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得给女儿好好选上一门好亲事,让她去京城甚至可能是皇宫里享福,而不是长大了浪费这貌美的姑娘,呆在这个地方和他们父母俩吃黄沙!
另一边,可能是因为今日有贵客驾临,偏僻的地方又是许久没遇到生人了,所以这位太守进了大厅话语格外的多,苏琅都听累了,对方的嘴还是没止住。
他懒懒将一只手搭在了旁边桌子上,手指弯曲,轻轻敲动木桌台面。
苏琅就不主动出声提醒,他想看看对方有多能说。
还是刘都尉心细,也了解自家主子,因此咳嗽了一声:“太守大人!您先停一下,停一下!”
他重复说了一次,对方这才被迫中止。
“你看天色也不早了,我们舟车劳顿了一路,是不是该安置好地方休息了?”
苏琅挑眉,这个提醒,可真够‘委婉’的。
这个刘都尉,办事细心牢靠,忠心不二,就是说话这方面,有些实诚过头了,也直白,丝毫不懂得迂回之术。
不过苏琅挺喜欢的,并不觉得冒犯。
太子没感觉,这位太守玉恒却有点不满,他这还没说完呢,一时兴致被打断,谁都舒服不了。
不过转而看到了上首坐着的少年,脸色苍白,像是常年生着病的模样,这才恍然大悟,又变了态度心里感激刘都尉了。
幸亏对方好心提醒,不然没人点破,他就这么说个没完,那在太子那里还能有好印象吗?不过好像现在也不太妙啊。
太守赶紧尽地主之谊,邀请太子和刘都尉前往休息的院落。
武将军在疆河城自有自己的府邸,自然不宜再呆下去,先行退下了。
劳累了一路的人全部都被安置好,苏琅挥退了伺候的下人们,也不委屈这个病弱的身子,提早躺在床上,将被褥盖严实了,闭眼休养。
这是一篇古代言情小说。
女主女配刚刚他都见到了,一双姐妹花,姐姐玉荇,妹妹玉徽。
女主就是那个娇俏又柔弱的玉徽,其母取小名——蕙若。
荇和蕙,就像是她们所取的名字一样,俩姐妹的待遇也是天差地别,一个被娇养在屋内的花盆里,反复呵护,另一个则是长在院子外的水里,任由外面的风吹雨打,无人心疼。
她们俩都出生于玉崔氏的肚子里,同一天降生,一天天渐渐长大,分明长相一模一样,却体会着不同的父母待遇。
因为她们是双胞胎,但是为人处世,做事想法去完全不一样,性格当然更是南辕北辙。
妹妹玉徽性格娇俏,身体柔弱惹人怜,会说好话讨人喜欢,因此十分得到了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关注和喜爱。
姐姐玉荇性格冷淡,身体健康,从不需要家人操心,少言寡语,从来不会去如何争夺父母的注意力。
所谓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一个天天在身边打转,另一个沉默看着他们说话笑闹,久而久之,玉恒夫妻俩不约而同的都把这个大女儿忽视了,而且是几乎彻底无视。
玉荇的性格因此越来越沉默,也对外界情感的感知越来越寡淡。
她觉得她是姐姐,就应该让着妹妹,这也没什么,不该去计较太多,她在这个家里和他们一起呆下去就好。
她以为这样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有一天,一个人的意外到来,打破了一切,也破坏掉了所有的平衡。
这个人就是男配太子殿下,被皇帝厌了贬斥到边关的皇室儿子。
原主身为太子,却只是这本书里的男配,自然是那个在大多小说描述中无用无能的人物了。
太子生母早逝,宠妃当道,宠妃的儿子自然是男主皇子。他们的儿子男主将来要做下一任皇帝,那么作为父母的皇帝和宠妃自然看他这个早早定下的太子人选不顺眼,因此宠爱妃子的皇帝做了一个局,陷害太子手下的忠良,污蔑他通敌叛国,全家满门抄斩。
皇帝这边的臣子指出此事和太子有关,太子之位本是要被废掉的,可是太子这边并不是没有人,并且他的外家势力还不小,也是名门望族,百年世家。
他的外家带着一众臣子全力保他,表示此事和太子无关。
也许是因为做皇帝的心虚,知道这件事算是他的私心污蔑,再和反对的臣子们僵持下去,非要彻查到底,真要查出个什么来,到时候就不好收场了,还可能丢了他这个做皇帝的脸,被他们捏住宠妃和喜爱儿子的把柄,对以后他上位不利。
因此这事最后只处置了忠良一家,太子在他人坚持下没有被废除,但是要贬斥出京,前往远在边关之处的疆河城。
这,就是原主男配,和女主玉徽,还有女配玉荇的冤孽的开端。
第169章 [三]
男配太子选择在府邸最好的太守府上住下, 日渐相处,自然喜欢上了女主玉徽。
与此同时,女配玉荇也对原主有了不一样的情愫。
年少慕艾, 所有的感情都压制着, 没有人说透。
一次刺杀,原主男配被女配玉荇所救, 他却误以为是双胞胎的妹妹玉徽, 就此一颗心彻底沦陷,此生非她不娶。
姐妹俩一个不明就里根本无法说出缘由,一个心中有数,假装不知其原因。
身为疼爱小女儿的玉崔氏自然看出了太子的态度,同时也不会容许女儿嫁给没有前途的几乎是废太子男配。
可她就算是世家出身的女子, 也不可能阻止得了太子的想法, 毕竟他终归是皇帝的儿子,就算太子之位算是废了也要的起她女儿。
因此她在女儿长大后找了机会带回京城, 带她躲开还不能擅自回京的太子, 借住在京城里的清河崔家娘家大本营,求着母亲哥哥们,准备给女儿相一门好亲事。
不需人操心, 男女主自有缘分相遇定情, 几次事件过去,男主排除万难, 想要娶女主为妻。
男主的母亲,皇宫里已是贵妃身份,掌管六宫印鉴的女人,自然相中的儿媳妇不是女主,而是她自家哥哥的女儿, 男主的表妹。
因此男主遇到了最大的阻隔,得不到母妃的容许支持,父皇也不会同意。
眼看儿子被这个边关来的野丫头迷得不行,宠妃不得不想办法拆散他们。
与此同时,女配玉荇也已长大,靠着一身的武艺,终于在母亲和妹妹不在身边的时候,成功说服父亲同意她参军,武将军惜才,边疆没那么多京城里对于女子的规矩,因此破例招了她。玉荇进入了武将军的军营,开始在边关崭露头角。
心爱之人远在京城,原主只能不时的去找找女配,看着她的脸睹物思人。
玉荇对于感情是迟钝的,原主对外对于妹妹玉徽一直压抑着情感,除了时时关注小女儿的玉崔氏,没人察觉到他的真实心思,连太守只以为太子对其实一个讨喜妹妹的普通喜欢,并不涉及男女之情。
而很少关注他们的女配,更加不确定对方内心的感受。
他来找自己的次数变多,女配也没有认为他是喜欢自己的,她能够看出对方对待妹妹的不同,或许应该就是喜欢。可是他们走到了哪一步,但总归是与己无关,因为她从来都不是被眷顾的那一个。
可以说身为喜欢原主的人,对于感情上的问题比父亲敏感了些,却也看不出对方心中最切实的想法。
所以她根本不知道他是在通过她看向另一个人,只是觉得他有点奇怪。
一日太子听到了京城女配要嫁人的消息,还是宠妃的儿子,神情恍惚,来到了军营找玉荇。
玉荇练完今日的作业辛苦结束,在回去的路上碰到了失魂落魄的太子殿下。
她想起了这段时间的怪事,没看出对方的不对劲,却不由得借着这个碰见的机会问了出来。
他究竟为何总是来找她?
原主张开嘴,心里回答着因为你和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我在看着你的脸想念你的妹妹玉徽。
可是他突然想到了自己如今的处境,女配将要嫁去的人选是宠妃的儿子,他必定争不过。
还有最重要的,女配在军营里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了。
这里的武将军看不起他,不愿意为他效力,但是他可以选择别的人,作为他重回京城的助力棋子。
而这个人非玉荇莫属。
别人不知道,原主却是清楚得很。
这个女子真心喜欢他,只是因为内心的强制压抑,所以才表现得若无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