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想到这里,立刻边打开电脑边拿浴巾擦干身上,做到电脑跟前搜索起来,各国一年来的气象、地震局网站等都仔细查看起来……
过去这段时间,国际上都被从人到家禽、老鼠等各种病毒的变异问题困扰,公众视野和各国精力也都集中在这些方面,对其他方面则忽略一些,何可乐自己在今天之前也没感觉蓝星有什么不正常。
可等仔细查看了各国已公布的气象、地震信息后,她不由悚然一惊,因为查看过后她才知道,今年以图瓦卢等岛国为首,各种岛国、荒岛、半岛、小岛等已经爆发过去年3倍以上的地震次数。
只是因为地震的等级都是1、2级,有的连震感都感觉不到,所以根本没引起大众注意,除此之外,山火、洪灾、小面积地陷、建筑物无故倒塌、山体滑坡等也在各国各地少量小型的出现。
比较令人惊讶的是,一些年年都有飓风、龙卷风、台风、或海啸等登陆的国家,今年竟然灾害都没有达到灾害的程度,简直像暴风雨前的宁静,宁静的可怕。
除此之外气温两极化十分严重,气温最高的时候,沙漠里人在防晒措施完全的情况下,出去仅一个多小时就中暑脱水而死,沙漠生物死亡更是严重。
至于气温低这一点,现在正处于10月,气温还没有达到本年度最低,无法得知气温最低会冷到什么程度,只说异常的部分,现在不过是公元历,也就是阳历10月初。
处于赤道周围宜居舒适圈的本国竟然有的地方已经下起鹅毛大雪,水面上已经开始结冰,这种往年都是要11月底,三九天才出现的现象,今年冬天会多么冷可想而知。
何可乐不是气象学家、地质学家,不懂明明是中微子超常爆发,该全球变热的状况为什么会变成气温两极化的原理,但她知道这不正常。
还有从防灾手册里她也学到过每次大地震爆发前,周围都会先爆发几次小型地震,以世界版图为范围的大型低级地震已经爆发那么多次。
这么明显的迹象,各国应该也有些注意,只是大概一时不敢确认这是终极盘古大陆形成的前兆吧!可惜防灾手册里接下来只有灾难出现的前兆,怎么应对、逃离等知识。
更详细、更专业的还需要跟学这个的了解才行,何可乐看完电脑上的内容后,拿过手机给她大学时期一位气象专业的同届拨打电话。
好在拍毕业照前,她跟学校内大部分同届生都交换过电话号码和通讯软件,就算毕业了也能联系上:“喂!齐香,好久不见,”
“是可乐呀!有什么事吗?”正忙着吃早餐的齐香听到何可乐的声音,想着大学毕业后都没怎么联系的人忽然给她打电话,一定有事,因为一会还要上班,不想耽搁时间,干脆开口问道。
“呃!不好意思,我就是想问你一个问题。”这么直接令何可乐感觉有些不好开口,稍微顿了顿,她没等齐香说话。
就接着把她想要问的事问出口:“我刚才才看到北方下鹅毛大雪,水里结冰的新闻,想到今年夏天……你是气象学的,能不能告诉我明明夏天那么热,怎么一降温就冷的这么快,要是按照这种温差,咱们国家会有多么冷?”
“哦!你问这个啊!按照冷热气流……”齐香听到何可乐是问她气象问题,而不是这短时间联系她,受到社会毒打跟她借钱或让她帮忙找工作的事,心里稍微松了口气,回答起来也十分耐心。
第8章 辞职 八只浴桶
等齐香说完蓝星上气流变化,冷热气流造成的气温两级反差的原理后,才接着道:“所以以目前的气象显示,只要没有特别的热气流产生,今年的冬天应该挺冷的,你要做好防寒准备哦!”
“嗯!谢谢你的帮忙,我会准备的。”何可乐道谢后挂了电话,又拿着发热的手机给地质系的同届生打电话:“喂!黄智吗?对不起,打扰你一下,我……”
与此同时,已经捧了国家气象局铁饭碗的齐香在听到何可乐匆忙挂了电话后,想到她问那些问题,心里隐隐产生出一股不安感,并想起了北方鹅毛大雪的新闻和现在的时间,以及今年夏天有多热的问题。
她的工作令她能接触到比普通民众更详细的数据,一想到这些,更觉不安的她干脆停止早餐,匆忙到书房打开电脑,将今年的气象数据输入气象模拟软件内。
当她通过夏季的气象模拟,得到今年冬天的气象模拟结果时,整个人不由倒抽了口气,抱起笔记本电脑就边给上司打电话、边匆忙赶去单位……
.
“是这样吗?谢谢!那我先挂了。”听完地质专业黄智同学的专业分析,何可乐神色凝重的挂了电话,想到两个电话的结果,她不由伸手挠了几把后脑勺的头发。
从这两边的信息看,结果都不乐观啊!齐香那里一连串专业术语她听不懂,只能得出一个大概结论,那就是今年夏天有多热,冬天的寒冷程度就可能是热度的1.5倍。
具体形容现象一下,就是人们做好防暑防热的全套准备出门,结果在最热时期、地带的中午出门,一个小时后热死了。
到了冬季,人们做好全套的防寒防冻准备,处于最冷时期和地带的时候出门,可能大约45分钟就会冻死。
所以她今年的三九天要带着亲朋好友们做好更慎重的防寒准备,甚至专供宇航局的恒温服都要想办法买一些备用。
黄智那里呢!根据他的地质知识,如果真出现大型地壳运动,不是地壳常规性震动状况的话,那么地震等级就会呈现震动等级次序提升,或跳序类提升,并且面积越大,间隔时间越长,面积越小,间隔时间越小。
例如一座小岛大小的地质断层要是正处于地壳运动状态,那它一般开始时大约一级至两级,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后就可能出现二至三级、三至四级的震动,然后可能隔几分钟就爆发出它需要散发出的最大震动。
但是这样的地壳运动要是放到一片大陆上呢!这个周期的时间可能就会根据牵涉范围扩展到小型地震出现后的十几天、几十天、上百天才提升一两个次序等级,再等几十天又提升一个次序,直到几天、几分钟的间隔,最后一口气爆发出最强震感……
也就是说若是根据未来的终极盘古大陆形成情报,这次的范围是整个地球,还是在中微子超常爆发下的超速进行下,那它的爆发周期和次序估计将史无前例,没有任何人能推测出详细时间和次序。
只是按照一般的地震规律,和麦克寇提供的2021年地震规模才会达到灾难程度,那么今年各地出现的地震等级应该在三四级左右,大威力的应该明年才会出现。
所以自己现在要做的准备就是防寒准备,而且不是一般的防寒,是要达到能在南北极环境下长达一个冬季的生活准备,这对生活在海边,气候比较温和,四季变化和缓的她来说,真是一个考验。
好在现在这种信息透明化的环境,有什么想要了解的知识,在网上都能得到答案,不过向这种更严重的降温可能,她需要更专业的专家们进行解答。
在网上搜了一会儿,大都是农村靠火炕,城市靠集体供暖,当她提出万一火炕不管用、集体供暖因为温差较大出故障的可能时,低下给她回了一排说她杠精的回复。
何可乐无奈厚着脸皮,满怀敬畏的给学校这方面专业的教授打了个电话,详细请教了一下若是南北极的寒冷环境短时间内出现在大城市怎么办?
因为这个专业在学校比较冷门,估计教授挺闲的,听了她的问题后,非常详细的给她用专业、想象描述等方法解释了一番。
根据对方的回答,教授认为假设要是大城市出现极地寒流,那么首先高层十分危险,关键时刻,高层的气温跟地平面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所以人们要尽量住到低矮的地方。
但现在为了保护环境,人们采取了集中供暖的设施,加上空调可以弥补天气降温时暖气不够热等问题,要是城市真出现极地那种环境,首先各城市的电力系统肯定会因为降温出现故障。
电力损坏,就代表着大部分空调无法使用,就算一些豪宅、单位、公司有自己的备用供电设施,并侥幸没有被降温损坏,在气温非常低的状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