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富一代[重生](45)

作者:百万黄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第43章 谈生意

有了这一出, 曹爱华也没想着再继续在这里混一年工资了,她觉得,自己应该早点儿去省城, 早点儿把挣钱的事情提上日程。

虽然去年她零零散散的也挣了有小一万块, 可这钱和苏卫民一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苏卫民的态度让她有了好胜心。

凭什么她就没办法让孩子跟着她过上好日子呢?

她也能想法子好好挣到钱, 让自己过上阔太太的生活。

有时候, 人总是要逼自己一把的,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她辞掉了原单位的工作,带着宁宁和儿子安乐到了省城。

房子是三个月前买的,装修是她自己一手装的, 除此之外, 她还请了一个叫刘妈的保姆,负责家务和接送宁宁上学。

原本她是要请两个人的, 一个负责照顾安乐, 一个负责做家务和接送宁宁。

可曹妈和曹爸表示,他们闲着也是闲着,这钱花的冤枉不说, 谁也不敢保证家里没人之后, 保姆到底有没有好好照顾孩子。

曹爱华心里是有底的,宁宁可不是那种受了委屈不懂得跟妈妈告状的真五岁小朋友。

可曹爸曹妈说的也是有理的, 安乐才八个月大,刚刚断奶,他可不会告状。

宁宁白天又要上学,哪里顾得上他?

自然是曹爸和曹妈过来照顾更放心些。

“你放心,妈这两年啥都看在眼里, 也不是那种真糊涂的人儿,我从前是偏心,那是因为我觉着你爸对你好,我就该对你姐和你哥好,可现在他们……人心都是肉长的,妈有分寸。”

曹妈专门跑到曹爱华的面前,和她表态。

表示为了宁宁这么个乖孙女儿,她也不会再和从前一样糊涂了。

曹爱华正奇怪呢,她妈怎么可能突然之间就转了性子。

曹爸却告诉他,她在省城看房子买房子,安排工作的时候,曹友兰和曹友军已经上门闹过两三次了。

都是为了钱和老家的房子。

最后老两口商量过后,决定老家的房子给儿子,儿子给他们老两口一笔钱,他们养老的事儿就不要他们管了。

曹友兰那边也是一样,给钱养老。

他们以后就跟着曹爱华。

原本曹友兰和曹友军还不同意,他们是上门要钱的,怎么钱没要到,转头还被剥了一笔?

可惜曹爸曹妈有宁宁这个小军师,以不赡养老人就要去法院告他们这个理由,成功镇住了曹友兰和曹友军。

还别说,曹友兰和曹友军真的通过曹友兰的丈夫朋友打听过这个事儿,确定是真的,这才老老实实的掏了钱。

不同的是,曹友兰是一笔给的,给完就跟爹妈断绝了关系。

曹友军是住着爹妈的房子,每个月按时给他们打钱。

他表示自己现在没钱。

曹爸也没跟他计较,他们只是不想要两个儿女成天的上门闹腾。

至于曹爱华现在这套房子,让曹爱华租出去,好歹也能收点儿钱不是?

曹爱华自然是照办了,租的是棉花站的职工,没买到房子的那一部分人。

租金也不高,但是好在人比较老实可靠,也讲卫生,就算是把房子打理着,等以后他们老两口愿意回来住,还能好好的住着。

于是,就这样,曹爱华一家五口在省城安了家。

买了房子,她直接就把自己和宁宁的户口也转了过来,连儿子也上在了这套房子里。

她买的是学区房,价格是贵了点儿,可这是省级重点的学区房。

等两孩子长大,这房子想买都买不着。

等她安顿下来,还要把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学区房都给买了,这样以后孩子读书都方便。

当然了,宁宁小朋友已经十分着急的要求用苏卫民给的那十万块去赶紧买房,说万一以后涨了就不划算了。

这孩子,好像在理财方面有不一样的执着。

于是,这个暑假,曹爱华就在设计学院的成人班和带着宁宁全省城看房子中度过。

最终,她花掉了那十万块,一分钱不剩,给宁宁和儿子分别买了一套房。

宁宁那套是一百二十平的,是初中对口的学区,儿子那套一百平,是高中对口的。

两套总价是差不多的,单价却不一样。

果然这个时候,这省城里的房价就已经开始分片区了。

然后她把自己这半年多挣到的所有钱都砸在了两套房子的装修上。

等房子装修好,她给顾心爱打了电话。

“房子装好了,什么时候过来坐坐?”

“我就等着你这句话呢!今天晚上咱们就见面吧!”

顾心爱去年就跟着老公一块儿在省城住着了。

经过她老公那么一闹,婆婆果然不再拦着她跟着周建成过来,他们夫妻两个如今一个管着公司的招标,一个管着对外的业务,也算是合作无间了。

顾心爱的语言天赋是真的好,只学了几个月,一口流利的英语就让人惊叹,现如今国内许多的生意都是和国外学习,很多东西也都是依赖进口的,懂得英语自然十分重要。

原本周建成还担心公司扩大规模之后吃不下来,很多建材他都是买的进口的,怕被骗,还想着要请几个懂这些的专家,结果一个顾心爱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他高兴的不得了。

然而这两个月,房子的销量成了问题。

现如今国家虽然支持他们这些开发商发展,可大多数的人都还等着单位分配住房,真正愿意掏钱买房的人还是很少。

他们一开始的定位又出了问题,只想着要对大众市场销售,根本没想过普通人的购买力不够这个问题。

现如今,有钱人看不上他们的房子,没钱的根本就不想着要买。

盖好了也就只能放在那儿了。

不像是那些原本就在省城里的开发商,知道当地的情况,建房的时候就盖的是给有钱人住的房子。

要么就是竞拍的地块很好,比如曹爱华买下来的那两套学区房。

周建成第一次到省城,没有经验,也没许多的内部消息,根本就不知道哪里将来会是学区。

然后曹爱华就带着顾心爱到了她现如今的那套房子里逛了逛。

顾心爱回去就说,要是他们的房子也和曹爱华的房子一样,就根本不愁卖了。

曹爱华趁机和周建成谈起了精装房的概念。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房子就是住的,如果不需要住,自然也就不需要买。

单位分配的也好,自己买的也好,长得也都是大同小异的,除了大小之外,什么区别都没有。

还要花钱,何必呢?

说白了,也就是没有任何的竞争力。

不像是后世,房子成了人们投资的物品,可以拿来等着升值赚钱,变成了刚需产品。

现在想要把房子销出去,自然是需要很强的吸引力以及竞争力的。

加上精装的概念,让人一看就很想要住进去,一看就觉得,这是单位分配的房子不一样的东西,就很容易吸引人来买了。

“精装房单价可以比毛坯房高上几百,一开始可以按照成本价卖,等咱们打出名头之后,再赚钱。”

曹爱华说的这些成功打动了周建成。

这个概念还没有人提出来过,如果真的装出来的效果可以和曹爱华家一样,那他自己都愿意掏钱买,别说是那些有钱人了。

有钱人都喜欢追求个时髦,稀罕。

省城还没有精装房这个东西呢!一旦他们推出来,别说是成本价卖了,就算是在精装修这一块儿赚上个几百上千的,也一定很好卖。

“嗯?这房子和你家的风格还不太一样?”

顾心爱挽着周建成的胳膊进了曹爱华的房子,地板是白色底,青金色的花纹,入口玄关处打了鞋柜,还挂了很大的穿衣镜,卧室和客厅的地砖颜色不一样,是暖色的,墙面也刷了鹅黄色的漆。

是那种很淡的鹅黄色。

还买了成套的沙发,卧室里的床是欧式风格的,餐桌也是一样。

这个年代的人们看到的电视剧大多数都是国外引进的,老外的房子就都是这样的装修风格。

让人一看就感觉这房子和电视上的一模一样。

除此之外,曹爱华还改动过房子的格局,打掉了餐厅和客厅之间连接的那面墙,又在那里打了一排半身柜,隔开了餐厅和客厅的同时,又让视野和空间看着更大了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