

其他系的学生听着他们高谈阔论,都有点云里雾里。

齐浩然一个文科生,更是懵了。

一位学生举手:“同学们,所以,平行宇宙到底可能存在吗?”

方才争辩的同学们都沉默了,谁也没法咬定,有种拿对方也无可奈何的感觉。这个还只有冒头的理论基础,在辩驳之中,无论是证明它还是反驳它,都需要大量的知识。

这个时候,突然有学生想起来:“啊,这都快十点了,怎么教授还没来?”

其他人也恍然,对哦,这么晚了,该上课了啊。他们在这里讨论得兴起,都忘了时间,可教授不是早就应该来了吗,这都过去不止一节课的时间了。

“不会出了什么事吧,陈教授是独身住在京城,咱们得去探望一下。”

有人提出来,大家立刻响应,刚好,他们也想就方才的激烈讨论,去问一下教授的想法。学生们涌向了教授的办公室,到了地方才发现,办公室内居然空无一人。

不止他们教授,也没有任何一位老师。

学生们面面相觑。

齐浩然忽然福至心灵,问道:“会不会,在实验室呢……”

其他人还未反应过来:“今天没有实验课啊。”

实验室就在楼上,大家抱着试试的心情一去,发现几乎所有教授都在这儿,而且全都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分作好几组,似乎都不记得今天还有课了。

最热闹的一组,教授们正高呼着:“换一种材料!老李,你配一下调色剂啊,咱们一定要把复印机给做出来,不然就太丢中央研究所的脸了!”

“没错,做不出第一台复印机还算中研人吗!人影戏里都帮咱们夸下海口,思路也给出来了!”

“不错,先全力攻克这个,比较好实现。”

“老赵销假,从乡下回来了,他还一脸懵呢,我让他先去把《镜花水月》看一遍!谁有票??”

学生们:“…………”

在他们争辩可能性、各种理论的时候,不止复印机,连开始研究激光器的教授们都组成好团队了,有的在头脑风暴,有的已经开始动手,这就是差距么……

连齐浩然这个铁杆粉丝都呆滞了,所以我的报道夸夸思路,还是太保守了??

第六十三章

很多和齐浩然一样的纪霜雨粉丝本来还抱着一点担忧, 怕媒体四处点火,害偶像的电影被嘲笑。谁能想到……才上映多久,他们就发现自己可以放心吹, 绝对不为过。

以往多是科学家笑着指点电影中的错漏,但这一次, 世界发现, 即便也存在争论,可是, 《镜花水月》中没有逻辑错误, 甚至对某些科学理论, 有着独特的解释方向!

这一点,甚至让许多学者被激发了灵感,投入到工作中。

即便暂时还不知道成果如何, 却足以让人感慨,这是一部浪漫中带着严谨的杰作了。

媒体报道得不亦乐乎,民众也看得目瞪口呆, 还可以这样?

惊讶之后,好像又有点骄傲, 以前老批我们看的电影没逻辑, 现在好了,来啊, 大家一起看啊。

一时间全民都关注起了科学,关心他们的进展……乃至比拼。

【《镜花水月》中的理论启示科学家, 多家实验室宣布投资研究激光!】

【物理学家接受采访宣称, 最近学界流行看电影!】

【大学教授们上班时间包场看《镜花水月》,学校称已为其报销】

【各大实验室比拼制作“电影周边”?试看谁能最早制作出复印机!】

【华夏中央研究所宣誓集中精力攻克复印机】

【从《镜花水月》数起,那些被文艺作品影响的发明。】

作为众多电影道具中最好攻克的复印机, 在中央研究所废寝忘食的研究之下,很快就有了重大进展。

几乎可以确认,电影中的“预言”会成真,世界上第一台复印机,果真会从华夏中央研究所诞生。

毕竟,它使用的技术其实在这时候也不算难,纪霜雨又把大概思路给点明了。华夏人从来不怕努力,在“预言”激励下,加把劲就给弄清楚了。

上一篇:天子脚下下一篇:穿成我妈年轻时

拉棉花糖的兔子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